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蔬菜)

编辑词条

摘要

白菜(蔬菜)
  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常全株无毛,有时叶下面中脉上有少数刺毛。原产于中国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也包括小白菜以及由甘蓝的栽培变种结球甘蓝,即“圆白菜”或“洋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青天津麻叶大白菜、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 白菜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

形态特征

  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白菜全株无毛,有时叶下面中脉上有少数刺毛。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长30-60厘米,宽不及长的一半,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有时具不显明牙齿,中脉白色,很宽,有多数粗壮侧脉;叶柄白色,扁平,长5-9厘米,宽2-8厘米,边缘有具缺刻的宽薄翅;

  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2.5-7厘米,顶端圆钝至短急尖,全缘或有裂齿,有柄或抱茎,有粉霜。花鲜黄色,直径1.2-1.5厘米;花梗长4-6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长7-8毫米,基部渐窄成爪。长角果较粗短,长3-6厘米,宽约3毫米,两侧压扁,直立,喙长4-10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圆;果梗开展或上升,长2.5-3厘米,较粗。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棕色。花期5月,果期6月。[1]

        白菜,十字花科芸薹属,它原产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的传统蔬菜。白菜最早称做菘,但是菘菜并不完全是现在的白菜,现代的白菜一般分为大白菜和小白菜,北方人一般把大白菜叫做“白菜”而小白菜则称作“油菜”。[2]

生长习性

  大白菜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发芽到出土、真叶显露为发芽期。在适宜的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下约需3-5天。

  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5-8片叶展开,形成第一个叶环。早熟品种幼苗期发生5片叶,约需12-15天。晚熟品种幼苗期发生8片叶,约需17-18天。

  莲座期:幼苗期结束后再发生两个叶环形成莲座。植株中心发生的幼小心叶开始抱合,即为莲座期结束的特征。这一时期早熟品种约经过20-21天,晚熟品种约27-28天。

  结球期:从心叶开始抱合到叶球形成。早熟品种约需25-30天,晚熟品种约需50天左右。

  休眠期:叶球因气候转冷被迫进入休眠。在东北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大白菜通过低温春化后,在长日照条件下即可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其过程可分为抽苔期、开花期和结荚期等三个时期。大白菜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一般需要2-10摄氏度、10-30天的低温春化条件,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要求严格。

  大白菜喜欢温和冷凉的气候条件,生长适温在10-22摄氏度的范围内,高于25摄氏度时生长不良,高于30摄氏度时则不能适应。10摄氏度以下生长缓慢,5摄氏度以下生长停顿,能耐轻霜,不耐严霜。大白菜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条件,以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较多的物质,促进结球。因为大白菜叶数多而叶面积大,且叶面角质层很薄,水分蒸腾量很大,所以生长期应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3]

地理分布

  白菜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和中国,现各地广泛栽培,为东北及华北冬、春季主要蔬菜。长江以南为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秋、冬、春菜播种面积的40%-60%。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北方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各地普遍栽培。其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白菜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可炒食、作汤、腌渍,与小白菜一起成为中国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蔬。

  在中国北方的冬季,大白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故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大白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故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民间在冬天的时候会做“白菜炖豆腐”,吃起来特别爽口,虽然美味但要注意的是两者会容易形成结石的草酸钙。

  食用疗效

  秋冬季节空气特别干燥,白菜其性微寒,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清肺热之效。若你要清热燥湿,利水,利胆,可多吃大白菜这样的清热利水的食物。以此达到治疗功效。

  1、大白菜的水分含量约95%,而热量很低。

  2、一杯熟的大白菜汁能提供几乎与一杯牛奶一样多的钙。所以很少使用乳制品的人可以通过食用足量的大白菜来获得更多的钙。

  3、大白菜中,铁,钾,维生素A的含量也比较丰富。

  4、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

  清洗方法

  很多人为了图省事,简单地用水冲冲就吃。其实,白菜属于草本植物,植株比较低矮,果实细嫩多汁,这些都导致它容易受病虫害和微生物的侵袭。因此,种植白菜的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农药。这些农药、肥料以及病菌等如果清洗不干净,很可能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要把白菜洗干净,最好用自来水不断冲洗,流动的水可避免农药渗入。

  菜品

  开水白菜

  开水白菜(Steamed Chinese Cabbage in Supreme Soup ),汉族传统名菜,乃原系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时创制,后川菜大师罗国荣将其烹调技术带出四川,从而成为北京饭店高档筵席上的一味佳肴。

  开水白菜名说开水,实则是巧用清汤,其关键在于吊汤,汤要味浓而清,清如开水一般,成菜乍看如清水泡着几棵白菜心,一星油花也看不见,但吃在嘴里,却清香爽口。开水白菜事实上是一款高级清汤菜。

  制作食材

  大白菜10公斤,老母鸡2500克,盐15克,味精15克,料酒10克,胡椒粉少许,葱5

  0克,姜5克。

  制作流程

  1、熬汤要两锅,两火。一锅高汤,锅里的温度大概七八十度就可以;一锅上要放个网漏,文火保温。

  2、选棵小的白菜,然后去掉外面两层,把白菜根放在调好的汤里泡下,让外部菜茎软化,然后轻轻剥开4,5片,根部不能断开,平放网漏上,用细银针在菜心上反复穿刺。

  3、用勺子把汤淋在白菜上,一边汤快完了又换锅继续,直到最外层菜茎完全熟软,就可以把白菜放上菜的容器里,再慢慢倒入新鲜高汤。

  佛手菜

  佛手白菜,这道菜的名字很雅致,料也并不复杂,就是普通的大白菜和肉馅,但是加工工序极其繁琐,没个把小时是出不来的。这是一道粗菜细做的典型,先要备好肉馅,肉馅中有火腿、笋丁、香菇、虾仁,猪肉。将一棵大白菜拿来里外扒开,只取中间的三层帮儿,余下的再掐头去尾,只取中间的部分,切成手指长的段,

  用刀将其从中间揭开,于是,每层就如饺子皮般薄了;用热水稍焯一下,弱其生脆,一张张将肉馅卷了,条条排挤立在一个平底碗内,上锅一蒸,几分钟后一碗香气馥郁的佛手白菜出锅,再把熬好的鸡汁浇到佛手上,此时,一道香气浓郁的佛手白菜做好了。

  1、治感冒:大白菜根3条洗净切片,红糖3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2次。

  2、治百日咳:大白菜根3条,冰糖30克,加水煎服,每日3次。

  3、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小白菜250克,洗净,切细,用少量食盐拌腌10分钟,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加入适量的糖食用。1日内分作3次,空腹服下。

  4、治秋冬肺燥咳嗽:白菜干100克,豆腐皮50克,红枣6枚,加水适量炖汤,用油盐调味佐膳,每日2次。

  5、治便秘、烦渴:白菜用开水煮汤食。

  6、治咽炎声嘶、病后食少:干冬白菜50克,大米50克,加适量水煮粥,粥熟时,用花生油少量调味服食,每日2-3次。

  7、治木薯中毒:鲜白菜、生萝卜各1200克,用凉开水洗净,切碎捣烂绞汁,加红糖适量,分数次服。

  8、治燥热干咳痰少,秋季口、鼻、唇干燥者:白菜1000克,牛百叶300克,猪瘦肉100克。白菜洗净,梗、叶切开;猪瘦肉洗净,切片,加调味料稍腌;牛百叶放入开水中浸2-3分钟,取出刮去黑衣,洗净,切梳形,沥干水。把白菜梗、蜜枣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放入白菜叶再煲10分钟,放入猪瘦肉片及牛百叶再煲沸,调味,取适量食用。

  9、白菜干腐皮红枣汤治咳嗽:白菜干100克左右,豆腐皮50克,红枣10个,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煮汤。用油盐调味佐餐食用。煮熟、煎汤、绞汁服均可。每次常用量白菜干50-100克,鲜白菜100-500克。可清肺热、润肺燥。

  大虾炒菜

  主料:鲜虾7-8只;大白菜叶5-6片。

  调料:大葱、大蒜、生姜、盐、花生油。

  做法:

  1、鲜虾洗净后开背挑去虾线,剪去虾枪、虾须、虾爪。

  2、大白菜叶洗净,手撕成片,沥干水分。

  3、葱姜蒜切片;香菜叶切段儿。

  4、起炒锅,加入适量花生油。热锅凉油小火,下鲜虾煸炒,边炒边用锅铲压虾头。

  5、压出虾脑,炒至油变成橙黄色。

  6、下葱姜蒜煸炒出香味,转大火下白菜叶煸炒。

  7、一边炒一边用锅铲压白菜,炒至白菜叶变软,加少许盐调味;加香菜叶炒均匀即可。

药用价值

  白菜是中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中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年至七千年,《诗经·谷风》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记载,说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带,对于葑(蔓青、芥菜、菘菜,菘菜即为白菜之类)及菲(萝卜之类)的利用已经很普遍。到了秦汉,这种吃起来无滓而有甜味的菘菜从“葑”中分化出来;三国时期(公元三世纪)的《吴录》有“陆逊催人种豆菘”的记载。南齐(公元五世纪)的《齐书》有“晔留王俭设食,盘中菘菜(白菜)而已”的记述(《武陵昭王晔传》),同时期的陶弘景说:“菜中有菘,最为常食。”唐朝时已选育出白菘,宋时正式称之为白菜。

  宋代苏颂说:“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啖之无渣,绝胜他土者,此所谓白菜。”明代李时珍引陆佃《埤雅》说:“菘,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白菜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说“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如捣烂,炒热后外敷脘部,可治胃病。白菜根配银花,紫背浮萍,煎服或捣烂涂患处,可治疗皮肤过敏症,尤其是对面部皮肤过敏症有叫较好疗效。生白菜汁和生萝卜汁内服还能治疗煤气中毒。

  已发现大白菜中含有预防肿瘤的成分。

  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药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白菜性味甘平,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的功效,经常吃白菜可防止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大白菜洗净切碎煎浓汤,每晚睡前洗冻疮患处,连洗数日即可风效。白菜子则可解酒,对于酒醉不醒者,可用白菜子研末调“井华水”(即从水井中刚打上来的井水),服之有效。对于气虚胃冷的人,则不宜多吃白菜,以免恶心吐沫。若吃多了,可用生姜解之。白菜能降低女性乳腺癌发生率。

  白菜中有一些微量元素,它们能帮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联系的雌激素。白菜中的纤维素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还能促进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中医认为白菜微寒味甘,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之功。[4]

营养价值

  白菜营养丰富,除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外,尚含丰富的维生素,其维生素C、核黄素的含量比苹果、梨分别高5倍、4倍;微量元素锌高于肉类,并含有能抑制亚硝酸胺吸收的钼。其中维生素C,可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用于坏血病、牙龈出血、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防治。白菜中含有的纤维素,可增强肠胃的蠕动,减少粪便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帮助消化和排泄,从而减轻肝、肾的负担,防止多种胃病的发生。

  白菜中所含的果胶,可以帮助人体排除多余的胆固醇。更主要的白菜中还含有微量的钼,可抑制人体内亚硝酸胺的生成、吸收,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此外,白菜本身所含热量极少,不至于引起热量储存。白菜中含钠也很少,不会使机体保存多余水分,可以减轻心脏负担。中老年人和肥胖者,多吃白菜还可以减肥。中医认为其性微寒无毒,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为清凉降泄兼补益良品。可用于治感冒、发烧口渴、支气管炎、咳嗽、食积、便秘、小便不利、冻疮等。总之,白菜是补充营养,净化血液,疏通肠胃,预防疾病,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佳蔬良药。大众人群均适合食用,每次100克。

  中医认为白菜微寒味甘,具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等功能,是补充营养、净化血液、疏通肠胃、预防疾病、促进新陈代谢的佳蔬,适合大众食用。民间素有“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之说。

  大白菜含水量丰富,高达95%。冬天天气干燥,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阴润燥、护肤养颜的作用。大白菜含维生素丰富,常吃大白菜可以起到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大白菜中还含有丰富的钙、锌、硒等矿物质。其膳食纤维也很丰富,常吃能起到润肠通便、促进排毒的作用,对预防肠癌有良好作用。

  除了丰富的营养外,大白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大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尿通便、养胃生津之功。主治肺胃有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便秘、丹毒、痈疮。

美容价值

  白菜其实也有美容效果。

  皮肤白皙,无痘无痕,这是所有女性梦寐以求的肤质,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保养品、护肤品琳琅满目,有的价格不菲,美容院的生意更是越干越红火。如何用最省钱的方法达到最满意的皮肤效果呢,领航教育公共营养师培训专家讲师将为大家推荐一些美容小技巧: 眼下在网上热传着一种来自“土耳其民间”的去痘面膜,这种面膜取材很简单,就是平时常吃的大白菜。据说,土耳其妇女皮肤白嫩,而且很少出现青春痘等皮肤病,就是她们经常用大白菜叶来贴脸的缘故。

  大白菜面膜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把整片的新鲜大白菜叶取下来洗净,在干净的菜板上摊平,用擀面杖轻轻碾压10分钟左右,直到叶片呈网糊状。将网糊状的菜叶贴在脸上,每10分钟更换一张菜叶,连换三张,每天做一次。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姚春海认为,这款大白菜面膜对于治疗青春痘和嫩白皮肤确实比较有效。因为大白菜中富含维生素等营养,而且能去油脂,还有独特的清热解毒作用。有“痘”一族不妨试试这款面膜,但是一旦出现皮肤变红或起小疙瘩等过敏现象就要赶紧停用。

  白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还能促进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促进新陈代谢。中医认为白菜微寒味甘,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之功,对痤疮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食用方法

  大白菜可以生吃、烹食或腌渍,吃之前洗净即可。取足够的叶子并去除底部,洗净沥干后即可烹制。大白菜可以入汤、炖菜,做菜馅的馅料或炒食;凉拌白菜心清脆可口、味道鲜美,是一道受人喜爱的菜品;腌渍的大白菜非常美味,能增进食欲且简单易做。同时小编也分享下腌渍大白菜的方法,腌渍大白菜方法非常简单:选择新鲜而且叶子结实、紧密一点的大白菜。如果其外层叶子可能稍有枯萎,在烹饪前去除即可。将大白菜粗略剁一下,用盐腌好,然后放置几个小时,偶尔搅拌一下直至变软;彻底沥干水分,然后加入两三瓣蒜、一点姜末、葱末、米醋、酱油、糖、盐和辣椒即可。

  小白菜和其他蔬菜一起做味道很好。因为烹饪叶子所需时间很短,所以应把菜帮先烹熟后再放入叶子,菜帮烹饪时间也不要长大,这样才能保持其鲜脆的口感。小白菜可入汤,也可以与面包和米饭一起食用。其菜帮和叶子可以分开来烹食,菜帮可以替代芹菜,而叶子可以替代菠菜和甜菜而食用。芥蓝可以生食也可以烹食。烹食的话可以像花椭菜那样做,只是所需时间短些。芥蓝炒食的话,味道会很不错。

食用禁忌

  吃大白菜也有禁忌?大白菜不宜食用的四种情况,这四种情况就是,腐烂的大白菜、剩得时间过长的、没腌透而半生半熟的、反复加热的大白菜。其性寒凉,必须加少许寒必温缓和药性。

  但我们对于白菜的钟爱,从来不曾削减。但是吃白菜也是有禁忌的。

  白菜可以退烧解热、止咳化痰。现代科学发现,白菜的营养价值高,种类多,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是最热门的抗癌明星。冬天是吃白菜的好季节,白菜丰富的纤维和维生素C,可以补足冬天蔬果摄取的不足。但虚寒体质的人,不适合大量吃生冷的白菜,如泡菜。吃火锅时,别忘了尽可能多加点白菜,消解燥热之气。

  白菜古代叫菘。这个名字很独特,蕴涵着白菜像松柏一样凌冬不雕,四时长有。白菜原产于中国南方,由于在隋唐宋元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在北方,所以在汉代以前似无记载,只是到了三国以后,白菜才见于记录,如,《吴录》载:“陆逊催人种豆、菘”。但是隋唐之前白菜种植还是不很普及。隋唐之后白菜大量推广开来。和萝卜一起成为人们的主要蔬菜。白菜之词最早见于杨万里的《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诗云新春云子滑流匙,更嚼冰蔬与雪虀,灵隐山前水精菜,种子到江西。虀,捣碎的菜),不过杨大才子把白菜夸得过分,他只不过把白菜放进白水里煮而已,并且白菜还剁成渣子,顶多加点盐。他就称为水精菜。古代人吃的蔬菜品种少,当然对此十分推崇。其实古人也很苦,一年四季吃得很单调,能吃到白菜已经不容易了。

  白菜早已失去尊贵的面容了,已经变得很普通了。去年冬天北京的白菜就大量滞销,其中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经济发展了。大棚菜的出现让人再不用去购买大量蔬菜了。韩国人就喜欢吃大白菜,尤其用它做的泡菜,韩国甚至有句话,一个家庭的食物口味可从他们家的韩国泡菜知道。那些年冬天我们家天天离不开白菜,炒的,炖的,泡的,晒的……几乎所有吃法都吃过了,虽然如此新鲜白菜到来,我还是要去菜场好好看看。只要是翡翠色白玉色,就买一颗。不是为了品尝,而是为了一种回味。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早熟品种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种,也有提早在7月下旬播种的。中熟品种可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晚熟品种以8月下旬播种为宜。

选地和整地

  大白菜连作容易发病,所以要进行轮作,特别提倡粮菜轮作、水旱轮作。在常年菜地上栽培则应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可选择前茬是早豆角、早辣椒、早黄瓜、早番茄的地栽培。种大白菜的地要深耕20-27厘米炕地10-5天,然后把土地敲碎整平,作成1.3-1.7米宽的畦,或0.8米的窄畦、高畦。作畦时,要深开畦沟、腰沟,围沟27厘米以上,做到沟沟相通。

重施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 7月中、下旬,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壤炕地,整地时,每亩撒施石灰100-150公斤。在发生根肿病的地块,还得在播种沟内施上适量石灰。要求重施基肥,并将氮磷钾搭配好。在7月上旬,按每亩40担猪粪,40-50担垃圾,75公斤左右菜枯,40-50公斤钙镁磷混合拌匀加30-40担人粪尿,并用适量的水浇湿,堆积发酵,外面再盖上一层塑料薄膜,让它充分腐熟。作畦时开沟施入。与此同时,每亩还要施上10-15公斤45%复合肥。

播种

  大白菜一般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以条播为主,点播为辅。在前茬地一时还空不出来时,为了不影响栽培季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土壤一定要整细整平。直播每亩用种量200克左右。育苗移植者,每栽1亩大田,约需苗床5-6厘地,多用撒播的方法,用种量75-100克。直播的播后每亩用40-50担腐熟人粪肥尿,并结合进行地面盖子。此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著人壤湿润,3-4天即可出苗。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来确定。一般早熟品种为33-50×33厘米,每亩苗2100-2300株,晚熟品种为67*50厘米,每亩苗2000株以下,育苗移栽的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栽后浇上定根水。

田间管理

  1、间苗: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5-6片叶时间第二次苗;7-8片叶就可定苗。按不同品种选定不同的行株距,每穴留1株壮苗。间苗时可结合除草。

  2、追肥:大白菜定植成活后,就可开始追肥。每隔3-4天追1次15%的腐熟人粪尿,每亩用量4-5担。看天气和土壤干湿情况,将人粪尿兑水施用,大白菜进入莲座期应增加追究肥浓度,通常每隔5-7天,追一次30%的腐熟人粪尿,每亩用量15-20担,菜枯或麻枯75-100公斤。开始包心后,重施追肥并增施钾肥是增产的必要措施。每亩可施50%的腐熟人粪30-40担,并开沟追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10-15公斤。这次施肥菜农叫“灌心肥”。植被株封行后,一般不再追肥。如果基肥不足,可在行间酌情施尿素。

  3、中耕培土:为了便于追肥,前期要松土,除草2-3次。特别是久雨转晴之后,应及时中耕炕地,促进根系的生长。莲座中期结合沟施饼肥培土作垅,垅高10-13厘米。培垅的目的,主要是便于施肥浇水,减轻病害。培垅后粪肥往垅沟里灌,不能沾附叶征;水往沟里灌,不浸湿蔸部。同时保持沟内空气流通,使株间空气湿度减小。这样,可减少软腐病的发生。

  4、灌溉:大白菜苗期应轻浇勤泼保湿润;莲座期间断性浇灌,见干见湿,适当练苗;结球时对水分要求较高,土壤干燥时可采用沟灌。灌水时应在傍晚或夜间地温降低后进行。要缓慢灌入,切忌满畦。水渗入土壤后,应极时排出余水。做到沟内不积水,畦面不见水,根系不缺水。一般来说,从莲座期结束后至结球中期,保持土壤湿润是争取大白菜丰产的关键之一。

  5、束叶和覆盖:大白菜的包心结球是它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不需要束叶。但晚熟品种如遇严寒,为了促进结球良好,延迟采收供应,小雪后把外叶扶起来,用稻草绑好,并在上面盖上一层稻草式农用薄膜,能保护心叶免受冻害,还具有软化作用。早熟品种不需要束叶和覆盖。[5]

病虫害防治

病害

  病毒病

  主要由蚜虫传播的病毒。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调整蔬菜布局,合理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清除;适期早播,躲过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苗期防治传毒蚜虫;发病初期喷洒病毒1号乳剂500倍液,或病毒2号乳剂1000倍液防治。

  软腐病

  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

  防治措施:尽可能选择前茬小麦、水稻、豆科作物的田块种植白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及早腾地翻地,促进病残体分解;采用深沟高厢种植;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种子药剂处理;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下列药剂防治。

  ①25%增效农用链霉素 (唯它灵)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

  ②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

  ③77%氢氧化铁(可杀得)600倍液喷雾;

  ④50%氯溴异氰尿酸(灭菌成、消菌灵)1000-1500倍喷雾。

  黑斑病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消除病株残体、杂草,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菜株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喷施75%百菌清或58%甲霜灵锰锌或10%苯醚甲环唑900-13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2000-2500倍液。

  大白菜干烧心

  属生理病害,大多是在结球期及贮藏期间发生。发病原因多以施用化肥不当、土壤盐碱、灌溉水质差、天气干旱、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发病。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注意轮作,合理施用氮素化肥,增施磷钾肥);增施钙肥;分别在苗期,莲座期或结球期喷洒“大白菜干烧心防治丰”防治。[6]

虫害

  蚜虫

  防治措施:10%烟碱(康禾林)800-1000倍液、25%阿克泰750-1500倍液、3%啶虫脒(莫比朗)2000-3000倍液防治。

  菜青虫、黄条跳甲及地下害虫

  防治措施:用溴氰菊酯(敌杀死)2000倍液,15%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

  小菜蛾

  防治措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50-100毫升兑水60千克防治;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3%甲维盐微乳剂4000-6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等生物农药。另外可选用生物防治技术-性诱剂诱杀成虫,在小菜蛾发生初期,田间虫口密度低进行诱杀也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野蛞蝓(蝼蛄)

  防治措施:在田中央放置瓦块,菜叶、或扎成把的菜杆或树枝,太阳出来后它们常躲藏在其中,可集中清除杀灭。用蜗牛敌或丁蜗锡等药物与米糠、豆糖、青草等混合,拌成毒饵锈杀。亩用6%密达颗粒剂0.7千克或3%灭蜗灵颗粒剂1-2千克,碾碎后拌细土5-7.5千克,于温暖天气土表干燥的傍晚撒在受害株附近根部的行间,2-3天后接触到药剂的野蛞蝓分泌出大量粘液而死。[6]

选购方法

  白菜古时又叫菘,有“菜中之王”的称号,其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水分的含量也非常大,有很好的补水滋润、护肤养颜的功效。在挑选白菜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看外表:优质的大白菜要求菜叶新鲜、嫩绿,菜帮洁白,包裹得较紧密、结实,无病虫害。

  看黑点:挑选时,可以想办法看看里面的几片叶子,看看有无黑点,如果有,不宜购买。

  上市时间:根据上市时间,白菜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种类型,按叶球颜色分有白口、青口和青白口之分。一般来说,9月-10月上市的白菜属早熟品种,为白口菜,粗纤维较少,口味较淡,宜随吃随买;11月份上市的白菜属晚熟品种为青口菜,初期食用菜质较粗,但储存后,口味会变好;中熟品种,为青白口菜,质量介于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之问。

储藏方法

  贮藏加工

  1、腌白菜:采收充分成熟的成株,除去根部及老叶,洗净,待水分蒸发并稍萎蔫时,加盐干揉,码入陶缸或大木桶中。一层菜、一层盐,码满为止,上压重石。数天后待汁液浸出,再上下翻动一次,如前压紧约经25-30天后,即可食用。每50kg鲜菜可加盐2.5-4kg。

  2、白菜干:采收充分生长的成株,去根和老叶、洗净、沸水泡片刻后上架晒干。

  3、挑选包心的大白菜以直到顶部包心紧、分量重、底部突出、根的切口大的不为好。

  窍门:

  1、忌食隔夜的熟白菜和未腌透的大白菜。

  2、腹泻者尽量忌食大白菜。

  3、气虚胃寒的人忌多吃。

  4、切大白菜时,宜顺丝切,这样大白菜易熟。

主要品种

按形态分类

  大白菜分为四个变种,其中结球变种又分为三个生态型。

  散叶变种(var.dissolutaLi)是结球白菜的原始类型,叶片披张,不形成叶球。抗逆性强,纤维较多,品质差,食用部分分为莲座叶,已渐淘汰。代表品种为山东莱芜擘白菜。

  半结球变种(varinfactaLi)叶球松散,球顶开放,呈半结球状态。耐寒性较强,对肥水要求不严格,莲座叶和叶球同为产品。代表品种有辽宁兴城大矬菜、山西阳城大毛边等。

  花心变种(var.laxaTsenetLee)球叶以裥褶方式抱合成坚实的叶球,但球顶不闭合,叶片先端向外翻卷,翻卷部分呈黄、淡黄或白色。耐热性较强,生长期短,不耐贮藏,多用于夏秋早熟栽培。代表品种有北京翻心白、山东济南小白心等。

  结球变种(var.cephalataTsenetLee)是大白菜进化的高级类型,球叶抱合形成坚实的叶球,球顶钝尖或圆,闭合或近于闭合。栽培普遍,要求较高的肥水条件和精细管理,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藏。分为三个基本生态型:

  ①卵圆型:又称“海洋性气候生态型”。叶球卵圆形,球形指数(叶球高度与横切面直径之比值)约为1.5。叶球抱合方式为褶抱或合抱。球叶数目较多,属“叶数型”。它要求气候温和、湿润、变化不剧烈的环境。栽培的中心地区为中国的山东半岛代表品种有山东福山包头、胶县白菜、辽宁诱大小根等。

  ②平头型:又称“大陆性气候生态型”。叶球倒圆锥形,球形指数近于1,球顶平,完全闭合,叠抱。球叶较大,叶数较少,属“叶重型”,它要求气候温和、昼夜温差较大、阳光充足的环境,对气温变化剧烈和空气干燥有一定的适应性。栽培的中心地区为河南中部及山东西部、河北南部。代表品种有河南洛阳包头、山东冠县包头、山西太原包头等。

  ③直筒型:又称“交叉性气候生态型”。叶球细长圆筒形,球形指数约为4,球顶钝尖,近于闭合拧抱。球叶长倒卵形。栽培的中心地区为河北东部近渤海湾地区,基本为海洋性气候,但因靠近内蒙古,常受大陆性气候冲击,使该生态型形成了对气候适应性强的特点。代表品种有天津青麻叶河北玉田包尖、辽宁河头白菜等。这三种生态型之间及与其他变种之间相互杂交,又派生出次级类型,如平头直筒型、平头卵圆型、圆筒型、花心直筒型、花心圆型等。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70年代中期用于生产,种植面积较大的杂种一代有青杂中丰、山东四号、北京106等。[7]

按时令分类

  根据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特点,白菜可分为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各包括不同类型品种。

  1、秋冬白菜:中国南方广泛栽培、品种多。株型直立或束腰,以秋冬栽培为主,依叶柄色泽不同分为白梗类型和青梗类型。白梗类型的代表品种有南京矮脚黄、常州长白梗、广东矮脚乌叶、合肥小叶菜等。青梗类型的代表品种有上海矮箕、杭州早油冬、常州青梗菜等。

  2、春白菜:植株多开展,少数直立或微束腰。冬性强、耐寒、丰产。按抽薹早晚和供应期又分为早春菜和晚春菜。早春菜的代表品种有白梗的南京亮白叶、无锡三月白及青梗的杭州晚油冬、上海三月慢等。晚春菜的代表品种有白梗的南京四月白、杭州蚕白菜等及青梗的上海四月慢、五月慢等。

  3、夏白菜: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又称“火白菜”、“伏菜”,代表品种有上海火白菜、广州马耳白菜、南京矮杂一号等。

按品种分类

  1、中脚奶白菜:冬性强,较耐抽薹,种植容易,生长势旺盛,中脚型,纤维少,质细嫩,肉质甜美。梗为奶白色,叶皱有光泽。

  2、矮脚奶白菜:矮脚型,生长势旺盛,较耐抽薹,种植容易。叶片近圆形,叶皱有光泽,梗为奶白色。冬性强,肉质甜美,质地细嫩,脆滑纤维少,品质优良。

  3、鹤斗白菜:矮脚、宽梗、皱叶,细嫩可口,是高级蔬菜品种。在适合的播种期播种,30天可收获商品菜上市,珠江三角洲地区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高于或低于适温比较容易抽薹。

按应用分类

  玉田包尖白菜:“玉田包尖”因其菜叶薄、包心紧、呈圆锥状而得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据清光绪《玉田县志》载:“白菜、一名菘,有十数斤者,甘脆、甲他邑”。它因耐贮藏、产量高、不抽苔、叶色深绿、叶脉细密、味甜嫩脆等特点而闻名全国,素有“玉菜”之称。其两百余年繁衍至今,唯有生长在玉田这块土地上,方能保持其独特的品质。

  高桩型白菜:分为散叶变种 、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和结球变种;不结球白菜分为普通白菜、塌菜、菜薹、薹菜和分蘖白菜5个变种。

  红圣白二号:外叶绿色,叶心全部橘红色,菜型美观,生育期65天左右,球重2KG左右,富含维生素A和B-胡萝卜素,均是其他白菜的15倍,其他元素的含量(如:钙、铁、镁、维生素C、蛋白质)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均是其他白菜的2倍多。另外还具有生长速快,包心坚实,抗三大病害,上市早,效益高等优点。

  观赏白菜(百财花王):百财花是胶州大白菜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培养,选育而成的一种白菜此品种生长速度慢,生育期特长,品质优良。生长过程有四大变化:小苗期象油菜,莲座期似白菜,成熟期是变色菜,贮藏期是观赏菜。

  这种白菜除了具备比普通白菜营养品质更高外,在生长过程中,叶心还能随季节变化而呈现不同颜色。这种既能食用又能观赏的白菜,若放在花盆内种植,生长期长达十个多月,而随着气温和生长期的不同,叶心颜色还能出现多种变化,到了后期观赏白菜还能一次开出成千上万朵金黄色小花。

  黄玫瑰”白菜:远看是一棵白菜,近看却像放大的黄玫瑰。在南京江浦农场已繁殖了100多株,成为稳定的群体。这种“黄玫瑰”白菜的原始材料引自外地,但刚来南农的时候长出来的白菜可不是这副模样,在多次筛选中,南农专家发现了它“天生丽质”的一面,并经过数次“自交”,才长成如今这般惊艳。

植物文化

名称问题

  甘蓝和白菜是十字花科蔬菜中的两个大家族,都有形式众多的成员。但总的来说,甘蓝一类,叶子上面有一层蜡(这层蜡对甘蓝的普适性非常关键),颜色总有些发蓝。八十年代以来,由于适应性好、产量高、耐储存,甘蓝菜在中国的蔬菜中后来居上,成为最为普及的蔬菜。

  而白菜虽然味道甜美无渣,但是必须经过霜雪才能去掉辛辣气,因此南方种植者总带股辛辣味不及北方甜美,所以在南方地位岌岌可危。在广大消费者之中甘蓝已经夺取本来属于白菜的卷心菜称呼,如今甚至混进白菜队伍中,试图篡夺白菜这一称呼。表现在本词条中就可以看到多出地方白菜、甘蓝混为一谈。

  令人觉得惊奇的是,造成这一场面的居然还有白菜权威李家文学部委员的功劳,直到六十年代,中国的甘蓝菜种子必须从国外(主要日本)等地进口,正是李家文教授提出了南选北繁的理论和技术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解决了中国甘蓝种子的供应问题。于是八十年代以后,甘蓝菜在中国的种植迅猛扩展。

引申

  源于“白菜”是一种普遍种植、廉价的蔬菜,今“白菜”一词也被引申为指:便宜廉价的商品。如“不白菜”意指“该商品不会(被当作白菜一样廉价的商品)便宜出售”。

  中国由周朝以迄汉晋(约公元前十世纪至后四世纪)只有包括各种十字花科蔬菜的“葑”及“菘”两个同义字,没有关于白菜的明确记载。因为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较古的书籍多反映华北情况,可能当时华北地区没有真正的白菜。南北朝(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南方的白菜栽培已相当发达。

  唐朝到宋朝(约公元七至十世纪)白菜才传入北方。因此白菜是起源于中国南方,然后传至北方。由于栽培事业常早于文献记载,究竟南方何时开始栽培白菜,就无法考证了。各种植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的形成,主要是它们的野生种长期适应其原产地自然条件的结果。

  白菜的生物学特性是好温和湿润的气候。这也证明它是起源于中国温和多雨的南方。白菜最不耐热,这说明它不是起源于中国南方热带地区,而是起源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南方草木状》中曾记载著广东曲江以北才有菘。大白菜和小白菜虽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和特性,但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大白菜不可能是由小白菜发生变异而直接产生的。

  起源于中国的白菜类蔬菜的初级变种,大约是在唐代以前由当时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通过自然杂交产生的。在中国北方秋季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由于养分的积累,使顶芽逐渐发达,经长期栽培和选育,从低级进化到高级形成的结球变种。

参考资料

1. 白菜 .中国植物志 [引用日期2014-11-3] . 
2. 菜根小话(2)——白菜 .学科王 [引用日期2014-12-11] . 
3. 大白菜的生长发育分为几个时期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引用日期2014-11-3] . 
4. 大白菜的价值所在 .开平农村信息直通车 [引用日期2014-11-5] . 
5. 浅谈大白菜栽培技术 .江西省永丰县委组织部网站 [引用日期2014-11-4] . 
6. 大白菜栽培技术 .广西农业信息网 [引用日期2014-11-4] . 
7. 白菜各种类的形态特征 .中国农业推广网 [引用日期2014-11-3] .

开放分类

大白菜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0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1638 次

最近更新:2015/4/17 13:36:25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