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绿山龙眼

编辑词条

摘要

深绿山龙眼
  深绿山龙眼(拉丁学名:Helicia nilagirica),为山龙眼科山龙眼属下的乔木。产于云南,南亚、东南亚等地。生于海拔1000-2100米山地和山谷常绿阔叶林中。种子科食用。非中国特有,非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乔木,高5-12米,树皮灰色;芽密被锈色短毛,小枝和成长叶均无毛。叶纸质或近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20(-23)厘米,宽(2.8-)4-9厘米,顶端短渐尖、近急尖或钝,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有时边缘或上半部的叶缘具疏生锯齿;中脉在上面稍凸起,侧脉(5-)6-8对,在下面凸起,网脉两面均明显;叶柄长1-2(-3.5)厘米。总状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长10-18(-24)厘米,密被锈色短毛,毛逐渐脱落;花梗常双生,长1.5-2(-3)毫米,基部彼此贴生;苞片披针形,长约1毫米,被柔毛;小苞片长约0.5毫米;花被管长12-18毫米,白色或浅黄色,无毛;花药长约2.5毫米;腺体4枚,卵球形或近球形,稀1-2枚腺体延长成丝状附属物,在中部以下呈螺旋状弯曲;子房无毛。果呈稍扁的球形,直径(2-)2.5-3.5厘米,顶端具短尖,基部骤狭呈短柄状,果皮干后革质,厚2-4毫米,绿色。花期5-8月,果期11月至翌年7月。[1]

产地生境

  产于云南西南部和南部。生于海拔1000-2000米山地和山谷常绿阔叶林中。分布于印度、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模式标本采自印度。[1]

生物价值

  种子含淀粉,云南景颇族群众常食用;树皮和果皮可提取单宁。[1]

参考文献

  1、《云南植物志》1: 37 pl. 11, 8-9. 1977

  2、《中国植物志》第24卷>>山龙眼科>>山龙眼属。[1]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龙眼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261 次

最近更新:2015/5/26 14:57:30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