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核桃
编辑词条摘要
产地环境
卢氏县是全国的核桃适生区,[2] 地处河南省西部边陲,是全国闻名的核桃产地。与陕西省的洛南、丹风、商南三县接壤,横跨崤山、熊耳、伏牛三大山脉,以熊耳山为界,南部为长江流域,北部为黄河流域。全县辖9镇10乡, 353个行政村,37万人。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有耕地41,6万亩。209 国道纵贯南北,、与陇海铁路灵宝火车站相连(相距70余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区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最小、平均海拨最高的深山区国家级贫困县,素有中原小“西藏”之称。[3]
卢氏核桃产地范围为河南省卢氏县官坡镇、文峪乡、范里镇、瓦窑沟乡、横涧乡、五里川镇、朱阳关镇、双槐树乡、狮子坪乡、汤河乡、木桐乡、潘河乡、沙河乡、徐家湾乡、磨沟口乡、杜关镇、官道口镇、城关镇、东明镇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4]
生产情况
河南省卢氏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核桃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截止2012年底全县有核桃面积23万亩,400万株,年产干果500万公斤,占河南全省核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核桃生产重点大县,2004年又被河南省农牧厅鉴定确定为无公害核桃生产基地。卢氏县年出口核桃仁1000吨、干果500吨,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历年来卢氏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核桃生产,专门成立了林果业生产管理办公室和核桃科学研究所,进行核桃生产的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 [2]
卢氏县为著名的产区,栽培核桃有悠久的历史,一般年产125万余公斤,居全省首位,为卢氏传统出口商品和河南省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1] 2011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多达3万多公顷,覆盖全县19个乡(镇),年产量达1200万公斤,核桃总产值破两亿元。
技术要求
一、品种
薄丰、中林5号、西扶1号、辽核4号及当地传统品种优系。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000米以下,土壤类型为棕壤或褐土,土壤pH值6.5至7.0,土层厚度在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1.0%。
三、栽培技术
1.育苗:以当地核桃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
2.栽植:
(1)栽植时间:2月上旬至3月下旬或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2)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株数≤667株。
3.施肥: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50吨。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采收时期:在9月上旬至9月中旬。
2.脱青:人工或机械去青皮。
3.干燥: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至含水量≤5%。
4.脱壳取仁:人工或机械取仁。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指标薄丰西扶一号中林5号辽核4号
果形坚果卵圆形,果基圆,果顶尖。壳面光滑,缝合线窄而平,结合紧密,外形美观,壳较薄。坚果壳面较光滑,缝合线微隆起,结合紧密,壳较薄。坚果圆形,果基平、果顶平。壳面光滑,色浅,缝合线较窄而平,结合紧密,壳较薄。坚果圆形,果基圆,果顶圆并微尖,壳面光滑,色浅,缝合线平或微隆起,结合紧密,壳较薄。
果仁饱满、色浅黄、味香、涩味淡。核仁饱满色浅,风味香甜。饱满,易取整仁,味香。饱满,黄白色,味香。
2.理化指标:
项 目指标
薄丰西扶一号中林5号辽核4号
核 桃横径(㎜)≥33≥32≥36≥34
单果重(g)≥12≥10≥10≥8
出仁率(%)≥56≥56≥58≥59
含水率(%)≤5≤5≤5≤5
核桃仁脂肪含量(%)≥60≥60≥60≥60
蛋白质含量(%)≥17≥17≥17≥18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4]
标志使用
卢氏核桃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河南省卢氏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卢氏核桃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4]
地理标志种类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2年第125号
批准时间2012年8月23日
产地名称河南省卢氏县
参考资料
2. 卢氏核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引用日期2013-01-17] .
3. 卢氏核桃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技术审核 .中国日报网 .2012-08-17 [引用日期2013-01-17] .
4. 关于批准对卢氏核桃、增城荔枝、增城挂绿、惠水黑糯米酒、铜仁红薯粉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2年第125号) .质检总局 .2012-08-28 [引用日期2013-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