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栗南瓜
编辑词条摘要
基本信息
认定编号:琼认蔬菜2012005
选育单位:海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1999年引进的黑龙江品种的后代的自交系为母本和1998年引进的澳大利亚南瓜后代的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组合。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约80~85天。生长势强,叶缘裂度中等、钝掌状。易座果,第一雌花着生于6节左右,座果至成熟约30天。单过重1.3~1.8kg,果实球形,果皮绿色带少量白色条纹,肉质甜粉,果面光滑。耐低温寡照天气,较抗病毒病和白粉病。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1200~1500kg。
栽培技术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土壤为宜;
适时播种
9月至翌年1月上旬;
亩用种量
育苗移栽150~200g/亩,直播250~300g/亩;
种植规格
畦宽3.5~4米,双行植,株距0.4~0.5米,亩植600~800株;
田间管理
座果后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但切忌忽湿忽干和大水漫灌,每次只能半沟灌,雨后要及时排水。重施基肥,一般每亩有机肥2000kg,过磷酸钙30kg,三元复合肥25~30kg,15公斤钾肥。瓜座稳后,尤其是果实膨大期要适时追施氮肥和钾肥,一般第一次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钾肥10公斤或者每亩施用20公斤三元复合肥。多采用双蔓整枝,即主蔓打顶、留两条侧蔓座果;主蔓雌花节位低的植株在4~5片真叶时打顶,主蔓雌花节位高的植株在5~7片真叶打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太阳直射果实产生"癞瓜",病毒病严重发生时也会造成"癞瓜"。
病虫害防治
瓜蔓和瓜叶不能太密,保持田间通风透气,重视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时防治蚜虫和螨类等以切断传染媒介,做好病毒病发生等。
审定意见
该品种属小型绿皮南瓜杂交一代组合。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肉质甜粉,耐低温寡照天气,抗病毒病和白粉病,不耐干旱,适宜我省各市县种植。
审定机构
海南省第四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蔬菜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