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椰子

编辑词条

摘要

布迪椰子
  布迪椰子单干型,株高7-8米,是棕榈类植物的一种,主要分布巴西南部及乌拉圭 

形态特征

  单干型。株高7-8米。

  茎干:灰色,粗壮,平滑,但有老叶痕。 叶片:最典型的羽状叶,长约2米,叶柄明显弯曲下垂,叶柄具刺,叶片蓝绿色。

  花序:源于下层的叶腋,逐渐往上层叶腋生长。

  果实:椭圆形,长2.5厘米,黄至红色,肉甜。

  种子:18毫米(3/4英寸)长,椭圆,一端是三个芽孔。

分布情况

  主产于南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等国,可分布至南美洲西部南纬37°,是美洲大陆分布最南的棕榈植物,多数生于热带草原、疏林地。我国南方各省有引种栽培,表现良好。

生长习性

  喜阳光,是抗冻性最强的棕榈植物之一,据福建汇百川园艺介绍布迪椰子的气候适应范围较广,从亚热带至温带,并能耐严寒,可耐-22℃干冷两周之久。适合海滨地区以及干旱地区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质疏松的壤土中生长最好。

栽培技术

  繁殖培育:可用种子繁殖,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最好。

  水分管理:生长期浇水宁干勿湿,盆土保持湿润即可,浇水过多,易引起植株下部叶腐烂发病,导致黑斑病发生蔓延,造成叶片枯黄甚至死亡。夏季每天浇水2~3次,夏秋季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植株喷水 ,以提高环境的空气湿度,这样有利其生长,同时可保持叶面深绿且有光泽。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量,以利于越冬。

  光照管理:布迪椰子在高温高湿半阴环境中生长较快,怕阳光直射,在烈日下其叶色会变淡或变黄,并产生焦叶及黑斑,失去观赏价值。它较耐阴,幼苗培育期或生长期,尤其夏、秋季一般遮荫度为60%,但冬、春季要给予较明亮的散射光为宜。

病虫防治

  叶斑病: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 、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主要价值

  园林用途

  优美的株形是其主要的观赏特征,是理想的行道树及庭园树,而且它的果实还可提取果酱和果冻。 布迪椰子形态优美,可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是一种极受欢迎的园林绿化,盆栽树种,其果实可食,在原产地常将其加工成果冻食用。

  经济用途

  抗风能力强,棕榈科植物的纤维质树干非常坚韧,再加上其庞大的须根群,抗风能力很强。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椰子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782 次

最近更新:2015/5/28 9:46:35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