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花椒

编辑词条

摘要

莱芜花椒
  莱芜花椒,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麻辣九州。

基本内容

  莱芜种植花椒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北魏时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大量栽植,之后常种不衰。

  主要栽植品种有:香椒子、大红袍、小红袍、青皮椒、大花椒等。特别是大红袍花椒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出皮率高、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等特点。椒皮中各类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高达 9% ,不仅是提炼制作高级食用香精的优质原料,而且是上等的食用调味品;花椒种子含油量达 30% ,榨取的花椒油既可作工业用油,也可食用;花椒皮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开胃、健脾、增强体质的功能。莱芜大红袍花椒,与生姜、大蒜、鸡腿葱并称为莱芜“三辣一麻”。

  莱芜大红袍花椒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1971 年,莱芜被列为山东省花椒商品基地县。 1998 年莱芜市莱城区被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特点

  莱芜花椒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树势健旺,果穗紧密、粒大,出干皮率高,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等特点。主要栽植品种有:香椒子、大红袍、小红袍、青皮椒、大花椒等。花椒皮中各类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高达9%,不仅是提炼制作高级食用香精的好原料,而且是上等的食用调味品;花椒种子含油量高达30%,花椒皮和种子均可人药,具有开胃、健脾、增强体质的功能。

莱芜花椒历年种植情况

  1933年,全县有花椒42 000株,产量1万kg。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贯彻“公私林木果树一律保护”政策,经济林木得到恢复和发展。1958年,在“大跃进”中生产上瞎指挥,花椒树被砍伐严重。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和林木确权发证,1965年果树栽培量和果品产量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此后,经济树木栽培量和果品产量在徘徊中提高。1975年,全县花椒总产46.5万kg,居山东省第3位。1979年起,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级政府强调退耕还果和建设经济林基地,经济林的价值为人们进一步所认识,不少地方称为“摇钱树”、“小银行”,形成集体、个人一起发展经济林的局面。1982年,全县有花椒36 064亩。

  1988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6.2387万亩,结果面积5.2432万亩,共有363. 172万株,产量161. 1275万kg

  1996年,莱城区加强对10万亩花椒的综合技术管理措施。建成了全国闻名的“花椒之乡”。

  1997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1.8万亩。

  1998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1.9337万亩,产量539.05万kgo

  2000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1.934万亩,产量539.05万kg.莱芜市莱城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

  2001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1.8579万亩,产量345.45万kg

  2002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2. 1317万亩,产量651.58万吨。

  2003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2.3658万亩,产量452.99万吨。

  2004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2.3358万亩,产量399.41万kg

  2005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2.6195万亩,产量691.22万kg

  2006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3. 1204万亩,产量774.7835万kg

  2007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4.5045万亩,产量727.66万kg

  2008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4.5047万亩,产量725.53万kg

  2009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4.93万亩,产量723.6万kg

  2010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4.935万亩,产量584.9万kg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花椒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0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259 次

最近更新:2015/6/25 11:22:16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