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蕉
编辑词条摘要
植株细瘦,花苞殷红如炬,十分美丽,可作庭园布置用绿化材料。果实、花、嫩心及根头有毒,不能食用。
形态特征
假茎高1-2米。叶片长圆形,长1.8-2.2米,宽68-80厘米,叶面黄绿色,叶背淡黄绿色,无白粉,基部显著不相等,浑圆而无耳;叶柄长30-50厘米,有张开的窄翼。花序直立,序轴无毛,苞片外面鲜红而美丽,内面粉红色,皱折明显,每一苞片内有花一列,约6朵;雄花花被片乳黄色,合生花被片具5 (3+2) 齿裂,二侧裂片具角,离生花被片先端尖且具细齿,与合生花被片几等长。浆果果身直,在序轴上斜向下垂,灰白色,无棱,长10-12厘米,直径约4厘米,果柄长3-3.5厘米,果内种子极多。[2-3]
基本信息
花期:夏、秋季美人蕉
花语:坚实的未来
花色:白·红·黄·杂色
国内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常有栽培。
国外分布:原产印度,美人蕉是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根茎类草花。地下根茎横卧生长、肉质肥大、富含淀粉,多分枝,有明显的节,节上侧芽萌发能力强。单叶互生,叶特大,长椭圆形,有明显的叶脉。花两性,顶生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或狭圆锥花序,花大,直径10-12厘米,花具萼片3枚,小而绿色;花瓣3枚,通常狭而尖与萼片相似,花瓣与萼片联结成一管状;有退化雄蕊呈花瓣状,通常2-3枚,最大的1枚成为唇瓣,其余1-2枚狭而旋卷,仅一边有发育的花药;雌蕊管合生。花色丰富,有白、黄、桔红、粉红、大红。紫红或复色。朔果外被软刺,种子黑色。
地理分布
产云南东南部(河口、金平一带);散生于海拔600米以下的沟谷及水分条件良好的山坡上;广东、广西常栽培。越南亦有分布。[3]
原产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越南也有分布。[2]
繁殖栽培
红花蕉的繁殖常用播种、分株和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播种繁殖
红花蕉在我国南方栽培时能结种子。红花蕉种子细小,发芽适温为25—28℃,播后20。30d能发芽。若播种时温度低于lO℃时,种子发芽不整齐,且易发生腐烂。红花蕉播种的基质,可用腐叶土,肥沃园土和河沙各1份混合配制,播种前用高温蒸汽消毒30min,冷却后备用,播种的容器可用浅盆撒播。红花蕉播种后的幼苗前期生长较慢,怕干旱和水涝,应保持盆土干湿均匀,夏季高温干燥时注意多向叶面喷水。每10d施稀释的饼肥水肥1次,施肥后可向叶面喷水,防止肥液沾污嫩叶。盛夏光照过强时,应适当遮阴。
红蕉喜肥不择肥,可用厩肥、堆肥作基肥,或者把肥料拌和在土壤中,使盆土具有较好的肥力。生长季节每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有机液体肥料,室内培育可施复合颗粒化肥。5-6月为抽生花葶和花芽分化期,可施以磷、钾肥,或者追施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促进花葶粗壮和花芽早日分化。秋末花谢后可施2-3次速效性无机肥料,使植株尽快恢复。入冬前施以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菌能力。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红花常规繁殖最常用的方法,在生长期均可进行。其中,5-8月为适期,此时正值生长盛期,可在健壮的母株旁挖取生长良好的幼株栽植。上盆时须选择避风处,植后充分浇水,但不能积水。夏季保持土壤湿润,并经常向叶面喷水,适当提高空气湿度。一般经过20天左右的培养,分株苗便能长出新的叶片。 红蕉盆栽可选用大口径的土陶花盆和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进行栽培。在整个生长季节,盆土需保持湿润,但要控制植株徒长,浇水必须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红蕉喜肥不择肥,可用厩肥、堆肥作基肥,或者把肥料拌和在土壤中,使盆土具有较好的肥力。生长季节每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有机液体肥料,室内培育可施复合颗粒化肥。5-6月为抽生花葶和花芽分化期,可施以磷、钾肥,或者追施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促进花葶粗壮和花芽早日分化。秋末花谢后可施2-3次速效性无机肥料,使植株尽快恢复。入冬前施以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菌能力。盆栽置于室内培育,要定期将盆株移出室外,进行有效的阳光照射,使叶片翠绿光亮。初秋至晚秋要使植株充分接触逐渐降低的气温,使之逐步适应寒冷的气候,为越冬创造有利的条件。入冬后将盆株置于南向的窗台上,加强日光彩夺目照射,提高室内温度。此时,要控制浇水,经常用摄氏25度的温水喷洒叶片,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白天温度应控制在摄氏15-20度,夜间在摄氏10-15度,温差在摄氏5度左右。
组培繁殖
为了加快红花蕉的种苗繁殖,可用红花蕉的吸芽和花序为外植体,培育组培苗。
栽培管理
1、种植方法
目前红花蕉多作为切花大规模栽培。在南方温暖地区可露地栽培,但应选择避风、向阳处,以防止风大吹倒或受冷冻害。北方地区可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红花蕉大规模栽培采用的种苗多为组织培养苗,也可采用分株苗或实生苗。栽培的株行距为75em×75em较好。红花蕉移栽时,要尽量少伤根系。栽植后要浇1次透水以利于土壤和根的结合,刚移
植时,对叶片进行喷水,有利于根系恢复和根茎新芽的萌生。
2、温度和环境
红花蕉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半荫蔽的气候环境,不耐寒,生长期需要较高的温度,适宜生长温度为24—30。C,夏季最高温不超过35℃,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15℃时能开花不断。若冬季夜间温度低于4。C对红花蕉的假茎、叶片生长极易发生冻害。
3、光照
红花蕉喜充足阳光,特别在春秋季节,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叶片迅速生长和花茎的健壮发育,如果在花苞露色期遮蔽度过大或棚室光照不足,会直接影响花枝的长度和颜色,着色较差,色泽不鲜艳。但红花蕉夏季怕强光长时间直射,高温烈日下,叶片易被灼伤,需适当采用遮光措施,在半荫蔽、静风的疏林下生长较好。
4、土壤
红花蕉喜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土壤pH值为5—7为宜。可采用园土、泥炭
土和粗沙混合配制而成。
5、水分
红花蕉生长迅速,不耐干燥,在生长期必须有充足水分保证,要求土壤保持湿润,在夏季干旱季节和 5—6月花期应勤浇水,经常在叶面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叶片的展开。但红花蕉地下根系脆弱多汁,切忌积水,如土壤湿度过大.地下块茎极易发生腐烂。
6、肥料
红花蕉生长迅速,需要充足的肥料。栽培时先 要施足基肥,每100m2需用腐熟饼/P,800。1000kg,过磷酸钙40—50蚝。肥料要均匀施入。在生长期
每月施肥1次,以腐熟饼肥水为好。在开花前要使用高氮钾肥,可采用氮一磷一钾(18—6—12)的复合肥。
7、修剪和换盆
红花蕉叶片多,开花亦旺,新老叶片交替较快,因此生长期应随时剪去黄叶、断叶和老叶。开花后剪去残枝,保持通风透光和优美株形,也有利于新叶的萌发。同时,为了使盆栽植株的良好生长发育,除供应充足水分和营养以外,一般每年换盆1次。
盆栽红蕉
盆栽置于室内培育,要定期将盆株移出室外,进行有效的阳光照射,使叶片翠绿光亮。初秋至晚秋要使植株充分接触逐渐降低的气温,使之逐步适应寒冷的气候,为越冬创造有利的条件。入冬后将盆株置于南向的窗台上,加强日光彩夺目照射,提高室内温度。此时,要控制浇水,经常用25℃的温水喷洒叶片,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白天温度应控制在15-20℃,夜间在10-15℃,温差在5℃左右。[2]
应用价值
植株细瘦,花苞殷红如炬,十分美丽,可作庭园布置用绿化材料。果实、花、嫩心及根头有毒,不能食用。
红蕉夏秋开花,苞片鲜红艳丽,花期颇长,适用于庭院墙角、窗前或池边栽植,鲜艳挺拔的红色花序可作插花材料。[2]
相关物种
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 Colla
野蕉Musa balbisiana Colla
芭蕉Musa basjoo Siebold & Zucc. ex Iinuma
阿宽蕉Musa itinerans Cheesman
香蕉Musa nana Lour.
阿希蕉Musa rubra Wall. ex Kurz
大蕉Musa sapientum L.
蕉麻Musa textilis Née
树头芭蕉Musa wilsonii Tutcher[3]
参考资料
2. 植物资料来源 .
3. 红蕉 Musa coccinea .中国植物志 [引用日期2013-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