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蒲桃
编辑词条摘要
形态特征
叶片革质,椭圆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锐或稍钝,基部阔楔形,上面干后绿褐色,有腺点,下面同色,腺点突起,侧脉相隔1.5-2毫米,以70度开角斜出,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稍明显,边脉离边缘不到1毫米;叶柄长3-5毫米。聚伞花序顶生,或近顶生,长1.5-2.5厘米;花梗长2-5毫米;花蕾倒卵形,长4毫米;萼管倒圆锥形,长2.5-3毫米,萼片4,短三角形;花瓣分离,倒卵圆形,长2.5毫米;雄蕊长3-4毫米;花柱长3-4毫米。果实球形,宽6-7毫米。花期6-8月。
[2]
地理分布
产四川、湖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2] [1]
分类学
华南蒲桃,拉丁文名:Syzygium austrosinense Chang et
Miau..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桃金娘目;桃金娘科;蒲桃属;华南蒲桃。[1]
属下种类
华南蒲桃 图版19: 1Syzygium austrosinense (Merr. et Perry) Cnang et Miau in Act.
Bot. Yunnan. 4 (1): 24. 1982. ——S. buxifolium Hook. et Arn. var. austrosinense
Merr. et Perry in Journ. Arn. Arb. 19: 236. 1938.[1]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 名】:华南蒲桃【来 源】:为桃金科植物华南蒲桃的全株。
【功 效】:涩肠止泻。
【主 治】:用于治疗久泻不止。
【性味归经】:酸,涩。入胃、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 15一18克,水煎服。
【别 名】:小山稔(广西)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江西、浙江。
【拉丁名】:Syzygium ausfrosinense (Merr. Et Perry) Chang et Mi-au-S. Buxifolium Hook. Et Am. Var. ausfrosinenseMerr. Et Perry
【考 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中药化学成分】:含皂甙(12%)、苹果酸、枸橼酸、鞣质及树脂等。
营养含量
蒲桃果实具浓厚玫瑰香气,有“香果”之美称。果肉米黄色略带红晕,肉质松软,含水分少,糖分11.7%、蛋白质0.8%、脂肪0.2%、粗纤维0.98%、灰分0.29%、酸0.03%。除鲜食外,可制干片、果膏、蜜饯、果汁及酿酒。因其香气浓,可与其他果品一起制成果汁、果膏等。此外,蒲桃的叶、花、果和种子均可入药,叶和花捣烂治痘疮,果浸酒有安胎和治呕功效,种子可治下痢和赤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