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绵蜜柚

编辑词条

摘要

红绵蜜柚
  由平和县小溪镇内林村溪田农户李在林果园发现的‘琯溪蜜柚’芽变单株,经过10多年多年多点试验选育而成的,于2011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闽认果2011008)。 

品种来源

  选育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平和县农业局

  选育人员:潘东明、林慧颖、佘文琴、李在林、郭志雄、周子坤、潘腾飞、张金桃、陈桂信、翁毅斌

特征特性

  该品种树势中等,幼树直立,成年树半开张,树冠半圆头形,顶端优势明显。在平和县小溪镇种植,一般每年可抽发春、夏、秋、冬4次新梢,萌发期分别在3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下旬及10月中旬。始花期3月中旬末至下旬初,盛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终花期4月中旬。自花授粉结实率高。果实发育期至4月上旬到9月下旬,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比‘琯溪蜜柚’早熟10-15天。以春梢为主要结果母枝。果实梨形或倒卵圆形,单果重1200-2450克;果皮淡绿黄色、皮薄,海绵层和囊衣均为淡紫红色;经专用袋套果,外果皮可显淡紫红色;果肉象牙白色,质地较柔软,少粒化,果汁较丰富,酸甜适口,风味佳,品质优,可食率68%-73%。经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测:可溶性固形物12.0%,可溶性总糖(以葡萄糖计)9.1克/100克,酸度(结晶柠檬酸)0.60%,总抗坏血酸53.8毫克/100克。经平和县植保植检站田间调查,该品种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溃疡病、柑桔红蜘蛛、潜叶蛾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与‘琯溪蜜柚’相近。

  ‘红绵蜜柚’最大特点是美观、早熟、优质、丰产,果实在2011年福建省柚果实鉴评会上,荣获第一名。

  ‘红绵蜜柚’具有四大特点:

  1、美观。果皮海绵层和瓤衣均为淡紫红色,果实经专用袋套袋,果皮可显示鲜艳的淡紫红色。这是柚子迄今为止首次观察到的优良性状。

  2、早熟。9月下旬成熟,比‘琯溪蜜柚’早熟10-15天,正好可在中秋节、国庆节前上市,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极佳。

  3、优质。果肉柔嫩多汁,酸甜可口,不粒化(木质化),而‘琯溪蜜柚’、‘红肉蜜柚’果肉均会不同程度粒化。

  4、丰产。种植后第三年投产,五年生亩产1200 kg以上,成年果园亩产可达3000-5000 kg。平均单果重1750 g。

  该品种比目前柚主栽品种、全国评比四连冠的‘琯溪蜜柚’综合性状更为优秀,是今后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良品种。

产量表现

  经漳州等地多年多点试种,小苗嫁接6年生树,株产50公斤,亩产3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果园应水源充足,及时灌溉排涝;以酸柚为砧,小苗嫁接繁殖,或高接换种;肥沃的稻田等平地,定植密度为4米×5米,亩植33株左右;山地果园每亩定植40-60株;因地制宜,因树修剪,培养自然开心形树冠;适时深翻扩穴、改良土壤;适时进行环割(剥)、抹梢、控梢等措施,促花保果;适时套袋。

认定意见

  ‘红绵蜜柚’属早熟柚品种。在平和县小溪镇成熟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产量高;皮薄,海绵层和囊衣均为淡紫红色,果肉象牙白色,质地较柔软,少粒化,果汁较丰富,酸甜适口,风味佳,品质优;适宜福建省琯溪蜜柚适栽区种植,栽培上适时进行环割(剥)、抹梢、控梢、促花保果、套袋,注意防治炭疽病、溃疡病、柑桔红蜘蛛、潜叶蛾等病虫害。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柚子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109 次

最近更新:2015/6/25 9:53:58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