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山芝麻

编辑词条

摘要

矮山芝麻
矮山芝麻(学名:Helicteres plebeja)为梧桐科山芝麻属下的一个植物种。灌木,植株高60厘米。蒴果圆筒形。

植物形态

  灌木,高60厘米;小枝直立,幼时被褐色星状柔毛,后脱净。

  叶条状披针形,长8厘米,宽2.5厘米,顶端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幼时两面均密被褐色茸毛,后来叶面的毛逐渐脱落或只有稀疏的毛;边缘全部有齿;基生脉3条,侧脉3—5对,侧脉纤细,不很明显;叶柄长3—4毫米;托叶锥尖状,浅褐色,被毛,为叶柄长的2倍,早落。花序为少花的团伞花序,腋生,长1厘米;小苞片短锥尖状;花小,红紫色;萼管状,长5—6毫米,齿状裂,被硬的星状毛,萼齿短三角形;花瓣5片,除其中1片外,有2个或1个耳状附属体,瓣片顶端圆形并无一行长绒毛;雄蕊10个,花丝基部连合;退化雄蕊5个,宽技针形,与花丝等长;子房短圆球形,5室,被毛,每室有胚珠8—10个。蒴果圆筒形,长15—17毫米,宽6—7毫米,顶端尖锐,被黄褐色星状柔毛。种子小,深褐色。[1]

人工培植

播种

  1、播期 夏芝麻适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适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热量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迟到7月下旬。2、播种量 每亩用种量,撒播为400克,条播为350克,点播为250克。在土壤肥力高、病虫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块可适当少播。3、播种方式 有点播、撒播和条播三种。撒播是江淮地区的传统播种方式,适宜与抢墒播种。撒播时种子均匀疏散,覆土浅,出苗快,但不利于田间管理。条播能控制行株距,实行合理密植便于间苗中耕等田间管理,适宜机械化操作。点播每穴5—7粒种子。无论何种播种方式,浅播、匀播,深度2—3厘米为宜。

种植密度

  夏芝麻单杆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每亩8000—10000株,分支型的品种6000—8000株;秋芝麻单杆型品种每亩10000—15000株,分枝型品种8000—10000株。

施肥技术

  施肥技术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基肥应浅施。在酸性土壤,基肥应增施石灰、草木灰。在土壤中磷钾含量低的地区应增施磷钾肥。芝麻的追肥,除在土贫瘠的地区或田块要施用苗肥外,分枝品种一般在分枝出现时施用,单杆品种在现蕾到始花期施用。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氢钾,在始花到盛花期,选晴天下午喷施,隔两天再喷施一次。在缺硼的地区应施用硼肥。

分布及生境

  产云南南部。越南、泰国、缅甸、锡金也有分布。[1]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芝麻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783 次

最近更新:2015/12/23 14:59:12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