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珍珠葡萄果)
编辑词条摘要
葡萄是一种浆果,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一种水果之一,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栽培这种果树,其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色泽随品种而异。几乎占全世界水果产量的四分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粒大、皮厚、汁少、水多,皮肉易分离,味道酸甜可口,耐贮运的欧亚种葡萄又称为提子,一般成簇生长,有黄绿色、红色、黑蓝色或紫色。果肉外有层薄皮,皮外有薄霜,有些品种无籽。葡萄既可做水果生食,也可酿酒或制作葡萄干。此外,还可用做装饰。葡萄因颜色鲜艳、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人们称为“水晶明珠”。葡萄富含镁、维生素C和铁,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重要的供能食物和滋补品。
葡萄籽也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过敏等.葡萄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调整肝脏细胞的功能,抵御或减少自由基的伤害;葡萄所含的微元素硼可助更年期妇女维持血浆中雌激素,有利于钙质吸收而预防骨质疏松;其所含天然聚合苯酚能与病毒或细菌的蛋白质化合,使其失去传染疾病的能力;葡萄所含的鞣花酸、白藜芦醇均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每天酌量饮葡萄酒,以色红者为优,可减少冠心病的死亡,这是因为葡萄酒在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同时,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动脉硬化脆裂而保持弹性。国外的研究证明,新鲜的葡萄、葡萄叶、葡萄干都具有抵抗病毒的能力。
形态特征
叶片
葡萄架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卵圆形,显著3-5浅裂或中裂,长7-18厘米,宽6-16厘米,中裂片顶端急尖,裂片常靠合,裂缺狭窄,间或宽阔,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圆形,两侧常靠合,边缘有22-27个锯齿,齿深而粗大,不整齐,齿端急尖,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基生脉5出,中脉有侧脉4-5对,网脉不明显突出。
叶柄
叶柄长4-9厘米,托叶早落。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多花,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长10-20厘米,花序梗长2-4厘米,几无毛或疏生蛛丝状绒毛。
花朵
花梗长1.5-2.5毫米,无毛;花蕾倒卵圆形,高2-3毫米,顶端近圆形;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外面无毛;花瓣5,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5,花丝丝状,长0.6-1毫米,花药黄色,卵圆形,长0.4-0.8毫米,在雌花内显著短而败育或完全退化;花盘发达,5浅裂;雌蕊1,在雄花中完全退化,子房卵圆形,花柱短,柱头扩大。
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5-2厘米;种子倒卵椭圆形,顶短近圆形,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呈椭圆形,种脊微突出,腹面中棱脊突起,两侧洼穴宽沟状,向上达种子1/4处。花期4-5月,果期8-9月。颜色有紫色,白色等。
主要品种
葡萄的种类繁多,全世界有8000多种,中国有500种以上。著名的如:紫红浑圆、珠光宝气的“龙眼”,被誉为“北国明珠”。有早熟的无核白,酸甜可口的红提等等。
早熟有核
香妃、郑州早玉
早熟无核
无核早红
郑果大无核:欧亚种,果穗大,圆锥形,平均重650g,最大重900g以上。果粒着生紧密,近圆形,绿黄色,平均粒重5.4g,最大重9g。肉脆,味甜爽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6.5%,品质中上,7月下旬成熟。
优无核:又名黄提,在美国叫超级无核。欧亚种,果穗长圆锥形,平均重450g。果粒卵圆形,平均重6g。果皮薄,黄绿色,充分成熟为金黄色,有淡玫瑰香味,含糖17.2%,品质极佳,7月中下旬成熟。
中熟有核
巨玫瑰、巨峰、、巨玫瑰、黑峰、黑瑰香
晚熟有核
大红提、黑提、红地球
晚熟无核
红宝石无核
克瑞无核:欧亚种。果穗大,圆锥形,平均重500g,大者1000g。果粒长椭圆形,果皮中厚,亮红且具有白色较厚的果霜,平均重5g。果肉硬脆,味浓甜,含糖19%,品质佳,极耐贮运。10月上中旬完熟。该品种树势极强,可采用棚架栽培。
生长环境
地理环境
纬度和海拔
葡萄种植要求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之间。喜光、喜暖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原产地亚洲西部地区,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园分布在北纬20~52度之间及南纬30~45度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半球。中国葡萄多在北纬30~43度之间。葡萄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安徽萧县,新疆吐鲁番。
葡萄种植海拔高度一般400~600米。中国葡萄海拔的变化较大,约200~1000米,安徽萧县葡萄分布在平原,河北怀来葡萄分布高度达1100米,山西清徐达1200米,西藏山南地区达1500米以上 。纬度和海拔是在大范围内影响温度和热量的重要因素。
坡向和坡度
在大地形条件相似情况下, 不同坡向的小气候有明显差异。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东南向)的坡地受光热较多,平日气温较高。坡地的增温效应与其坡度密切相关。一般坡地向南每倾斜1度,相当于推进1纬度。受热最多的坡地角度约为20~35度(在北纬40~50度范围)。
葡萄因较耐干旱和土壤薄,可以在相对不大范围内发育根系,所以比其它果树更适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因此,在种植葡萄时应优先考虑坡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水面的影响:
海洋、湖泊、江河、水库等大的水域,由于吸收的太 阳辐射能量多,热容量较大,白天和夏季的温度比陆地低,而夜间和冬季的温度比内陆高。因此,临近 水域沿岸的气候比较温和,无霜期较长。临近大水面的葡萄园由于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浆果着色和品质好,所以选择葡萄园时尽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与海洋的地方。
土壤条件
葡萄可以生长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如河滩、盐碱地、山石坡地等, 但是不同的土壤条件对葡萄的生长和结果有不同的影响。
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除了沼泽地和 重盐碱地不适宜生长外,其余各类型土壤都能栽培,而以肥沃的沙壤土最为适宜。不同土壤对葡萄生长发充和品质有不同的影响。
不适宜地区,可以通过农业工程及栽培技术进行改土栽增。如辽宁盘锦盐碱地区,土壤含量0.3%以上, 直接栽培葡萄不能成活。但经过挖沟台田,灌水洗盐,绿肥改土或局部换土以及选用抗盐砧木品种等项措施,2~3年后使土壤盐分降至0.2%以下,就能栽植葡萄。
自然环境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葡萄品种区域化的主要指标之一。法国人认为,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土壤中栽培的葡萄,才能酿造出具有特殊风味的世界名酒。但对世界广阔的葡萄产区来讲,这种以土壤进行葡萄区划的情 况、不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影响葡萄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因素是综合性的。
仅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气候对葡萄的生长、结果和葡萄酒的优劣起主导作用,气候因素已成为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光照、温度、降水等天气条件都是葡萄生长和结果所必需的,特别是夏秋季的天气状况。
光照
太阳能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进行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动力,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真正消耗于光合作用的太阳能在许多情况下,还没有达到太阳总能量的1%。在中国一般葡萄园太阳能的利用率仅为0.5%左右,葡萄是喜光作物。
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的要求较高,光照时数长短对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光照不足时,新梢生长细弱,叶片薄,叶色淡,果穗小,落花落果多,产量低,品质差,冬芽分化不良。所以建园时,要求选择光照好的地方,并注意改善架面的风、光条件,同时,正确设计行向、行株距和采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
温度
温度是影响葡萄生长和结果最重要的气象因素。葡萄属暖温带植物,要求相当多的热量。葡萄生长期(从明芽至桨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气温在1 0度以上的活动 积温、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温度对葡萄生长、结果的进程也产生重要影响。高温能对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远远不如低温,低温对葡萄的伤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问题、低温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区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纬20度~51度之间。
欧洲葡萄品种的栽培北限是德国的莱茵河流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在南半球、葡萄主要栽培于南纬20度~40度之间。欧洲葡萄的种植范围朝赤道方向扩展的限制因素是高温、病害和缺乏足够的低温诱发葡萄的休眠。欧洲葡萄向两极方向扩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生长季节短、不足以保证果实和枝蔓成熟以及抵御冬季低温。
葡萄各种群在生长各个时期对温度要求 是不同的。如早春平均气温达10℃左右,地下30cm土温在7~10℃时,欧亚和欧美杂交种开始萌芽;山葡萄及其杂种可在土温5~7℃时开始萌芽。随着气温增高,萌发出的新梢便加速生长,最适于新梢生长和花芽分经的温度是25~38℃。气温低于14℃时不利于开花授粉。浆果成熟期最适宜的温度是28~32℃,气温低于16℃或超过38℃时对浆果发育和成熟不利,品质降低。根系开始 活动的温度是7~10℃,在25~30℃时生长最快。不同熟期品种都要求到有效积温,如早熟品种莎芭珍珠有效积温需21℃,中熟品种葡萄园皇后需25℃,晚熟品种龙眼需33℃才能充分成熟。
对低温的忍受能力因种类和器官不同而异,如欧亚种和欧美杂种,萌发时芽可忍受-3~-4℃的低温;嫩梢和幼叶在-1℃、花序在0℃时发生冻害;在休眠期,欧亚品种成熟新梢的冬芽可忍受-16℃~-17℃,多年生的老蔓在-20℃时发生冻害。根系抗寒力较弱,欧亚群的龙眼、玫瑰香、葡萄园皇后等品种的根系在-4℃~-5℃时发生轻度冻害,-6℃时经两天左右被冻死 。
北方地区采用东北山葡萄或贝达葡萄作砧木,可提高根系抗寒力,其根系分别可耐-16℃和-11℃的低温,致死临界温度分别为-18℃和-14℃,可减少冬季防寒埋土厚度。
降水
降水的多寡和季节分配,强烈地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发育,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在某些地区,对某些栽培品种、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是葡萄品种区域化的最重要的气候因素之一。
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因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是:夏秋干旱.冬春多雨。而中国主要葡萄栽培区的气候为季风气候(除新疆外 ),夏季高温多雨 ,南方春季阴雨天气更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难度。除新疆外,对葡萄不利,水分胁迫现象对葡萄表现十分显著。
水在葡萄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营养物质经水溶解后运输到各个器官,所以水是营养物质的载体通过水分蒸腾作用,调节树的体温并能促进水、肥的吸收。如土壤过分干旱,根很难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光合作用减弱,易出现老叶黄化、脱落,甚至植株凋萎死亡。
预防灾害性天气
在葡萄栽培中,除了要考虑葡萄对适宜气候条件的要求外,还必须注意避免和防护灾害性的气候,如久旱、洪涝、严重霜冻,以及大风、冰雹等。这些都可能对葡萄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例如:生长季的大风常吹折新梢、刮掉果穗,甚至摧毁葡萄架。夏季的冰雹则常常破坏枝叶、果穗,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建园地时要考虑到某项灾害因素出现频率和 强度,合理选择园地,确定 适宜的行向,营造防护林带,并有其它相应的防护措施。
栽植
无土培植
栽培形式和基质配方
葡萄无土栽培基质配方必须是以有机基质为主的混合基质,采用的基质是以草炭、有机肥和植物秸秆各占1/3,另外再加入5%的河砂和5%的蛭石。栽培形式是地槽式,先挖深60cm,宽100m的种植沟,底部10cm铺石子,作为地下排水用,与槽沟的一端相 通,与腰沟相连。上部50cm为基质层,草炭、有机肥、河砂混合在下,植物秸秆、蛭石铺在上面,浇大水对基质淋洗后定植葡萄苗。
管理技术
施肥方法是固态无机肥料为主。根据葡萄生长发育的需要,定植第一年追施尿素3次(比土壤栽培少2次),每次50克/ 株;追施三元复合肥2次,每次100克/株,全年每亩 施用尿素9千克,三元复合肥12千克,分别是土壤栽培每亩追肥量的1/5和1/4,其中微量元素的补充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全年结合喷药2~3次。
由于基质栽培葡萄长势旺盛, 根系庞大,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定植第一年用药3~4次,结果当年全年生长季少用药5次。
葡萄无土栽培中采用的架式是棚架优于篱架。因为篱架架面矮小,葡萄生长势旺,座果不如棚架。从试验结果看,利用平棚架小X整形既易于早期丰产,又易于提高品质。
产量与质量
由于葡萄无土基质栽培树势旺盛(其生长量是土壤栽培的2~3倍),树冠形成快,所以定植第二年产量高(但要控制产量)。在与土壤栽培产量相等的情况下,葡萄糖度比土壤栽培高出1~2度(可溶性固型物)。如奥地亚无核,土壤栽培一般在15~16度,无土栽培达 到18~19度,巨峰也达到18~19度。为保证葡萄质量,葡萄无土基质栽培要严格控制产量。2004 年定植的幼树,2005年按品种分别留产——早熟品种(奥古斯特、奥地亚无核)是750kg/亩,中熟品种巨峰、里扎马特是1000kg/亩。
无公害种植
环境条件
选择远离工厂、公路主干道,需要卫生、无污染环境,灌排方便,土壤肥沃,重金属、农药残留不超标,生态环境好的区域作为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
基地标准
葡萄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大气、土壤、水质状况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检测标准,尤其是土壤和灌溉水中总汞、镉、砷、铅、铬、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含量必须低于国家标准,土壤质量标准要求最大限度使葡萄产品无毒、无害,在栽培过程中严格控制化学肥料施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性较强、果粒较大、肉质偏软、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早熟品种有京亚、紫玉、紫珍香;中熟品种有藤稔、巨峰;中晚熟品种有美人指、美州黑提、红提等。
栽植
整地挖沟与施足底肥 整地挖沟。12月份之前,平整土地,按确定的行向和行距,挖栽植沟,沟宽80~100厘米,沟深60~80厘米。挖沟时应注意将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磷肥100公斤。底肥 施与栽植沟内,分两层施,土肥结合,心土填于底层,表土填于畦面。
栽植适期 在3月上中旬即气温回升至葡萄萌芽前半个月为栽植适期。
行株距 长势中庸的品种宜采用双十字V形架,行距2.5米,株距1.2~1.5米,每亩栽170~250株。长势旺盛的品种宜采用棚架,行距3米,株距1~1.5米,每亩栽150~220株。
栽植方法 按照确定的行株距挖浅穴,将苗木垂直放入穴内,使根系在穴内完全伸展,均匀分布。培土时,先将一半土培在根系上,然后将苗木轻轻往上提,使土壤充分进入根系间,再将剩余土培上,踩紧踏实,浇透水。
注意栽植在距离居住场所较远的地方,葡萄生长容易滋生蚊虫。
栽培架式
单篱架 呈南北走向,一行葡萄一道篱架。篱架高度为1.6~2米,架上拉4道铁丝,每道铁丝相距0.5米。第一道铁丝应距地面0.6~0.8米,这样可以减轻该道铁丝上叶片、果实的感病程度。
棚架 棚面与地面平行,柱杆之间相距4米左右,在离地面1.8米左右处,纵横按边长为40 厘米布铁丝网格。周边的柱杆应向外倾 斜30°左右,并用铁丝固定。
双十字V型架 上横梁100~110厘米,扎 在离地面160厘米处的柱杆上,下横梁60~65厘米,扎在离地面110厘米处的柱杆上,在两道横梁离边5厘米处打一小孔中,从孔中穿过各拉一道铁丝;在离地面80厘米处柱杆两边拉两道底层铁丝,形成双十字六道铁丝的架式。
适用农药
关于葡萄上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技术,中国农药第一网特此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种葡萄上用到的农药种类及特性,仅供参考:
必备
杀菌谱广必备既杀真菌又杀细菌,可同时防治多种病害。
AA级无公害农药必备在欧美具有无公害农药认证,为AA级无公害农药,是生产绿色食品(水果、蔬菜)的优秀杀菌剂;对人 畜安全,对环境安全。
持效长必备具有优异的黏着性,耐雨水冲刷,持效长。
药效优异必备具有稳定和优异的药效。
高科技产品必备是新型铜制剂。专利产品,科技含量高。
不产生抗性必备杀灭病菌作用点多,病菌不会对其产生抗性。
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质量好颗粒极细;溶解快;悬浮率好等。剂型:8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自腐病、黑腐病等真菌性病害。
使用方法: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必备400倍液。喷药要仔细周到。应将整个植株均匀喷湿为止。10~15天喷1次。各生育期均可使用。
喷克
广谱喷克广泛使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粮食作物,有效防治70多种作物的400多种病害。
药效高且持久喷克杀菌机理独特,且药粒极细、黏着性强。能形成有效保护耐雨水冲刷,有效杀灭体表病菌且保护作物不受侵害。
对作物安全喷克对作物的安全性好,在作物的各个生育期均可使用。不会产生药害。
无抗药性喷克杀灭病菌的作用点很多,病菌很难产生抗性,可连续、连年使用。
具有微肥作用喷克含有锰、锌等微量元素。能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改进品质。
属A级无公害农药喷克为保护性杀菌剂,不进入植物体内部。且毒性低、低残留。属于A级无公害农药,适于绿色食品生产 。有利于产品出口。
混配性好喷克可与除强碱性农药以外的许多农药混用,且有些农药与喷克混用有明显或突出的增效作用。达到病和病、或病与虫兼治。高效、省工、省时、省力。
具有杀虫或疆虫作用对一些螨类害虫有抑制作用,可兼治某些害螨。对梨木虱有一定防效。对锈壁虱、白粉虱有驱避作用。
质量一流喷克已通过国际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质量可靠、稳定。有效期长。其质量、稳定性、有效期、药效均属世界一流。
剂型:80%可湿性粉剂。防治对象: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毛毡病(锈壁虱)。
使用方法: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600~800倍液喷雾,均匀周到,7~10天喷1次。
多次结果技术
①利用副梢一年多次结果。热区气候温暖,生长期长,芽具早熟性,副梢多次萌发,花序原始体容易形成,可诱发葡萄一年多次结果。选用适宜品 种如巨峰、白 香蕉等。在开花前15~20d,对结果蔓留4~6片叶摘心后,促顶端萌发1~2个副梢,其余抹除,使之形成花序原始体;副梢长5~6片叶时留1~2片叶强行摘心;摘心后又发生二次副梢,当长3~4片叶时留1片摘心;三次副梢同样处理,经过多次摘心处理,副梢即可一年多次结果。
②人工落叶迫使当年萌发新梢。第一次采果后,约在8~9月,强行修剪和摘叶,或对枝蔓喷1.035kg/L的石硫合剂加1%~5%五氯酚钠,使叶片脱落,此时气温很高,可使当年萌发新梢,开花结果,约在12月上中旬成熟。一年二次结果,肥水管理要及时跟上。
喷施国兴植物营养素,可进一步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根据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在正常年份管理水平较好的葡萄园使用五次经济效益最佳。
五次使用期为:
第一次:新梢生长期,补充营养,促使花器官充分发育,减少不完全花,克服花器官因养分不足、发育不良而引起花而不实或严重脱落,为提高坐 果率打好基础。
第二次:开花期,可增强授粉及受精能力,可显著提 高坐果率。特别对花粉管伸长缓慢的巨峰等品种,作用更加明显。但应注意及时疏去过多果粒,使整个果穗果粒均匀整齐。
第三、四次:浆果生长期,这一阶段是形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在两个膨大高峰期使用,提高叶片的生理功能,加快光和速度,促进光合产物在果粒中的积累、转化,促使果粒早膨大、早着色、早成熟,达到高产、早熟、优质的目的。
第五次:浆果成熟期,在葡萄欲采摘时使用,可延缓叶片衰老,使其保持较高的生理功能,推迟落叶,使枝条充分成熟,树势得以恢复。这对高产园、衰弱树园尤为重要。
防止小粒果
花期加强肥水管理
保证始花后“坐果营养临界期”和“种子发育营养临界期”有充足的养分。
花期授粉
在葡萄初花期至盛花期,每隔7天喷1次0.20%硼砂溶液,连喷2~3次,促进花粉管萌发,提高授精率。
加强夏剪
在始花至盛花期进行结果枝摘心,同时抹除全部侧面副梢,只留顶端1个副梢,7天后 再对顶端副梢留1~2叶摘 心,若再萌发2次副梢,及时抹除。
人工掐穗尖
在开花前2~3天摘去花穗的1/5~1/4。
病虫害防治
白腐病
症状识别
危害果实、早穗、枝蔓及叶片;其中穗 轴是最容易感染的部位。果穗发病先从距地面较近的果穗梗或小果开始。病部出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向穗下及果粒蔓延。料及整个果穗,悬于蔓上,不易脱落,许多灰白色突起小点,逐渐由浅 褐色变成深褐色,软腐果极易脱落。但也有干缩成僵果,并有明显棱角,悬于蔓上,不易脱落。当雨后天气潮湿时,从病果粒点中流出黑色粘液。
防治措施
⑴ 此病防治关键时期是花后和 中旬至8月中旬雨季喷药重点保护果穗。可喷1000×50%多菌灵、800×50%退菌特或1:0.5:180倍波尔多液。 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喷药时加6501粘着剂或洗衣粉)。
⑵ 实践证明,彻底剪除病枝,刮掉老皮,及时摘除病果、病叶、病蔓。消灭病源茵,也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⑶ 生长期对下部果进行绑吊,保证果穗距离地面20~30 厘米以上,也可减少发病。
黑痘病
症状识别
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及新梢。幼叶染病后出现多角形病斑,叶脉受病部分停止生长,造成叶片邹缩以至畸形。叶 片受病时,在主脉上生有淡黄色逐渐变成灰白色病斑,病叶干枯并 穿孔。幼果受病出现褐色病斑,以后中间变成灰白色、稍凹陷、边缘红色或紫色,呈“鸟眼状”,后期病斑龟裂,病果小而酸。有时穗轴发病,造成全穗发育不良,甚至枯死。
防治措施
⑴ 此病防治关键是抓住开花前和落叶两次药。喷1:0.5:180倍波尔多液或800×50%退菌特或600×75%百菌清。
⑵ 发芽前喷5度石硫剂。
⑶ 冬剪时彻底剪除病蔓,清除枯枝落叶。
霜霉病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幼果也可发病。叶片发病时,正面出现半
透明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呈淡绿色或淡黄色,病斑最后变成黄褐色或红 褐色而干枯。邻近病斑相连成多角形大斑。与此同时,叶背长出灰白色霜霉状物。嫩梢被害后生长停滞、扭曲甚 至枯死。幼果感病时,果面上发生灰白色霜霉,生长停止、裂果或脱落。
防治措施
⑴ 发病初期到盛期,每间隔半月喷1次1:0.5:180倍波尔多液。或1000×25%瑞毒霉或250×40%已磷铝。
⑵ 清除果园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炭疽病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着色后的果粒。靠近地 面的果穗先端最早发病。果实染病后表面发生灰紫色块斑,并逐渐成为中部色深边缘浅、有轮纹的病斑。以后病斑中隐约可见少数黑色小粒点。随病扩大,小黑粒点不断增多,并排列成背纹状。当于气潮湿后,从 小黑点涌出粉红色粘胶状物。病果粒很快全部软腐,最后变为僵果,易于脱落。
防治方法
⑴ 7~8月为发病高峰,每隔半月喷1次1:0.5:180倍波尔多液或500×50%退菌特(用药时要加6501粘着剂或洗衣粉)。
⑵ 采收前发现病果及时摘除深埋:采收后清理枝蔓上病果深埋。
日灼病
症状识别
葡萄日灼病一般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穗着色成熟期)染病,多发生在裸露于阳光下的果穗上,由于 供应果实水分不足引起。果粒发生日灼时,果面生淡褐色近圆形斑,边缘不明显,果实表面先皱缩后 逐渐凹陷,严重的果穗变为干果。卷须、新梢尚未木质化的顶端幼嫩部位也可遭受日灼伤害,致梢尖或嫩叶萎蔫变褐。
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采用棚架式,使果穗处在阴凉之中。
适当追肥,诱发根群向深层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抗逆能力。
防止水涝或施肥过量烧根现象;在高温发病期适时适量灌水,蒸发量大要及时浇水降低植株体温,同时喷洒壮果蒂灵加新高脂膜协 调植株营养平衡,提高葡萄的着色度,避免日灼。
在阴雨过后的高温天气,在叶面和果穗上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对日灼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危害虫根瘤蚜
主要危害根部。根部被害后 ,生出瘤状物。初为鲜黄色,以后渐变为褐色而腐烂,使地上植株叶子变黄,果实变小,树势衰弱,产量质量明 显下降,严重时可全株枯死。虫体身体柔软,外表很象蚜虫,但腹部没有腹管。
防治方法
⑴ 此虫是国际、国内的重要检疫对象之一,从可疑地区购进苗木、插条时,必须严格消毒,方法是用10-20根为一捆,在1500×50%辛硫磷中浸泡1分钟。
⑵ 及时刨除病株,烧毁。
二星叶蝉
危害叶片。被害叶片出现失绿小白点,以后小白点连片成白斑,严重时叶片变白、脱落、并使果穗和枝蔓不易成熟。
虫体淡黄色,体长3~3.5毫米。头顶上有两个黑色圆斑,翅膀黄白色,半透明。虫体多停留在叶子背面危害。
防治方法
⑴ 成虫或若虫发生期喷3000×80%敌敌畏或1500×40%乐果或5000×20%速灭杀丁。
⑵ 秋冬清扫果园,烧毁落叶,消灭越冬成虫。
红蜘蛛
危害叶片及果穗。叶片受害 后呈现很多黑褐色斑纹,严重时焦枯脱落。果穗受害后,穗梗黑色, 变脆易折断。果粒受害后呈铁锈色。果皮粗糙,有时龟裂,影响果实生长和着色。
防治方法
⑴ 春季发芽时喷3度石硫合剂加0.3%洗衣粉。
⑵ 7~8月间喷3000×73%克螨特或1000×40%三氯杀螨醇。
⑶ 埋入防冷时,剥除枝蔓上老粗皮,集中烧毁。
十星叶甲
鞘翅目,叶甲科。危害叶片和嫩芽。叶片被害咬成孔洞,严重时全部叶肉吃光,只留叶脉和一些薄膜。
成虫为椭圆形甲壳虫,长12 毫米,宽8毫米。硬翅黄色,体上共有10个黑斑。幼虫体扁,黄色。幼虫孵化时常集中一起危害,长大后分散。成虫常在叶面取食,但一经触动,就分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黄色液体,并落地假死。
防治方法
⑴ 喷1200×90%敌百虫或5000×20%速灭杀丁。
⑵ 捕杀幼虫;或利用假死性振落成虫,集中杀死。
潜顺壁虱
危害叶片。葡萄展叶后,被害叶表面产生白色斑点,以后被害部隆起,背面凹陷并发生绒毛。绒毛初为灰白色,以后变为茶褐色,最后 为最 褐色。叶片皱缩不平。
成虫形状像胡卜白色。头前端有4条足。
防治方法
⑴ 春季葡萄芽萌动,少数芽露绿时,喷0.5度石硫合剂。
⑵ 冬剪下来的枝叶,集中烧毁。
葡萄虎蛾
危害叶片。幼虫食害嫩叶,严重时将上部嫩叶全部吃光。幼虫老熟后体长40毫米左右。头、尾部黄色,背面淡绿色,每节有大小黑色斑 点,其上着生白色长毛。
防治方法
⑴ 幼虫发生期喷1200×敌百虫或1000×520%敌敌畏或5000×20%速灭杀丁。
⑵ 早春在葡萄根附近,结合出土整地挖除虫蛹(虫肾:红褐色,长20毫米,尾部齐整)。
葡萄扇叶病
葡萄扇叶病是一种病毒病害;在 中国部分葡萄园有零星发生。病株衰弱,寿命短,平均减产在30%~50%。病株叶片略成扇状,叶脉发育不正常,主脉不明显,由叶片基部伸出数条主脉,叶缘多齿,常有退绿斑或条纹,其中黄花叶株系叶片黄化,叶面散生退绿 斑,严重时使整叶变黄,脉带株系病叶沿叶脉变黄。叶略畸形。枝蔓受害,病株分枝不正常,枝条节间短,常发生双节或扁枝症状,病株矮化。果实受害,果穗分枝少,结果少,果实大小不一,落果严重。病株枝蔓木质化部分横切面,呈放射状横隔。
发病规律
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一般说有蚜虫、叶蝉、线虫类等,活体枝条、嫁接病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葡萄扇叶病可由加州剑线虫、考克岁剑线虫、意大利剑线虫传毒,其他昆 虫是否传毒尚不清楚。
防治措施
⑴ 选择土壤内没有传毒线虫的地块建园,栽树前用杀线虫剂(棉隆)杀灭土壤线虫。
⑵ 现阶段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用组培法培养无毒苗,栽种不带毒的良种苗。
⑶ 葡萄园有病株,病株率不 高时可以及时刨除发病株并对病株根际土壤使用杀线虫剂(棉隆)杀死传毒线虫。
⑷ 及时防治各种害虫,尤其是可能传毒的昆虫,如叶蝉、蚜虫等,可采用10%吡虫啉或50%抗蚜威防治,减少传播机会。
使用价值
营养成分
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葡萄糖、果糖、蛋白质、酒石酸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此外它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糖和铁的含量会相对高,是妇女、儿童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果肉:葡萄含葡萄糖、 果糖,少量蔗糖、木糖,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红酒多酚、种花色素的单葡萄糖甙和双葡萄糖甙、焦性儿茶酚、没食子儿茶精、没食子酸盐等。每100克含蛋白质0.2克,钙4毫克,磷15毫克,铁0.6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1毫克,尼克酸0.1毫克,维 生素C 4毫克。
葡萄皮:含矢车菊素、芍药素 、飞燕草素、矮牵牛素、锦葵花素、锦葵花素-3-β-葡萄糖甙。
种子:含油量9.58%。营养价值
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
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 白藜芦醇),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葡萄汁可以帮助器官移植手术患者减少排异反应 ,促进早日康复。
食用价值
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司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中医认为,葡萄性平味甘,能滋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有补益气血、通利小便的作用,可用于脾虚气弱、气短乏力、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葡萄籽富含一种营养物质“多酚”,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维生素E和维生素C是抗衰老最有效的两种物质,可是葡萄籽中含有的这种多酚的特殊物质,其抗衰老的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是维生素C的25倍。常用以葡萄籽为原料的护肤品或食品,可以护肤美容,延缓衰老,使皮肤洁白细腻富有弹性。可以说,葡萄全身都是宝。
在中国,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盛夏的季节走进绿洲,家家户户的葡萄架不但会带给你阴凉,好客的主人还会采来晶莹的鲜葡萄给你消暑解渴;即使是隆冬,在塔里木盆地一带的集市上,仍然可以尝到保存得较好的葡萄。这里的葡萄种类繁多,品质优异,是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珍贵礼物。
医学考证
中国历代医药典籍对葡萄的药用均有论述。中医认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生津、利小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载文说: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葡萄不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还可用于食疗:头晕、心悸、脑贫血时,每日饮适量的葡萄酒2~3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干葡萄藤15克用水煎服可治妊娠恶阻。《居家必用》上还曾记载葡萄汁有除烦止渴的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葡萄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葡萄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人们将其制作成各种盆景放置室内,清香幽雅美观别致;或在居室前后栽植,藤蔓缠绕,玲珑剔透,芳香四溢,是美化环境的佼佼者。然而,葡萄的巨大经济价值主要在于 酿酒,全世界80%的葡萄都用于酿酒。但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葡萄被酿成果汁,成为味美多效的营养保健果品。其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直接饮用葡萄汁还有抗病毒的作用。
宜忌人群
宜食:葡萄适宜冠心病、脂肪肝、癌症、肾炎、高血压、水肿患者食用;适宜神经衰弱、过度疲劳、体倦乏力、形体羸瘦、未老先衰者食用;适宜肺虚咳嗽、盗汗者食用;适宜风湿性关节炎、四肢筋骨疼痛者食用;葡萄干含糖量与含铁量较鲜葡萄多,适宜儿童、孕妇和贫血患者食用。
忌食:糖尿病患者及便秘者不宜多吃。阴虚内热、津液不足者忌食。肥胖之人也不宜多食。
吃法:在食用技巧与吃法方面,葡萄在种植过程中喷洒了化学物质,因此要仔细清洗,但要与自然生成的白霜区别开来。用剪刀将小串连茎一起取下,否则茎会干,单个葡萄会变皱。葡萄可生吃,也可以用来制作水果沙拉等甜品,鲜榨的和发酵现制的葡萄汁都广受人们喜爱。
常见的葡萄吃法就是葡萄酒、葡萄干和葡萄果酱。葡萄酒营养成分丰富,能够维持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葡萄干中钙、铁含量丰富,有助于缓解疲劳,还能够消除肥胖;葡萄果酱可用来涂抹于面包和吐司上食用。
药用价值
甘酸,平。
《本经》:味甘,平。
孟诜:甘酸,温。
《纲目》:甘涩,平,无毒。
入肺、脾、肾经。
《得配本草》:入手太阳经。
《本草求真》:入肾。
《本草再新》: 入脾、肺二经。
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可被人体 直接吸收。还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 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葡萄性平,味甘酸,无毒,中医认为,葡萄可以“补血强智利筋骨,健胃生津除烦渴,益气逐水利小便,滋肾宜肝好脸色。
抗贫血,葡萄中还具有抗恶性贫血作用的维生素B12,常饮红葡萄酒,有益于治疗恶性贫血;
抗毒杀菌,葡萄中含有天然的聚合苯酚,能与病毒或细菌中的蛋白质化合,使之失去传染疾病的能力,常食葡萄对于脊髓灰白质 病毒及其它一些病毒有良好杀灭作用,而使人体产生抗体;
利尿消肿,安胎。据李时珍记载,葡萄的根、藤、叶等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安胎作用,可治疗妊娠恶阻、呕吐、浮肿等病症;
美容养颜,葡萄籽中含有独一无二的前花青素,这种物质具有超强的抗酸化和抗氧化的功用,能在自由基伤害细胞前将它除去,从而达到紧致肌肤、延缓衰老的作用。常吃葡萄可使肤色红润,秀发乌黑亮丽;
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葡萄果实中,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都很丰富,可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对治疗神经衰弱有一定效果。
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病,淋病,浮肿。
《本经》: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可作酒。
《别录》:逐水,利小便。
《药性论》:除肠间水气,调中治淋,通小便。
《本草图经》:治时气发疮疹不出者,研酒饮。
《滇南本草》:大补气血,舒筋活络,泡酒服之。治阴阳脱症,又治盗汗虚证。汁,治咳嗽。
《滇南本草图 说》:治痘症毒,胎气上冲,煎汤饮之即下。
《百草镜》:治筋骨湿痛。利水甚捷,除遍身浮肿。
《本耳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虚寒嗽,破血积疽瘤。
《随息居饮食谱》: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止渴,安胎。
《新疆药材》:解毒,散表。
《陆川本草》:滋养强壮,补血,强心利尿。治腰痛,胃痛,精神疲惫,血虚心跳。
其他功能
主治:跌打损伤、健脾开胃。用于止呕、安胎。
多吃葡萄可补气、养血、强心。
《名医别录》说:逐水,利小便。从中医的角度而言葡萄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助消化等功效,其含 铁量丰富,所以补血。在炎炎夏日食欲不佳者,时常食用有助开胃。葡萄的营养价值很高,葡萄汁被科学家誉 为“植物奶”。葡萄含糖量约10%~25%,高者可达30左右。在葡萄所含的较多的糖分中,大部分是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所以葡萄具有助消化之功效。葡萄中含较多酒石酸,更有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对身体大有好处。医学研究证明,葡萄汁是炎症病人最好的食品,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氯化钠的含量。葡萄汁对体弱的病人、血管硬化和肾炎病人的康复有辅助疗效,在那些种植葡萄和吃葡萄多 的地方,癌症发病率也明显减少。葡萄是水果中含复合铁元素最多的水果,是贫血患者的营养食品。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者和过度疲劳者均有益处。葡萄制干后,糖和铁的含量均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虚贫血者的滋补佳品。葡萄籽95%的成份为原青花素,其抗氧化的功效比维生素C高出18倍之多,比维生素E高出50倍,因此,葡萄籽可说是真正的抗氧化巨星。抗氧化是抗老化的方法,因此,葡萄籽能让您永葆青春。
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含有着15%~25%的葡萄糖以及许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葡萄是一种滋补药品,具有补虚健胃的功效。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人,多吃些葡萄或葡萄干,有助于恢复健康,因为葡萄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糖分的含量很高,而且主要是葡萄糖,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
老年人胃气虚弱,胃阴不足;或患有 慢性胃炎,胃口不好的人,每次饭前嚼食葡萄干6~9克,既能开胃口,又可补虚弱。胃虚呕吐的患者,可取葡萄汁一小杯,加生姜汁少许,调匀喝下,有止吐的功效。
声音嘶哑的患者,可取葡 萄汁与甘蔗汁各一杯混匀,慢慢咽下,一日数次,也有一定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则可取葡萄汁与芹菜汁各一杯混匀,用开水送服,每日2~3次,15日为一疗程。
民间用野葡萄根30克煎水服,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和浮肿,有止吐和利尿消肿的功效。还有人用新鲜葡萄根30克煎水喝,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葡萄叶可用于治疗婴儿腹泻。取葡萄叶适量,洗净,煎水两次后去渣浓缩成糊状,加面粉和白糖各一半,拌匀后制成软粒,再烘干或晒干。l岁以上的,每次服3~6克,日服2~3次;1岁以下的酌减。
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肾经,
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止咳除烦、补益气血、通利小便的功效。
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症、浮肿等症状,也可用于脾虚气弱、气短乏力、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用药宜忌
孟诜:不堪多食,令人卒烦闷眼暗。
《本经逢原 》:食多令人泄泻。
《医林纂要》:多食生内热。
4.孕妇谨食,因为酸的东西吃太多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而且葡萄含糖高,会使肚中的羊水增多。
5.糖尿病患者、便秘患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性状鉴别:该品鲜品为圆形或椭圆形,干品均皱缩,长3~7mm,直径2~6mm,表面淡黄绿色至暗红色。顶端有残存柱基,微凸尖,基部有果柄痕,有的残存果柄。质稍柔软,易被撕裂,富糖质,气微,味甜微酸。
显微鉴别:果实横切面:外果皮表皮细胞1层,排列整齐切向延长,壁稍厚,外被角质层。中果皮广阔,中果皮内侧细胞有众多草酸钙簇晶 ,排列成 断续的环带。中果皮细胞还有散在的簇晶、柱晶、不规则状的晶体以及棕黄色内含物。果皮外测维管束为外韧型,果实中心的维管来倒转为内韧型,常4个在一起。
储存
贮前处理
(一)采前喷药。
葡萄盛花期喷1×10-6浓度的赤霉素加1000倍液矮壮素,采果前20天喷1500倍液甲 基托布津,采前3~5天再喷1000倍液萘乙酸,以防止裂果、落果,增进果实着色, 提高糖分和防止发生孢霉病、赤霉病和白腐病。
(二)果实采收。选晚熟耐贮 的红地球、黑提、黑莲子、黑奥林、大宝、巨峰等品种。果实要充分成熟,色泽好,果粉多,皮较厚,韧性强,含糖高,味香浓,耐贮藏。要在露水干后采收。采收和贮藏要轻拿轻放,以免碰破果粒和擦掉果粉。
(三)散热预冷。采回 来的果穗,剔除损伤果和病虫果,修去不整齐的穗尖和副穗,并用熔化的蜡涂果梗剪口后,摊放在通风透气良好的冷凉室内的草席上,2~3天散热后预冷才贮藏。
贮藏办法
(一)冷库贮藏。在果箱的底板和四周衬上3~4层软纸,放入0.04~0.06毫米厚的薄膜压制成的贮藏袋,装人预冷的果穗,每袋10~15公斤,袋内放1片二氧化硫防腐剂,封扎袋口,然后将果箱码在库内。也可在库内竖柱搭架,架上每隔30厘米 穿担搭竿,竿 上铺细竹帘或草席,把果穗挨串平放帘上,每层放果穗一层,以免压伤果粒。
(二)地窖贮藏。地窖建筑与苹果窖相同,先把窖内清扫干净,喷1000倍液菌毒清消毒。在果箱上每 隔12~15厘米纵放一根竹棍,把果穗挨串悬挂棍上,然后移入窖内码垛,高3层为宜,然后封窖。也可在窖的两边分别竖柱搭架,分层放竿,层距30~35厘米,竿距15~20厘米,把果穗悬挂在竿上,穗距4~5厘米,以4层为宜。
(三)膜袋贮藏。用0.04~0.06毫 米厚的聚乙烯膜,压制成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小袋,每袋装果1.5~2公斤,扎好袋口,放人底上垫有4 ~5厘米厚锯末或碎稻草的浅箱中,每箱只摆一层果,将箱放入冷凉室内或贮藏库内。检查时可搬动木箱,但不能开袋,即使有1~2粒果霉烂也不要开袋,一旦开袋,袋内氧气骤然增多,就很难继续贮箱了。
(四)瓦缸贮藏。用高70厘米、腰径60~70厘米的瓦缸,洗净后缸口朝下阴干,底上垫3层洁净软纸,放入果穗2~3层,厚约25厘米,再放入井字形木架卡在缸的腰部,架上铺膜或软纸,且须每隔8~10厘米见方打一个1厘米大的小孔,以利透气,膜上再放果穗1~2层,高15~20厘米,将缸放入冷凉室内,前期不封口,1个月后用纸封口加盖。天气转暖后,白天关 闭 通风口和窗门,晚上打开,以降低室温,可贮藏至次年春节。开缸后必须一次处理完,绝对不能再封缸,以免缸中氧气增多而变质。
贮后管理
定期检查
每隔15~20天检查1次,调整温湿度,使温度和湿度分别保持在0~3℃和85%~90%内,过高或过低,过干或过湿,都 不利于贮藏。
燃硫防腐
在贮藏库(室 )内库容每立方米燃硫20克,每隔10天燃硫1次,杀菌防腐。
加工蜜饯
将白色大葡萄洗净,用别针分别出种子,此后放于糖水中煮制。开端时用文火熬煮,逐步加大火热,不断搅拌,不断到基本熬干。在撤火前加适量柠檬酸,并依据对馥郁味的恳求加入适量香兰素拌匀,冷却后即为蜜饯。
果冻
将成熟葡萄果粒洗净,放在一个较深的器皿内加水熬煮,直到全体果皮开裂并流出果汁此后用细筛过滤。在0.5公斤果汁内加入0.5公斤白糖、250克水,再次熬煮,直到形成果冻为止。
果汁
原料解决。选用粒大色浓、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葡萄,用清水洗净,摘除果梗,置于干净铝锅中,用手一一捏破或用平底茶缸压碎。
果汁制取:将装有原料的铝锅 放在炉火 上加热,温度节制在70℃左右,5分钟后将锅内的碎果肉倒入铺成4层的纱布中过滤,并用手挤压,以增长以汁率。
鲜食
中国的鲜食葡萄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中国的鲜食葡萄生产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选择优良的鲜食葡萄品种尤为重要。在葡萄品种上包含了几个国内外鲜食葡萄优良品种,包括红双味葡萄、无核8611葡萄、奥古斯特葡萄、粉红亚都蜜葡萄、摩尔多瓦葡萄、里扎马特葡萄以及美人指葡萄。
葡萄酒
中国葡萄酒产业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从近几年国内葡萄酒生产、销售的增长态势及进口葡萄酒增长速度来看,我国葡萄酒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步入快车道,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将保持现有增长速度。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葡萄酒产量31.96万千升,同比增长20.94%;总产值98.25亿元,同比增长22.98%;销售产值96.61亿元, 同比增长25.01%;主营业务收入114.58亿元,同比增长27.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36亿元,同比增长23.06%;主营业务成本78.26亿元,同比增长28.84%;利润总额15.91亿元,同比增长34.22%。从统计资料来看,这几年,葡萄酒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其他酒类也保持了增长态势,这说明整个酒类市场都在扩大。我国葡萄酒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葡萄酒产品的推广以及葡萄酒文化知识的普及,将有更多地区的消费者逐步接受葡萄酒产品。在地大物博的中国也有上好的葡萄酒如:长城葡萄酒,张裕葡萄酒,王朝葡萄酒,云南红,香格里拉葡萄酒,新天葡萄酒等。
发展历史
《名医别录》:葡萄,生陇西五原炖煌山谷
《纲目拾遣》:琐琐葡萄,出吐鲁番,北京贷之,形如胡椒, 系葡萄之别种也。按《紫桃轩杂缀》,琐琐葡萄,神农九草之一,中土久有,不俟博望从西域带来也;
葡萄属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为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栽培。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水晶明珠”是人们对葡萄的爱称,因为它果色艳丽、 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果实含糖量达10%~30%,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又有增进人体健康和治疗神经衰弱及过度疲劳的功效;
葡萄品种很多。全世界约有8000种,但是常用酿酒的葡萄不过十几种。总体上可以分为酿酒葡萄和食用葡萄两大类。世界栽培品系有欧洲品系(European grape) 及美洲品系(Fox grape)两大系统,根据其原产地不同,分为东方品种群及欧洲品种群。中国栽培历史久远的“无核白”、“牛奶”、“黑鸡心”等均属于东方品种群。“玫瑰香”、“佳丽酿”等属于欧洲品种群。鲜用或阴干备用;
在果品中,葡萄的资历最老,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在新生代第三地层内就发现了葡萄叶和种子的化石,证明距今650多万年前就已经有了葡萄。有的学者认为在23000万年前至6700万年前就有类似葡萄的植物;
“提子”即广东语“葡萄”的意思,是商品名称。 从广义上讲, 红色的葡萄即为红提,黑色的葡萄称黑提,青色的葡萄则叫青提。但是,“提子”的叫法是在近几年引入美国红地球葡萄后才开始在国内流行的。人们只把从美国引进的红地球等葡萄称为“提子”,而对巨峰、玫瑰香等还叫葡萄;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产,主要产于新疆、甘肃、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茎蔓长达10~20米。单叶、互生。花小、黄绿色、组成圆锥花序。浆果圆形或椭圆形,因品种不同,有白、青、红、褐、紫、黑等不同果色。 果熟期8~10月,中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汉代人张骞引入。
属性:味甘、涩,性平,无毒。
《本草纲目》:“葡萄,汉书作蒲桃,可以入酺,饮人则陶然而醉,故有是名。其圆者名草龙珠,长者名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而《神农本草经》已有葡萄,则汉前陇西旧有,但未入关耳。”
现代研究
综述
葡萄籽萃取物多被利用来改善静脉曲张、下肢肿胀、预防心脏病再发。研究也显示葡萄籽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远超过维生素C及维生素E,且 易被人体快速吸收,有利于体内维生素C的再利用,抑制血胆固醇的氧化,有效祛除氧原子及过氧原子自由基,降低缺血性心脏病的氧化压力,保护心脏免受二度受伤。葡萄的制品——葡萄汁被科学家誉为“植物奶”。葡萄含糖量达8%到10%,以葡萄糖为主。在葡萄所含的较多糖分中,大部分是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所以葡萄成为消化能力较弱者的理想果品。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附表——原花青素的功效
脑部
原花青素的小分子结 构能够通透血脑障壁,提供及加强脑内抗氧化的功能,预防脑细胞的病变及老化,可能减少老人痴呆的风险。
血管
增强血管壁中的胶原纤维使血管强韧,富有弹性,让血管更健康,有助于静脉循环不良的改善,如静脉曲张的改善
阻止血胆固醇囤积在血管壁上,减少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减少血小板凝聚,预防血管栓塞,降低动脉粥样现象。
其它相关
《圣经》
【约十五1】「『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
〔背景批注〕
在旧约圣经里面,常用葡萄树来象征以色列人,表明他们是神所拣选和栽培的族类,期待他们为神多结果子,但他们的情形却相当令神失望(参诗八十8-19;赛五1~7;耶二21;结十五2~4;十九10~14),因此他们是有名无实的葡萄树。葡萄树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原地区,它是在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 (两汉时期,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西汉的张骞分别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玄幻小说
玄幻小说《葡萄》,作者劣茶。书里讲到葡萄是智慧之树。同圣经里一样。
葡萄也是十分常见的传统吉祥图案,则多运用于刺绣、剪纸等民俗文化之中,葡萄其果实成串多粒,表示“多子多福”(寓意人丁兴旺);种一颗种子,结上万个果实(寓意一本万利)。
欣赏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在大泽山吃了引架葡萄后欣然提笔赞道:“东有大泽山,西有吐鲁番”
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唐彦谦。《葡萄》:“金 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元·郑允端。《葡萄》:“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
清·吴伟业。《葡萄》:“百斛明珠富,清阴翠幕张。晓悬愁欲坠,露摘爱先尝。色映金盘果,香流玉碗浆。不劳葱岭使,常得进君王。”
清·陈维崧。《青玉案·夏日怀燕市葡萄》:“风窗冰碗谁消暑?记百颗,堆盘处。掬罢盈盈娇欲语。轻明晶透,芳鲜圆绽,小摘西山雨。”
清,萧雄。《葡萄》:“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赛过荔枝三百颗,大宛风味汉家烟。”
天价葡萄
2014年10月7日,北京一百岁葡萄树就结满果实。该葡萄藤位于世葡园寿星葡萄架,现年已经105岁,是国内首次移栽成活而且当年产果。日前,该葡萄架上已经挂满诱人的果实,这些葡萄每颗售价十元。被网友们誉为“天价葡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