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白菜
编辑词条摘要
形态特征
胶州大白菜是山东地理标志品牌产品。白菜因营养丰富而号称“蔬菜之王”,而胶州大白菜则以汁白、味鲜甜、纤维少、营养丰富、产量高等特点而驰名中外。在民间白菜是吉祥的象征,被称为“百财”人们以精美玉雕白菜象征吉祥富贵。在种植中用豆饼、鸡粪作为肥料,从不打农药,人工抓虫。
生长环境
著名的胶州大白菜原产于胶州南关南三里河一带的田地。它对肥水的要求极为严格,适于在湿润温和的气候下生长,而三里河周遭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是土层深厚的粉沙质土壤,非常适宜白菜生长。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胶州大白菜已遍布胶州市南、胶河、墨水河、胶莱河和大沽河岸畔,其品质则以南城 子河所产为最佳。胶州大白菜的品种类群主要有"大叶"、"二叶"、"小叶"三 个品系,生长期分别为110天、100天和80天。白白的、绿绿的、胖胖的。
分布情况
在中国的三里河、胶河、墨水河、胶莱河、大沽河、洋河两岸广为种植。
栽培技术
胶州大白菜是中国名产,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远在唐代即享有盛誉,传入日本、朝鲜后,被尊称为“唐菜”;常年种植面积6万亩,通过采用设施栽培手段,选用优良品种,其品种也由原来的大叶、二叶、小叶三个品系发展到的多个系列杂交种,实现了一年春、夏、秋三季种植,周年供应市场。基地全部采用优质化生产技术,其中,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00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300亩。
贮藏
棚窖贮藏大白菜一般采用堆贮。白菜收获前10天停止灌水,收获后应就地晾晒2—3天 ,使外叶萎蔫发软,以减轻搬运时损伤,然后摘除烂帮枯叶,就地堆放预贮,待寒流来到前再入窖贮藏。白菜在窖内堆放整齐码好,一般顺窖的长向靠两壁各码一堆,每堆菜平放4行 ,外2行菜梢朝外,中间两行菜梢朝内,共码7—10层白菜。高1.5—2.0米,有条件的最好每行白菜都隔一层玉米杆,这样可使白菜堆通气、散热,减少腐烂、脱帮,省工,提高出窖率。另外,菜堆一头留2米空位,以便倒菜。每立方米棚窖,贮菜300—400公斤。
管理
大白菜贮藏的适宜条件是,窖温在-2℃左右,湿度85%左右。为了减少贮藏过程中的消耗,前期要防热,中期要防冻,后期要防腐烂。
前期:大白菜初入窖后,窖温及菜体温度较高,要加强菜窖的通风排湿。堆码的白菜要勤倒菜,以防菜堆内升温脱帮。
中期:1月上中旬,气温明显下降,棚窖应在窖顶外及窖口堆放柴草或菜堆上盖以草苫、麻袋等保温防冻。
后期,3、4月份气温回升,要防止暖风吹入窖内。应注意排湿,窖顶上常有的结霜应打扫下来,以免化水滴在菜上引起腐烂。同时,棚窖内还要防治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