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豆16号

编辑词条

摘要

皖豆16号
品种来源:皖豆16号是(原蒙城大豆研究所)和濉溪县农科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1981年用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科系8号与适应性广、抗病毒病的徐豆1号有性杂交,在原蒙城大豆所大豆孢囊线虫病圃里进行后代材料的抗性鉴定和筛选,使后代材料在长期处于严重侵染发病的压力条件下进行选择。1986年育成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稳定株系,1987-1988年分别在濉溪县农科所重病地和原蒙城大豆所病圃中进行异地鉴定,1989年起以MS8118品系名参加宿县地区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1992-1994年推荐参加安徽省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996年5月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豆16号。

详细特点

  产量表现:1987-1988年在品系联合异地鉴定中平均单产2828公斤/公顷,比跃进5号增产28.8%;1989年在濉溪县农科所高产栽培试验中,单产3368公斤/公顷,比豫豆2号增产18.1%;1990-1992年参加宿县地区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比中豆19平均增产2.6-4.5%,且表现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在病区试点增产幅度大。1992-1993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区试两年13点次平均单产2505公斤/公顷,比中豆19增产5.4%,两年分居第1位和第2位;199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642公斤/公顷,居试验第1位。

  品质性状:皖豆16籽粒大、粒圆,百粒重22克,外观品质好,商品性佳。蛋白质含量45.1%,脂肪含量21.4%,蛋脂合计66.5%,属双高优质大豆品种。

  抗性表现:经连续9年进行病土盆栽和重病地田间签定,单株孢囊着生数仅0.5-2.5个,表现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山东德州地区农科所、黑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鉴定,表现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在部分地区表现耐病高产;茎秆韧性强、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喜肥水,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不裂荚,特别是在大豆孢囊线虫病区增产潜力大。

  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有效分枝1.7-2.4个,叶椭圆形中等大小,下部叶片大、上部叶片小,紫花,灰茸毛,荚褐色,种皮、子叶黄色,脐色浅褐,三、四粒荚多,单株结荚38.4个,单荚2.2粒,百粒重20.2克,生育期100天左右,属早中熟夏大豆品种。

  适应区域:适于安徽沿淮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省外可在豫东南、鲁西南及苏北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大豆孢囊线虫病危害重的地区种植增产效果明显。己在安徽及山东济宁、苏北等地推广23.3万公顷。

高产栽培要点

  (1)适期早播,一般在6月上中旬麦收后抢墒早播为好,播种时可用种衣剂拌种,足墒下种,保证一播全苗。(2)合理稀植,皖豆16上部叶片小,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密度在22.5-27.0万株/公顷,低产田或迟于6月25日播种,密度则要增加到30-33万株/公顷,一般播量60-90公斤/公顷。(3)科学施肥,在施足有机肥情况下,中低产田要增施60-75公斤/公顷尿素、 180-225公斤/公顷过磷酸钙作底肥,可满足单产2250-3000公斤/公顷的需肥要求。初花期追施少量尿素可提高花荚数,适量喷施硼、钼肥或磷酸二氢钾可防治大豆黄化花叶,提高荚粒数和百粒重。(4)适时灌水,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出苗后做好移苗补缺,适时防治病虫草害,初花期和结荚鼓粒期适量灌水追肥,确保个体健壮、群体协调,黄熟后适时收获。[1]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大豆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313 次

最近更新:2015/11/11 19:34:47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