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眼龙眼
编辑词条摘要
福眼龙眼,简称福眼,又名福圆、虎眼等,为龙眼的一个品种。该品种果实扁圆形,果粒大小均匀,果皮褐黄色,龟甲状裂纹不明显,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细腻,汁多肉厚,味清甜,核可入药。该品种是是福建省晋江、南安、泉州等主产区的最重要品种。果实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是中熟品种。
形态特征
枝叶特征
福眼树冠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姿开张,树干灰褐色。树皮有云片状裂片,剥落较明显,是该品种的主要特征。叶色绿,长椭圆形,小叶排列疏密中等,先端钝尖,叶缘不显波浪状。[1]
果实特性
果穗较短,座果较密,果梗软韧,穗重240~270克果实扁圆形,大小均匀,果顶浑圆,果肩微突,单果重13~14克。果皮黄褐色,龟状纹不明显,无放射纹,瘤状突起不明显。果肉淡白、透明,果肉表面稍流汁,易离核,肉质稍脆,化渣。汁量中等,味淡甜,香气一般,品质中等。可食率64.1~73.4%,可溶性固形物13.5~16%,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65.1毫克。种子紫黑色,扁圆形,种脐中等大,椭圆形。[1]
地理分布
福眼是福建泉州市最普遍的主栽品种,主要分布在泉州市的郊区,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县市。广西、广东、台湾有少量栽培。[1]
品种评价
优点
福眼产量高,果大(重12.3~15.0克),肉厚,皮较薄,最适罐藏,也可焙干。较抗鬼帚病,抗旱力较强。[1] [4]
缺点
福眼含糖量较低(可溶性固形物15%~16%),鲜食味较淡。也可供制干,但焙干率较低,且果壳易凹陷和破裂。另外,该品种大小年结果现象较明显,即产量随时间变化而不稳定。[4]
栽培要点
年施肥3~4次,及时防治荔枝椿象和果柱虫、鬼帚病。[5]
参考资料
1. 福建农业信息网:福眼龙眼的性状及主产地 .
2. 图2来源:企旺农副网 .
3. 图3来源:台中市立后里国民中学网(该网站编码为Big5) .
4. 农植网:福眼龙眼 .
5. 新农网:福眼(龙眼) .
2. 图2来源:企旺农副网 .
3. 图3来源:台中市立后里国民中学网(该网站编码为Big5) .
4. 农植网:福眼龙眼 .
5. 新农网:福眼(龙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