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油杂11

编辑词条

摘要

德油杂11
  属半冬性中迟熟隐性核不育两系甘蓝型杂交油菜,全生育期215.8天,与对照油研10相当。平均株高为159.4厘米,分枝部位高58.1厘米,匀生分枝,单株有效角果数418.2个,每果粒数18.0粒,千粒重为4.09克。

品种来源

  E7AB-1×NR-49

特征特性

  幼苗子叶肾型,叶色绿,籽粒黑褐色。该组合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熟期适中,长势强,综合性状好。经贵州省油菜科学研究所(思南塘头)2010~2011年度田间自然病圃鉴定:菌核病:发病株率47.37%,病情指数21.71。病毒病:发病株率1.75%,病情指数1.1。抗倒性强。2011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芥酸含量0.4%、硫甙含量29.21μmol/克饼,含油率40.04%,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指标。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3.82公斤,比对照增产5.42%。2009~2010年度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3.49公斤,比对照增产7.55%。两年区试平均产量148.66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6.44%,14个试点中12增2减,增产的点次达85.7%。2010~2011年度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2.08公斤,较对照油研50平均增产1.37%,5个试点3增2减,增产点次达到60%。

栽培要点

  1、育苗移栽适宜播期一般为9月15~20日育苗,苗龄30天左右移栽。

  2、移栽亩植6500-7000株,直播亩留苗应在8000~12000株。

  3、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2~13公斤,底肥占60%,追肥占40%。氮、磷、钾肥配合,化肥和农家肥搭配。底肥亩施过磷酸钙15~20公斤,氯化钾9~10公斤,硼肥1公斤。重施底肥,早施追肥,适量施用蕾苔肥4、苗床期注意防治跳甲, 苗期和青荚期注意防蚜虫。采取轮作、蕾苔期拣除老黄脚叶、初花期喷施速克灵或多菌灵综合防治菌核病。

适宜区域

  贵州省甘蓝型油菜区域。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油菜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0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749 次

最近更新:2015/5/28 9:49:53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