蒲桃”分类下的词条:(共73个)
石生蒲桃
生蒲桃(学名:SyzygiumsaxatileChangetMiau)为灌木;嫩枝圆形,无毛。叶片革质,倒披针形,先端略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稍带褐色;叶柄长约3毫米。聚伞花序顶生,少花;花梗长1-2毫米;萼管倒圆锥形,萼齿钝;花瓣4,阔卵形,雄蕊长3-4毫米。产云南,生于峡谷溪旁。[1]
xbz001209字2015-06-23
洋蒲桃
洋蒲桃(学名:Syzygiumsamarangense(Bl.)Merr.etPerry)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植物。洋蒲桃在台湾又叫莲雾,是热带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马来半岛、安达曼群岛。17世纪引入中国台湾,20世纪30年代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先后引种,目前栽培仍少。洋蒲桃树冠广阔,四季常青,挂果期可长达1个月,是著名的热带果树、庭园绿化树和蜜源树。
xbz0011319字2015-06-23
怒江蒲桃
怒江蒲桃,乔木,高3-15米;嫩枝四角形,有时有槽,干后灰色。
xbz001409字2015-06-23
皱萼蒲桃
植物名,为桃金娘科,蒲桃属。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
xbz001379字2015-06-23
滇西蒲桃
滇西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族、小花蒲桃组、高檐蒲桃系乔木。近似思茅蒲桃S.szemaoenseMerr.etPerry,但叶柄较长,圆锥花序长达5-10厘米,多花,花蕾也较长。
xbz001305字2015-06-23
红枝蒲桃
红枝蒲桃,灌木至小乔木;嫩枝红色,干后褐色,圆形,稍压扁,老枝灰褐色。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60米的地区,见于疏林中、林中、山谷、常绿阔叶林中、山坡或溪边。
xbz001843字2015-06-23
多花蒲桃
常绿乔木或灌木;嫩枝通常无毛,有时有2-4棱。叶对生,少数轮生,叶片革质,羽状脉常较密,少数为疏脉,有透明腺点;有叶柄,少数近于无柄。
xbz001310字2015-06-23
香蒲桃
常绿小乔木或乔木,高可达10米。
xbz001768字2015-06-23
高檐蒲桃
高檐蒲桃(学名:Syzygiumoblatum(Roxb.)Wall.),乔木,高12米;嫩枝圆形,干后暗褐色。多生于低海拔森林中,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一带。
xbz001345字2015-06-23
倒披针叶蒲桃
矮小灌木,高0.6米,多分枝;嫩枝有棱,干后灰褐色。叶片革质,短小,倒披针形。果实球形,果期9月。是中国特有的。
xbz001250字2015-06-23
竹叶蒲桃
竹叶蒲桃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的地区,见于中海拔森林中的低坡和溪涧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xbz001371字2015-06-23
黑长叶蒲桃
黑长叶蒲桃属乔木,高16米,嫩枝圆形,干后黑褐色,叶片狭长圆形或披针形,上面干后黑色,发亮,常有瘤状突起,使叶面变为粗糙,果实球形,直径2厘米(未成熟),有白粉,果皮厚,肉质。果期4-5月。分布于海拔1,14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谷密林下。
xbz001294字2015-06-23
马六甲蒲桃
马六甲蒲桃Syzygiummalaccense(L.)Merr.EtPerry又名马来蒲桃,原产马来西亚,是桃金娘科常绿乔木,原产马来西亚,是一种珍稀的热带果树,也是蒲桃类果树中果实风味最佳的树种。果实梨形,白色或红色,具薄荷香气,以红色果香气较浓。红色的马来蒲桃色泽艳丽,肉厚而多汁,风味清香,可生食;马来蒲桃喜高温高热,最适宜在马来西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广州地区需温室栽培。广东湛江南亚热带作物研
xbz001780字2015-06-23
长花蒲桃
长花蒲桃为乔木;嫩枝圆形,干后黑褐色,老枝灰白色。果实椭圆形,长约1厘米。花期4月。[1]
xbz001260字2015-06-23
山蒲桃
山蒲桃,常绿乔木,高达24米;嫩枝圆形,有糠秕,干后灰白色。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急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干后灰褐色,下面同色或稍淡,两面有细小腺点,侧脉以45度开角斜向上。
xbz001310字2015-06-23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