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糯13玉米
编辑词条摘要
简介
品种来源:母本T55,来源于T366×黄糯玉米;父本T45,来源于江苏自然授粉综合种。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采收期75~77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1~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2~14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籽粒)31克。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3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38.8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0%。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隔离种植和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夏播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慎用。
形态特征
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采收期75~77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1~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2~14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籽粒)31克。
经济价值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3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38.8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0%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隔离种植和防治玉米螟。
主要品类
品种来源:母本T55,来源于T366×黄糯玉米;父本T45,来源于江苏自然授粉综合种。
发展历史
目前尚未推广,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夏播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