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杂9号
编辑词条摘要
中油杂9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通过98A×棚40新选育出来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相关部分审定。该品种油菜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生产上只要严格控制制种条件,就可能达到高产。
介绍
品种名称:中油杂9号
已往审定情况: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江中游区)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3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裂片为缺刻型,叶缘波状,花瓣颜色淡黄色,分枝部位较低,株型紧凑,种皮色深褐色。平均株高153厘米,一次分枝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53个,每角粒数18.6个,千粒重3.4克。菌核病发病率38.04%,病指15.64,病毒病发病率25.36%,病指12.27,低感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22%,硫苷含量19.83μmol/克,含油量38.39%。
产量表现
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33.9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4.33%;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单产173.9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7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3.9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26%。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1.5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72%。
栽培技术要点
生产上注意防治菌核病及病毒病,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和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