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红
编辑词条摘要
形态特征
初夏红巨桃全红、硬肉、大果、优质桃新品种,具有自花授粉、丰产性强、果实特大、果面浓红、果肉硬脆、挂树期长等优良特性,不仅适宜露地栽培,
而且是保护地栽培和观赏盆栽的最佳品种。 [2]
经济价值
产品属水果,食用可口。
该品种树势中庸,枝条开张,萌芽力、成枝力强,各类果枝均结果良好,蔷薇型花,花粉量大,座果率高,丰产性强,栽后第二年结果,平均结果7.5㎏,最高15㎏,第三年平均株产36㎏,最高55㎏。果实圆球形,果顶平,果实缝合线深而明显,两半对称,果实特大,果个均匀,平均重245
g ,最大650 g
,果实美观,着浓红色,果面光洁,茸毛较少,果肉白中带红,近核处向外呈血丝状分布,硬溶质,品质细脆,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粘核,果实成熟后,挂在树上20天不软,鲁南地区4月初开花,6月下旬成熟,可挂树至7月下旬以后,果实仍不变软,果实发育期87天。[2]
栽培技术
1. 树形与密度露地栽培树形可采用三主枝开心形或自由纺锤形, 适宜密度4 米x 3 米, 大棚栽培树形可采用主干自由形或倒“ 人” 字形, 适宜密度2 米xl 米。
2.控制留果量花后10 一巧天开始疏果, 长果枝留3 一4 个果, 短果枝留1个果,一般每亩留果量控制在1.2 万一1.5万个。全杠硬肉大果型机新品种—初夏红巨桃
3. 分期施肥萌芽前每亩施有机肥2 一3 立方米, 果实膨大期每亩施磷酸二铁30 公斤, 果实采摘后每亩施三元复合肥40 公斤, 落叶后每亩施有机肥2 ~ 3 立方米。叶面施肥从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每周喷施1次。
4. 夏季修剪坐果后及时剪除无果枝、直立旺枝、无叶果枝、细弱枝, 幼果生长期疏除树冠外围的旺长枝, 采果后为改善树体光照条件, 及时疏除稠密枝、老弱枝。
5 . 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桃蚜和细菌性穿孔病。萌芽前喷3 一5 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越冬病虫, 花前和谢花后各喷1次1 0% 的蚜虱净巧o
倍液防治蚜虫, 细菌性穿孔病可在发病初期喷7 0% 的甲基托布津80 倍液或80 % 的大生礴5 的80倍液防治。[1]
发展历史
产品是山东省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培育成功的,虽然生长速度可观,由于红叶杨品种资源稀少, 远远不能满足全国范围的绿化需求, 必须加快苗木的繁殖速度。红叶杨的快速繁育通常采用单芽嫁接法, 嫁接时间是在红叶杨尚未萌芽前进行, 砧木采用20 25、107 或其他品种的速生杨. 就地进行嫁接。嫁接方法采用单芽嵌芽嫁接法, 小砧木可嫁接一芽, 大砧木可嫁接多芽。嫁接成活后加大肥水管理, 使其快速生长, 多发枝条。夏季再采集其上的枝条做接穗, 对砧木苗进行嫁接, 嫁接方法可采用单芽嵌芽嫁接法和“ 丁” 字形芽接法。到秋季可采集大量副梢作接魂,对当年扦插的砧木进行芽接, 由于采用了单芽嫁接, 一年进行了多倍的接穗繁殖, 大大提高了红叶杨的繁殖倍数, 一般春季的一个芽眼, 当年可繁殖红叶杨树苗10 0 株左右。[1]
参考资料
2. 李德华.全红硬肉大果型桃新品种——初夏红巨桃,农业百事通,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