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1026

编辑词条

摘要

桂花1026
  该品种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春以“粤油99”为母本、“天府1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国家鉴定的花生新品种。 
 
  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09008。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直立珍珠豆型品种,连续开花,疏枝。株型紧凑,生长势强。主茎高55.7cm,分枝长59.0cm,总分[1] 枝数6.2条,有效分枝数5.9条,主茎叶片数17.9,收获时主茎青叶数7.1,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抗倒性和耐旱性强、耐涝性中等。区试田间表现高抗叶斑病和锈病,叶斑病2.6级,锈病1.9级。单株总果数14.1个,饱果率85.8%,双仁果率71.3%,百果重159g,公斤果数732个,出仁率68.2%。含油率50.96%,蛋白质含量26.73%,油酸含量44.7%,亚油酸34.5%,油亚比1.30。全生育期124天。[2]

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参加全国(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2006年平均产量252.09公斤/亩,排第1位,比对照种(汕油523,下同)增产22.61公斤/亩,增产9.8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试验点最高产量(广东高州)达318.34公斤/亩。2007年度平均荚果产量268.71公斤/亩,排第3位,比对照种增产10.72公斤/亩,增产4.16%,增产达显著水平;其中广东汕头和海南海口两个试验点的最高产量分别达381.68公斤/亩和342.51公斤/亩。两年区试共20点次中16点次增产,平均产量260.40公斤/亩,增产6.84%。

  2008年参加国家(南方片)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海南五省区等11个试点中有10个试点表现增产,平均亩产量270.55公斤(其中江西赣州试验点产量最高达393.35公斤/亩),平均比对照种增产8.13%;增产率最高为广东汕头试点,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24.5%。[2]

栽培要点

  栽培上要注意与其它作物进行合理轮作,适时早播和适当延迟收获;种植方式、密度及具体管理措施可根据不同花生产区的种植习惯灵活确定;高产栽培建议采用“起畦双行双粒”方式种植,即:畦宽80厘米,畦高13~16厘米,每畦播种两行,两行距23~27厘米,穴距13~16厘米,每穴播种2粒。水、旱田春植亩播种1.8~2万粒,旱地、坡地亩播种2.0~2.2万粒;秋植条件下亩播种2.0~2.2万粒。[2]

适应区域

  适宜在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福建、湖南等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2]

参考资料

1. 桂花1026图 . 
2. 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要点,适应区域 .

开放分类

花生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584 次

最近更新:2015/6/30 9:09:03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