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核光桃
编辑词条摘要
果皮光滑无毛;果肉与核不分离[1] 。
物种信息
种中文名:粘核光桃
种拉丁名:Amygdalus persica Linn. var. scleronucipersica (Schübler & Martens) Yü et Lu
种别名 :粘核油桃
组中文名:孔核组
组拉丁名:Sect.Persicae Yu et lu
亚属中文名: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 Persica L. Sp.
属中文名:桃属
属拉丁名:Amygdalus
亚科中文名:李亚科
亚科拉丁名:PRUNOIDEAE FOCKE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命名来源:(中国树木分类学)[comb.nov. : .]
中国植物志:38:019[1]
相关提示
桃是我国原产植物,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培育成为数众多的栽培品种;除作果树外,又是绿化和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果实除供生食外,还可制作罐头、桃脯、桃酱及桃干等。桃树的根、叶、花、种仁等均可人药。桃胶可作粘接剂。 有些植物分类学家把本属分为桃属Persica Mill.和扁桃属Amygdalus L,鉴于这两属植物除果实外,其他形态差别不大,故合并为一属下的两个亚属[1] 。
粘核光桃
AmygdaluspersicaL. var.scleronucipersica(Schübler et Martens) Yü et Lu
中国植物志>>第38卷>>蔷薇科 Rosaceae>>桃属 Amygdalus
7a. 桃(原变种)
Amygdalus persica L. var. persica
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约20-30,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5-7(12)厘米,长几与宽相等,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外面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腹缝明显,果梗短而深入果洼;果肉白色、浅绿白色、黄色、橙黄色或红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离核或粘核,椭圆形或近圆形,两侧扁平,顶端渐尖,表面具纵、横沟纹和孔穴;种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因品种而异,通常为8-9月。2n=16。
原产我国,各省区广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桃树干上分泌的胶质,俗称桃胶,可用作粘接剂等,为一种聚糖类物质,水解能生成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鼠李糖、葡糖醛酸等,可食用,也供药用,有破血、和血、益气之效。
桃的食用类群有离核和粘核之分,简述如下。
7e. 粘核光桃(中国树木分类学)粘核油桃(经济植物手册)
果皮光滑无毛;果肉与核不分离。[2]
参考资料
2. 粘核光桃 .中国在线植物志 [引用日期2014-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