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菜3号
编辑词条摘要
基本信息
审定单位: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5年
审定单位:内蒙古农作物审定委员会,1987年
登记号:1985
品种类别:蔬菜 大白菜
完成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审(认)定时间:1985
研究人员:周祥麟、刘翠凤、逯保德
品种来源:76-8-9-7-8-7-15×13-5-19
特征特性
1.该种是用河头早和玉青作亲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叶球为直筒拧心型,卷心紧实,外叶深绿色,叶帮浅绿色,叶色深绿,菜帮浅,平均株高46厘米,基部粗15厘米,上下一般粗,外叶少,净菜率高达90%,植株生长健壮,灌心速度快,是“连心状”的一代杂交种。
2.该品种抗病毒病、霜霉病、腐烂病大白菜三大病害。高抗病毒病的霜霉病,抗逆性强,耐热、耐瘠薄土地,在肥力较低的土地上菜心也较充实,种植在水肥充裕的园地,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是种植安全又稳产的一代杂交种。
3.该种生产长期短,产量高,太原地区立秋下种75-80天即可收获上市,外叶开展度小,外叶少、直立生长,适合密植。
4.绿色,外叶少,叶球重3-4公斤,净菜率高,纤维少、营养丰富、耐贮存,生育期85天左右。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5.品质好、叶嫩纤维少、口味浓、烹食绵软,收获后入窖,耐贮藏。
6.本种适应性特强,东起山东沿海,西至云贵高原,北起辽宁、内蒙古,南至广东、广西均有大面积种植,全国年种植面积约80万亩。
产量表现
单株净重3-4公斤,净菜率高达85%,平均亩产净菜5000-7500公斤。
栽培要点
该品种抗逆性强,太原地区7月底8月初播种,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安排最适宜的播种期,因外叶开展度小,适宜密植,亩留苗3000-3300株左右,地膜覆盖、高水肥增产潜力大,即使土地瘠薄也能获得较好收成。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获奖情况
1975年着手选育,1980年育成,1981年正式推广,1984年种植面积已达50000亩。现在每年全国种植百万亩左右。因效益较佳,先后荣获1985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1992年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铜奖。获1993年山西省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