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无花果

编辑词条

摘要

威海无花果
  威海无花果,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特产,利益于该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威海无花果果实皮薄无核,肉质柔软,甘甜爽口,营养价值极高。深受人们喜爱 

种植情况

  无花果是威海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21世纪初,荣成苏山岛还保留有大片的天然无花果林。威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宜无花果生长,城乡各地均有无花果分布,其中以威海市经区泊于镇、荣成北部和乳山南部的镇村尤多,荣成港西镇等地还有集中的规模化栽培。无花果适应性强,易栽易活、无虫害、易管理,同时富有营养价值和保健药用功能,具备了形成大产业的要素。为此,2007年,开发区管委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完成了《无花果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从发展思路、产业布局、龙头企业配置、政府扶持及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2007年初,开发区管委组织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无花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1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布公告,核准威海无花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注册,这是全国第一个无花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审核。[1] 2010年,区内已初步形成10大无花果采摘园、10多种深加工产品,成为全国最大的无花果产地。面积468公顷,产量1.5万吨。[2]

品质特点

  威海无花果有10余个品种,主栽品种为青皮、布兰瑞克等,多数品种夏、秋两季结果,6—11月份陆续成熟。果实皮薄无核,肉质柔软,甘甜爽口,营养价值极高。除含有18种氨基酸、有机酸、特殊功能酶和维生素外,还含有硒、磷、钙、铜、铁、镁、钾等多种元素,鲜果含糖量为15%-24%,多为人体能够直接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维生素C含量是桔子的2.3倍。无花果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可防治心血管、痢疾、溃疡、痔疮、降低高血压等病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果实内含有的佛手柑内脂、补骨酯素等成分,有着独特的防癌抗癌功效。无花果具有的润肺止咳、消肿解痛、滋阴壮阳、清火明目、开胃助消化等功效,可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果实老少皆宜,深受人们喜爱。

产品保护

  2010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从2010年5月24日起,对威海无花果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3]

  保护范围

  威海无花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镇、泊于镇、皇冠街道办事处、凤林街道办事处、西苑街道办事处等5个镇、街道办所辖行政区域。[3]

  专用标志使用

  威海无花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威海无花果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3]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青皮。

  (二)立地条件。

  土壤质地为沙土或壤土,土壤pH值5.2至8.1,土壤有机质含量≥1%,土层厚度≥20cm,忌连作。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采用扦插育苗。

  2、栽植:

  (1)栽植时间:春季3月下旬,秋季在9月底至10月初栽植。

  (2)栽植密度:≤1665株/公顷。

  3、施肥:每年施用复熟有机肥≥22.5吨/公顷。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果实采收。

  1、产量控制:≤22.5吨/公顷。

  2、采收时间:为6月下旬至10月下旬。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实倒圆锥形。果实熟后果皮淡黄绿色,果肉淡紫色,果肋明显,果皮韧度较大,果汁较多,风味甘甜,口感松软,甜而不腻。

  2、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酸度≤0.3%。春果单果重≥70g,秋果单果重≥40g。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3]

威海现有无花果品种

  鲜食加工兼用良种-青皮

  鲜食加工品质均佳,耐寒、耐贫瘠、耐盐碱。树势旺盛,树冠圆长形,主干明显,侧枝开张角度大,多年生枝灰白色。叶大粗糙,色深亮绿,背生茸毛,黄绿,掌状分裂,通常3-5浅裂,裂刻长度不足叶长的1/2,少全缘,基部深心形,叶缘具明显的波状锯齿、圆钝,叶形指数1. 12,叶柄平均长10.32cm。果实扁、倒圆锥形,果形指数0. 86左右。果实熟前绿色,熟后黄绿色,果肉淡紫色,果目小,开张,果面平滑不开裂,果肋明显,果皮韧度较大,果汁较多,含糖量高,夏秋两季果。该品种适应性广,南方栽培注意控制旺长。[4]

  中间型无花果品种:白圣比罗

  白圣比罗(San Pedro White)

  原产尼罗河流域的古老品种。

  树势强,枝条开张,叶片掌状3-5裂。果实近圆形,果顶稍平,果大型,单果重80-120克。果皮黄绿色,果肉琥珀色,质黏而柔软多汁,味甜。芳香味浓、品质极优。夏果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成熟,不需授粉,秋果经授粉才能成熟。生产上常以夏果为主进行栽培利用。该品种鲜食、制干均可。[4]

  斯密尔那类型无花果品种:卡利亚那

  卡利亚那 A38(Galirnyrna)

  1998年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引入我国。该品种在土耳其被称作Sari lop,已栽培好几个世纪。现为美国加州栽培面积最多品种,约占总栽培面积40%。

  该品种果实,必须由无花果小黄蜂(Blastophaga psenes)作为一种媒介,将原生型无花果花粉,传到花序托内壁上的无数枚雌花柱头上,完成受精过程,才能获得成熟可食用果实,否则只长到果径长1/2一3/4大小,即变黄、干瘪、脱落。成熟果实大型,果皮金黄色,果肉琥珀色至浅草莓色,果目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品质佳、丰产,是鲜食加工优良品种,果熟期8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树势中庸,分枝角度小,成枝力弱。盛果后期枝条易下垂,成龄树应注意抬高枝条角度,除去下垂枝,短截结果枝。同时应控制氮肥和灌水量,采用隔年施氮肥和果熟前不用水的方法,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4]

  普通型果皮紫色品种:加州黑

  加州黑(California Black Mission)

  原产西班牙,1998年山东省林科院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引入,是美国用于商品生产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其树体高大,生长健旺,大枝分枝处易萌生粗壮的下垂枝,应及时剪除,以利通风透光,促进结实。果实夏秋兼用型,夏果个大,单果重50-60克,长卵圆形。果皮紫黑色,果肉浅草莓色,品质上等。果熟期美国加州为6月下旬,多用于鲜食市场。第二季果(秋果)数量大,果个中,卵圆形,单果重35-45克,果颈不明显,果柄短,果目小而闭合。果皮近黑色,果肉致密,琥珀色或浅草莓色,果熟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极丰产,是整果制干、制酱和果汁的优良品种。[4]

参考资料

1. 种植情况参考三 . 
2. 种植情况参考二 . 
3. 地理标志内容参考(质量技术要求见其附件) . 
4. 无花果品种 .中国无花果网 [引用日期2014-07-1] .

开放分类

无花果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981 次

最近更新:2015/5/25 10:15:19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