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分类下的词条:(共160个)
湘油15号
湘油15号的选育单位是湖南农业大学。属甘蓝型半冬性常规品种,生育期较中油821早0.7天。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省冬油菜区种植。
xbz000682字2015-05-25
群英油801
群英油801油菜是南阳市群英农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中早熟双低杂交种,亲本品种来源:286A×R801。2011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届一次审定,品种审定编号:豫审油2011003。适宜河南省冬油菜区种植。
xbz000700字2015-05-25
源油杂2号
源油杂2号,该组合苗期长势强,生长健壮,各生育阶段生长整齐,性状一致,全生育期221.7天,与中油821相当,株高188.7-201.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6.7-9.6个,单株着果数365.0-489.5个,每果17.3-18.4粒,千粒重3.2-3.4克。该组合高抗菌核病,低感病毒病,抗倒力与对照相当。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结果:含油量39.42%,芥酸含量2.6%,硫苷含
xbz000539字2015-05-25
华双3号
高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
xbz000925字2015-05-23
油科1号
属半冬性中迟熟隐性核不育三系甘蓝型杂交油菜,全生育期214.2天,比对照油研10号早2.8天。株高167.4厘米,分枝部位高65.1厘米,单株一次有效分枝8.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30.4个,角粒数18.65粒,千粒重3.80克。苗期叶色绿,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枝部位低、分枝多、商品籽黄色,该组合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较耐病毒病。
xbz000803字2015-05-23
中油6766
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波里马细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23.0天,与对照相当。幼苗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圆型,有蜡粉,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4-5对。
xbz0001677字2015-05-23
南农油2号
原名“NH08”,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以Legacr为母本,中双4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于2007年育成,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
xbz000627字2015-05-23
杂双4号
属中早熟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杂交种,全生育期228天。苗期长相稳健,叶片深绿色,叶被有腊粉,叶形琴状裂叶;长相稳健,茎杆粗壮,幼茎绿色,花黄色;株高166.9cm,一次分枝8.3个,每角粒数24.0粒,角果数380.3,千粒重3.11克。
xbz000741字2015-05-23
中油519
该品种为半冬性甘蓝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全生育期平均229.00天,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3天。苗期半直立,顶裂叶中等大,叶色较暗绿,无蜡粉,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4对以上,裂叶深,叶脉明显,叶片边缘有小齿,波状。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
xbz000975字2015-05-23
亚华油10号
亚华油10号油菜是属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适宜在长江上游的贵州、四川、重庆、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xbz000838字2015-05-23
陕油1O号
陕油1O号,甘蓝型,半冬性,全生育期228天左右,与对照皖油14号熟期相当。株高163厘米左右,一般一次有效分枝8-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89.5个左右,每角21.9粒左右,千粒重3.45克左右。抗倒、抗寒性较强,较耐菌核病,丰产稳定性较好。经测定,芥酸含量0.1%,硫甙20.79umol/g(饼),粗脂肪40.98%。
xbz000413字2015-05-23
沪油16
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型常规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36天。
xbz000609字2015-05-23
陇油9号
属白菜型强冬性油菜品种,生育期278-286天。苗期匍匐生长,叶片较小,叶色深绿,内茎端生长部位低,花芽分化迟,冬前不现蕾,苔茎叶全抱茎。
xbz000481字2015-05-23
南农油1号
苗期叶色深葱绿,叶片裂片缺刻,裂叶数目中等,叶缘剧齿,叶柄长度中等,幼苗生长势强,越冬半直立,花瓣着生形态复瓦,花辩较长,无炳叶叶耳较大。
xbz000805字2015-05-23
苏油4号
苏油4号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由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
xbz000211字2015-05-23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