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分类下的词条:(共62个)
桂糖18号
桂糖18号(原名:桂糖90-95),是广西甘蔗研究所1989年以CP65-357(美国运河点甘蔗育种站育成)为母本、F172(台湾台糖公司育成)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的常规育种方法,经多年的培育筛选而育成。2003年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蔗2003001号。
xbz001596字2015-04-28
粤糖89113
粤糖89-113由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原湛江甘蔗试验站)育成,1999年2月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技术鉴定,2003年种植面积已达20多万亩,是广东粤西蔗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品种名称粤糖89-113培育机构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通过鉴定1999年2月种植面积20多万亩作物类型甘蔗母本湛蔗74-141父本CP72-1210
xbz001910字2015-04-28
桂辐98296
植株高298厘米,直立,中茎,节间较长,圆筒形,蔗茎遮光部分青绿色,露光部分青黄色稍带紫红色
xbz001764字2015-04-28
粤糖00318
粤糖00-318,萌芽较好,分蘖力较强。早中熟,全期生长较快。植株高大,有效茎数较多,宿根性能较好。甘蔗蔗糖分平均15.67%,比对照种新台糖10号高0.51%,比新台糖16号高0.46%。1月份甘蔗蔗糖分达16.50%,平均亩含糖量1113公斤,分别比新台糖10号和新台糖16号增糖24.3%、25.8%。高抗嵌纹病,中抗黑穗病。[1]
xbz001325字2015-04-28
桂糖36号
中文名桂糖36号审定编号桂审蔗2011003号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品种来源ROC23×CP84-1198
xbz001689字2015-04-28
桂糖28号
品种来源:采用有性杂交的常规育种方法,采用美国运河点的甘蔗杂交花穗,在广西甘蔗研究所选育,经历8年的试验研究而育成。[1]
xbz001677字2015-04-28
柳糖二号
品种名称:柳糖二号品种来源:采用有性杂交的常规育种方法(F172×CP67/412)选育。
xbz001648字2015-04-28
粤糖93159
粤糖93-159是经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选育的品种,特早熟高糖甘蔗品种,萌芽率高,分蘖力强,生长快,有效茎多,茎径均匀,中至中大茎,宿根性强,亩有效茎4800株左右,11月蔗糖份达14.65%,成熟高峰期蔗糖份达17%以上。抗黑穗病,对嵌纹病免疫。
xbz001317字2015-04-28
粤糖00236
粤糖00-236为特早熟高产稳产高糖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全期生长稳健、植株中高、有效茎数多、宿根性能好。甘蔗蔗糖分平均16.62%,高抗嵌纹病,中抗黑穗病。适宜我省蔗区旱坡地、水旱田冬季、早春与保留2年以上宿根栽培。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xbz001211字2015-04-27
桂糖22号
桂糖22号(试验名:桂辐97-18)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从新台糖1号种茎辐射诱变产生的变异株中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蔗2005002号。
xbz001839字2015-04-27
柳糖一号
柳糖一号甘蔗品种是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的常规育种方法(F172×CP67/412)选育。
xbz001744字2015-04-27
桂糖29号
桂糖29号的亲本为崖城94-46×ROC22号,其植株直立紧凑,高度中等;中茎,节间圆筒形,蔗茎较均匀,蔗茎遮光部分黄绿色,露光为紫红色;芽呈卵圆形,略凸出,芽基离叶痕,芽尖不超过生长带;芽沟浅或不明显;叶片青绿色,易剥叶;57号毛群少;内叶耳三角形。新植蔗萌芽好,分蘖力强。前期生长稍慢,生长势较好。宿根蔗发株早且多,成茎率高,有效茎数多,茎径比新植蔗粗,易脱叶。是一个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中茎、早
xbz001560字2015-04-27
粤糖04245
粤糖94-128/美国特早CP72-1210
xbz001460字2015-04-27
桂糖30号
桂糖30号植株高大,直立,株形紧凑;中茎,节间圆筒形,实心,比重大;茎色遮光部位为黄绿色,曝光部位为淡紫红色或古铜色,腊粉厚;无芽沟或芽沟浅,芽卵形,下离叶痕,上不过生长带;57号毛群不发达,成熟叶鞘表面光滑,绿色中透出粉红色;外叶耳退化,内叶耳三角形或平过渡,剥叶性一般。
xbz0011025字2015-04-27
桂糖21号
桂糖21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以赣蔗76-65×崖城71-374,杂交选育成的,赣蔗76-65即赣蔗14号,,崖城71-374来源于海南甘蔗育种场。2006年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xbz001773字2015-04-27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