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丰优28
编辑词条摘要
品种来源
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该品种是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2002年用自育不育系竹丰2A与自育恢复系竹恢3208杂交组配育成。
特征特性
籼型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69天。株高105.3厘米,分蘖中等,株高株型适中,茎杆粗壮,生长繁茂、整齐,剑叶宽大直立,结实率偏低,大穗大粒,熟色好,易落粒,叶鞘、颖尖紫色,枝梗顶谷有短芒。成穗率66.9%,穗长25.4厘米,穗粒数170粒,穗实粒数135粒,千粒重29.4克,谷粒长度比3.5。米质检测:糙米率81.4%,整精米率70.4%,垩白粒率30.0%,垩白度5.82%,粗蛋白7.5%,直链淀粉21.71%,胶稠度50 mm,米粒长宽比2.59。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1级,室内接种鉴定抗性综合评价:稍强。
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参加红河州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B组)。两年平均亩产703.4千克,比对照增产6.8%。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5.0千克,比对照增产8.3%,增产点率80.0%,最大增幅18.5%。
种植区域
适宜在红河州海拔1400米以下的中稻区种植。2009年云南普洱审定,编号:滇特(普洱)审稻2009020号·2007年陕西审定,编号:陕审稻2007006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3.4天左右,播种至齐穗119.1天,属晚熟杂交稻。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茎杆较粗,抗倒性较强,成熟转色好。叶鞘、叶耳、籽粒颖尖紫色,叶片半直立;株型适中,株高124.6cm,主茎叶17片。弯垂穗型,谷粒无芒,亩有效穗数18.69万。穗长27.15cm,平均穗粒数182.0粒,实粒数140.0粒,结实率77.36%,千粒重27.84克。经陕西省水稻研究所鉴定:中抗穗颈稻瘟病,中抗-感白叶枯病,中感纹枯病。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0.0%,精米率71.9%,整精米率51.5%,粒长6.8毫米,长宽比2.8,垩白粒率42%,垩白度9.0%,透明度2级,碱消值5.8级,胶稠度66毫米,直链淀粉15.5%,蛋白质10.1%。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适宜陕南海拔650米以下稻区种植。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56.2公斤,生试平均亩产683.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1. 育秧:4月10日前后采用两段育秧或薄膜育秧。秧田应注意做好肥水管理,培育带蘖壮秧。2. 插植:大田插植密度以每亩1.3-1.5万穴,亩插基本苗10-12万株左右为宜。3. 施肥:适宜于中上等肥力水平栽培。亩施纯氮12公斤左右。氮、磷、钾配合施用有利高产(氮、磷、钾之比为1.0:0.8:1.0),注意增施有机肥。4. 病虫害防治:前期注意防治二化螟,中期注意防治稻瘟病及纹枯病,后期注意防治稻苞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