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大樱桃

编辑词条

摘要

通州大樱桃
  通州大樱桃,北京市通州区特产。该区多河富水,土壤深厚,土质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适中,交通便利,非常适宜水果种植业,加上先进的种植技术,通州大樱桃珠圆玉润,红艳饱满。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地理标志,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产地环境

  自然条件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区域地理坐标北纬39°36′—40°02′,东经116°32′—116°56′,东西宽36.5公里,南北长48公里,面积907平方公里。通州区地处永定河、潮白河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最高点27.6米,最低点仅8.2米。其土质多为潮黄土、两合土、沙壤土,土壤肥沃,质地适中。境内大小河流13条。通州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冬、夏季风影响,形成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1.3℃,降水620毫米左右。总的来看,非常适宜发展种植业。[2]

  人文环境

  通州地区历代地方志书没有关于樱桃栽植的记载。民间种植极其罕见。1976年前后永乐店农场于家务分场北辛店村建有小型果园,栽植樱桃,是为樱桃规模发展的开始。[3] 到2010年,全区果树种植面积6.4万亩,主要分布在西集、张家湾、宋庄等11个乡镇,树种包括樱桃、葡萄、桃、梨、枣、苹果等十余种,年产果品7000万公斤,产值3亿元,从业人员近万人。[4]

种植情况

  20世纪90年代后,在通州区领导的带领下,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果农瞄准通州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等优势,大力发展樱桃种植,并逐渐走向了产业化。到21世纪初全区樱桃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135万公斤,产值达6500万元,采摘园120个,从业人员2000余人;种植品种20余种,主栽品种有红灯、布拉、红艳、早大果、美早、先锋、意大利早红、雷尼等10余种;成熟期从四月下旬设施樱桃成熟开始至6月下旬为止;栽植重点是西集镇,张家湾、潞城、宋庄、永乐店等乡镇有少量栽植。西集镇作为樱桃专业镇、沙古堆作为樱桃专业村已享有盛名;并注册有“通州大樱桃”、“骄娇”等樱桃品牌。在参加全中国及北京市级比赛中累计获金奖17个,银奖38个。[3]

特色品种

  通州区积极更新引进新品种,其中“布拉”就是其中优秀的独有品种。“布拉”为英国品种,在北京地区果实成熟期在5月20日左右,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7克左右;果实红色,有光泽,艳丽,离核,肉软微酸;树势中等,结果早,丰产。“布拉”品种于1994年中以农场从以色列引入通州,栽植面积10余亩,2000年后通州区果园、张家湾上店、潞城武窑等果园新发展500余亩。“布拉”作为通州区独有的樱桃早熟品种,因其成熟期早,品质好,反应较好,市场供不应求。2005 年在迎奥运北京名优果品评比推荐活动中获三等奖。[6]

地理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市通州区林业技术推广站申请对“通州大樱桃”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0年12月24日准予登记。

  保护范围

  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的沙古堆、儒林、供给店、郎东、小辛庄、老庄户等村以及北运河沿线的潞城镇、张家湾镇等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2′00″~116°56′00″,北纬39°36′00″~40°02′00″。[8]

  技术标准

  AGI2010-09-00444。[8]

参考资料

1. 北京乡村旅游网:“北京樱桃季”开季(图2来源) . 
2. 通州政务网: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情况参考) . 
3. 通州果树产业协会网:樱桃概况(种植历史参考) . 
4. 北京乡村旅游网:通州大樱桃协会成立(图3来源) . 
5. 通州农业网:通州区第四届大樱桃采摘节正式拉开帷幕(图4来源) . 
6. 通州果树产业协会网:运河名果(品种参考) . 
7. 通州果树产业协会网:樱桃概况(图5来源) . 
8. 农博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517号(地理标志参考) . 

开放分类

樱桃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198 次

最近更新:2015/5/23 9:56:21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