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芝麻
编辑词条摘要
物种简介
小灌木,高达1米,小枝被灰绿色短柔毛。叶狭矩圆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1.51-2.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或几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或淡黄色星状茸毛,间或混生纲毛;叶柄长5-7毫米。聚伞花序有2至数朵花;花梗通常有锥尖状的小苞片4枚;萼管状,长6毫米,被星状短柔毛,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片,不等大,淡红色或紫红色,比萼略长,基部有2个耳状附属体;雄蕊10枚,退化雄蕊5枚,线形,甚短;子房5室,被毛,较花柱略短,每室有胚珠约10个。蒴果卵状矩圆形,长12-20毫米,宽7-8毫米,顶端急尖,密被星状毛及混生长绒毛;种子小,褐色,有椭圆形小斑点。花期几乎全年。[1] 产湖南、江西南部、广东、广西中部和南部、云南南部、福建南部和台湾。为我国南部山地和丘陵地常见的小灌木,常生于草坡上。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有分布。[1] 本种的茎皮纤维可做混纺原料,根可药用,叶捣烂敷患处可治疮疖。[1]
栽培
1、选地 山芝麻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各种土质均可生长。 一般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光照好、砂质壤土为宜。
2、整地施肥 在3月下旬土壤化冻一犁深时进行整地起垄。结合施肥,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一次投入。整地要达到地净土暄,以利播种。
3、播种 人工栽培山芝麻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柔毛品系生育期较长, 播种要提早进行,必须在3月下旬至4月5日前播完,最迟不能超过每年4月5日。播种前将种子浸泡24小时,捞出晾干后再播。插 种方法是先将垄尖用锄头推 平,再用铁罐头盒或易拉罐做播种器,即在盒底扎7-10个小孔,并在报纸, 塑料布上试验落种的稀密度,播时用木棍敲打播种器的手柄。调好稀密度以后,正式到本田播种,每亩用干种量500克。播种密度,以每延长米25-30粒为宜。播后用脚踩好上格,将种子踩入土中,然后覆土。覆土的方法是用竹扫帚顺垄扫一遍厚度0.5厘米即可。
4、田间管理 山芝麻植株高大,分枝力强,而春播的要控制住分枝,以免选成贪青晚熟。播种距出苗的时间较长,小苗前期生长缓慢。当苗龄长到4片真叶时进行疏苗,先疏苗后定苗,留大去小,并结合除草同时进行。留苗密度总的原则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一般地块行距57-60厘米,株距10-16厘米,交叉留苗肥地留苗6000-8000株,薄地留苗8000-10000株为宜。生长前期两铲两趟。趟二遍地时把垄培成尖以防倒伏。如果田间的禾本科杂草较多,可施用拿捕净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一次叶面宝以促早熟、高产。
5、适期收获 山芝麻一般在7月中旬开花,9月中旬成熟,生长期130天左右。当9月中旬全株有3/4的荚成熟,底荚开始裂荚、顶荚变黄时为收获适期。收割时捆小捆,码成小码,以利干燥。当干到有1/3荚开裂时即可脱粒。脱粒的方法是将全株根朝上,梢朝下,用木棍敲打。如此敲打2-3次, 即可脱净籽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