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蒲桃

编辑词条

摘要

滇南蒲桃
  滇南蒲桃,果实球形,直径1.5-2厘米(未成熟),宿存萼片4,卵形或半圆形,长3-4毫米,宽5毫米;种子1-2个。果期约11月。 

形态特征

  乔木,高约13米;小枝四棱形,干后灰褐色。叶片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0-18厘米,宽4-7厘米,顶端短急尖,具钝尖头,基部宽楔形,上面橄榄绿色,略具光泽,下面褐绿色,侧脉13-20对,脉间6-10毫米,以70度开角斜行向上,离边缘2毫米处相结合成边脉,上面明显,下面隆起,小脉网状,明显;叶柄长1-1.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6-8厘米,花3朵簇生,小苞片披针形,长2.5毫米;花瓣4,分离;雄蕊伸出。

  注:图片来源[1]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双版纳及广西的横县等地。

生长习性

  见于海拔1400-1630米(云南)的山谷,疏林中阴湿处。

参考资料

1. 滇南蒲桃 Syzygium austroyunnanense .自然博物馆 [引用日期2012-08-16] .

开放分类

蒲桃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142 次

最近更新:2015/6/23 9:41:07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