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育16号
编辑词条摘要
品种来源
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育成,199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特性
l998年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取样测试,花育16号油分和蛋白质含量比同轮参试品种95-3(定名为花有17号)分别高2.8和0.76个百分点,比对照种鲁花11号分别高0.5和0.87个百分点。1999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试,花育16号含硒0.086mg/kg,百克果仁含维生素C 7.38mg,含维生素B114.84mg/kg,均居同期测试7个品种首位。[1]
产量表现
1996-l997年山东省花生新品种春播区域试验两年19点次平均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比鲁花11号增产11.36%和14.15%,居9个花生参试新品种首位。l997-l998年参加河北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籽仁产量比对照冀油8号增产16.5l%,居首位,1998年河北生产试验,平均籽仁产量比对照冀油8号增产12.09%。1998年安徽省试验,花育16号荚果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14.3%。1998年在山东莱西、海阳等地创小面积每666.7m2
600kg以上高产记录。1999年青岛市科委对莱西农业局承担的“花生新品种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验收结果,花育16号平均666.7m2产荚果505.1kg,其中6X666.7m2高产攻关田平均666.7m2
产荚果 635.95kg。[1]
栽培要点
(1)土壤以沙壤土为宜,土质黏重的地块早春可以压沙,以提高结实层的通透性。
(2)以有机肥为主,其他肥料为辅。一般情况下,亩施优质圈肥3 000千克,尿素15千克,标准过磷酸钙45千克,草木灰120千克;在有机肥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0~50千克。
(3)播期。春播前5天,5厘米日均地温≥15℃为播种适期,"五一"后播种较好,不宜过早,覆膜的播期可提前10~15天。麦套和夏播依当地常规品种播期进行。覆膜更能发挥其潜力大的特点。
(4)合理密植。一般田春播每亩10 000穴,夏播每亩12 000穴;高产田,春播每亩12 000穴,每穴2粒。春播露地栽培以单行垄种为宜,垄距40厘米,穴距16.5厘米;覆膜栽培以双行垄播为宜,大垄距85厘米,垄高5~7厘米,垄沟30厘米,垄顶面宽55厘米,种两行花生,垄面上小行距30厘米左右,穴距15~18厘米。注意中耕除草,防病防虫。
适宜地区
山东省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