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虎头兰

编辑词条

摘要

滇南虎头兰
  滇南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wilsonii (Rolfe ex Cook) Rolfe):附生植物;假鳞茎狭卵形,长约6厘米,宽约3厘米。叶7枚,长达90厘米,宽约2.5厘米。花葶近直立、平展或下弯,长25-70厘米;总状花序具5-15朵花;花直径9-10厘米,有香气;萼片与花瓣黄绿色,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下部脉上有红褐色小斑点,唇瓣奶油黄色;花瓣为狭倒卵形,长4-5.3厘米,宽7-13毫米;唇瓣3裂。花期2-4月。生于林中树上,海拔约2000米。产中国云南南部(蒙自)。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形态特征

  滇南虎头兰是附生植物;假鳞茎狭卵形,长约6厘米,宽约3厘米。叶7枚,长达90厘米,宽约2.5厘米,先端急尖,关节位于距基部6-11厘米处。花葶近直立、平展或下弯,长25-70厘米;总状花序具5-15朵花;花苞片三角形,很小;花梗和子房长2.2-4.2厘米;花直径9-10厘米,有香气;萼片与花瓣黄绿色,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下部脉上有红褐色小斑点,唇瓣奶油黄色,侧裂片上有暗红褐色脉纹,中裂片上沿边缘有宽阔的斑纹带,授粉后整个唇瓣变为紫红色;唇盘上2条纵褶片奶油黄色,有红褐色斑点;萼片狭倒卵形,长4.4-5.7厘米,宽1.2-1.9厘米。花瓣狭倒卵形,长4-5.3厘米,宽7-13毫米;唇瓣3裂,基部与蕊柱合生达3.5-5毫米;侧裂片上具短毛,边缘有缘毛;中裂片长1.5-1.8厘米,上面有乳突和短毛,边缘波状;蕊柱长2.7-3.2厘米,两侧有宽翅,腹面近基部疏生短毛和乳突;花粉团2个,三角形。花期2-4月。[2]

产地生境

  生于林中树上,海拔约2000米。产中国云南南部(蒙自)。[2]

近种区别

  此种甚近虎头兰(C. hookerianum),但叶较宽,蕊柱较短,萼片与花瓣上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可以区别。但上述特征与黄蝉兰(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认为该种可能是它与虎头兰之间的杂种。上面描述摘自Du Puy & Cribb的《The Genus Cymbidium》。[2]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兰花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520 次

最近更新:2015/12/30 16:08:36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