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凤兰
编辑词条摘要
冬凤兰(学名:Cymbidium dayanum Rchb. F.)是兰科兰属的一种附生植物,为国兰。花直径4~5厘米,一般无香气;萼片与花瓣白色或奶油黄色,中央有1条栗色纵带自基部延伸到上部四分之三处或偶见整个瓣片充满淡枣红色,唇瓣仅在基部和中裂片中央为白色,基余均为栗色,侧裂片则密具栗色脉,褶片呈白色或奶油黄色。[1] 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分布于福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1]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2] )
形态特征
附生植物。假鳞茎近梭形,稍压扁,长1.5~6厘米,宽1.5~2.5厘米,包藏于叶基内。[1] 叶4~9枚,带形,长32~60(~110)厘米,宽7~13毫米,坚纸质,暗绿色,先端渐尖,不裂,中脉与侧脉在背面凸起(通常侧脉较中脉更为凸起,尤其在下部),关节位于距基部7~12厘米处。[1] 花葶自假鳞茎基部穿鞘而出,长15~35厘米,下弯或下垂;总状花序具5~9朵花;花苞片近三角形,长4~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2厘米,后期继续延长;花直径4~5厘米,一般无香气;萼片与花瓣白色或奶油黄色,中央有1条栗色纵带自基部延伸到上部3/4处或偶见整个瓣片充满淡枣红色,唇瓣仅在基部和中裂片中央为白色,基余均为栗色,侧裂片则密具栗色脉,褶片呈白色或奶油黄色;萼片狭长圆状椭圆形,长2.2~2.7厘米,宽5~7毫米;花瓣狭卵状长圆形,长1.7~2.3厘米,宽4~6毫米;唇瓣近卵形,长1.5~1.9厘米,3裂;侧裂片与蕊柱近等长;中裂片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自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有密集的腺毛,褶片前端有2条具腺毛的线延伸至中裂片中部;蕊柱长9~10毫米,稍向前弯曲,长度约为萼片长度的1/2~3/5;花粉团2个,近三角形。[1] 蒴果椭圆形,长4~5厘米,宽2~2.8厘米。花期8~12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