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早黄

编辑词条

摘要

新疆早黄
  新疆早黄 早熟无花果 别 名其里干安吉尔。分布于南疆各地。 
  无花果;果树 ;落叶果树 高达12m,有乳汁。维吾尔语称无花果为“安居尔”,意为“树上结的糖包子”。无花果是一种稀有水果,国内江苏、四川等地有种植,但在新疆阿图什地区栽培品质最优。无花果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 

一般品种

  新疆早黄是新疆南部特有品种。为夏秋果兼用品种。秋果扁圆形,单果重50~70克;果成熟时黄色、果顶不开裂;果肉草莓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甚至更高,风味浓甜。品质上等。在原产地新疆阿图什夏果7月上旬始熟,秋果8月中下旬成熟。该品种果中大,品质好,丰产,鲜食加工均佳。该品种不宜在新疆南部以外地区栽培。

  果实大,扁圆形,两端平,平均果重53.3克,最大果重69克。完全成熟后果皮呈黄色,有白色椭圆形果点。果肉淡黄色,肉质柔软,味甜,品质中上。第一次果成熟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果成熟期8月中旬到9月下旬。10月下旬落叶。

早熟品种

  新疆南部阿图什特有早熟无花果品种。夏秋果兼用品种,秋果扁圆形,单果重50-70克,果熟时黄色,果顶不开裂,果肉淡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或更高,风味浓甜,品质上。

  无花果树势旺,但树姿开张,萌枝率高,枝粗壮,尤以夏梢更盛,在原产地新疆阿图什,夏果熟期7月上旬,秋果8月中下旬成熟。

  该品种果中等大,品质佳,丰产性强,为鲜食加工用优良品种。但在江苏、南京、河南许昌、新乡等地引种,表现徒长、结果少、成熟期推迟现象,因此,内陆引种必须采取控制徒长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以保证果实产量和品质。

特征特性

  本科概述(桑科)

  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木,皮部及叶内常有无节乳管,内有乳汁,稀草木。单叶,互生,稀对生;托叶2,早落。花小,单性,成头状、荑 或隐头花序;萼片4(2);雄蕊4(1~6),与萼片同数对生,花药在芽内内曲或直立;子房上位至下位,2心皮,1室,1胚珠,悬垂,花柱常为2。聚花果或隐花果、单果为瘦果、核果或坚果,通常外被宿存肉质花萼。

  本科60属,1000余种,主产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有16属,150种;新疆栽培2(无花果属、桑属)属3种(无花果、黑桑、白桑[1] )。

  本属概述

  本属我国有120多种,多产南方各省区,新疆仅栽培1种。

  无花果:落叶乔木或灌木。小枝粗壮,无毛。叶掌状3~5裂,稀不裂,长10~20厘米,长宽几乎相等,基部心脏形,具掌状叶脉,裂片通常倒卵形,顶端钝,有不规则齿,两面粗糙,被硬毛,叶柄长2~5厘米,隐头花序单生叶腋,梨形,成熟时带绿色或褐青莲色,可食。

产地分布

  伊犁和南疆各地果园栽培,我国各省均有栽培,原产地中海。[1]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无花果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1787 次

最近更新:2015/5/25 10:30:47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