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樱桃
编辑词条摘要
简介
拉丁学名:cerasum and Cerasus.
英文名字:cherry
别名 : 车厘子,莺桃,荆桃,楔桃,英桃,牛桃,樱珠,含桃,玛瑙
科属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蔷薇目 Rosales
科: 蔷薇科 Rosaceae
亚科:李亚科 Prunoideae
属: 李属 Prunus
亚属 :樱桃 Cerasus
陕西省西乡县有西北最大的樱桃基地-樱桃沟,每年4月下旬举办樱桃节。中国贵州省安顺市境内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胜产此种水果。它花开期间,就叫做“樱花”,是极具观赏性的花卉。中国樱桃产量为3500万kg,人均只有29g,相当于每人有大樱桃3个或中国樱桃15--17个。可见樱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栽培的甜樱桃品种主要为欧美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很好,由于欧洲甜樱桃一般需7.2°C以下低温900~1400小时方可完成冬季休眠,限制了在我国南方的大面积栽培。因而,在中国南方省区仍以中国樱桃为主栽品种,同时,中国樱桃的优良品种极少,栽培品种中普遍表现出果小、味酸、采前裂果、落果等诸多缺点。而中国樱桃优良品种一黑珍珠的选育,成功的弥补了这些缺点。
栽培技术
中国樱桃属于蔷薇科樱桃属落叶果树。中国作为果树栽培的樱桃有中国樱桃、甜樱桃、酸樱桃和毛樱桃。樱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果实营养丰富,含铁量高,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对贫血患者一定的补益作用。果实性温、味甜,有调中益脾、调气活血、平肝祛热之功效。我国樱桃产量为3500万kg,人均只有29g,相当于每人有大樱桃3或中国樱桃15--17个。可见樱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栽培的甜樱桃品种主要为欧美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很好,由于欧洲甜樱桃一般需7.2c以下低温900—1400小时方可完成冬季休眠,限制了在我国南方的大面积栽培。因而,在我国南方省区仍以中国樱桃为主栽品种,同时,中国樱桃的优良品种极少,栽培品种中普遍表现出果小、味酸、采前裂果、落果等诸多缺点。而中国樱桃优良品种一黑珍珠的选育,成功的弥补了这些缺点。 樱桃属于蔷薇科樱桃属落叶果树。我国作为果树栽培的樱桃有中国樱桃、甜樱桃、酸樱桃和毛樱桃。目前我国樱桃产量为3500万kg,人均只有29g,相当于每人有大樱桃3个或中国樱桃15--17个。
樱桃果实味甘性温,有调中补气、祛风湿等功能。初发咽喉炎症,于早晚各嚼服三十至六十克鲜果可消炎。风湿引起的瘫痪或风湿腰痛、关节麻木等症,用米酒一公斤泡鲜果零点五公斤十天后地早晚各服三十至六十克。体虚无力、疲劳无力,用鲜果去核煮烂,加白糖拌匀,早晚各服一汤匙,也可将鲜果泡于酒精中,密封贮至冬季,用以涂擦冻疮有良好的效果。樱桃核味辛苦性平,有解毒的功能。痛疮溃不愈用核一百五十克碎烂,水煎,洗患处。
性味归经
核:辛,平。
叶:甘,平。
功能主治
核:清热透疹。用于麻疹不透。
叶:透疹、解毒。用于麻疹不透;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核1~3钱;叶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同属植物山樱桃(山豆子)Prunus tomentosa Thunb.与樱桃近似,果核亦入药。
繁殖方法
实生法
樱桃采收后,将果皮果肉划破取出果核,并以清水洗除附着果核外的果肉,而后将的放在阴凉处晾干1~2日即可播种。播种时将果核直接播在浅盆中,播后约10~30天发芽。待幼苗长至5~250px时,再将它移植于塑胶软盆中。樱桃种子发芽容易,但其发芽并不整齐且有些植株所产生的种子常缺乏具有活力的胚,发芽率常低于30%。实生法达结果年龄较迟,苗株间品质变异大。
辽宁地区红、白的毛樱桃
扦插法
于春夏生长期间,选取半成熟的健壮枝条,直径0.7~30px,每段长15~500px,附生4~6片叶,插于河砂、蛭石或泥炭土或数种混合物皆适合作苗床介质,插条尤需保持湿润并遮阴。扦插后约1.5~2个月发根,待根群生长旺盛后再移植。扦插法若管理得当面,将有60~90%成活率。扦插法简单而且成功率最高。
高空压条法
选两年以上的枝条,在其下部靠近节的部位环状剥皮(破坏该部位的韧皮部,促使该处的上方的形成层发根),然后把湿润的茸草放进透明胶袋内把整个伤口包好,上下两端扎起来。当生根后,便在压条部位以下剪断,盆栽成为新株。通常选在樱桃的旺盛生长期(在春末夏初),容易生根。虽生根较易,但品种间效果差异大。
嫁接法
樱桃嫁接以樱桃的实生苗、山樱、樱花等为砧木,以良好的樱桃品种为接穗,选择在春季未发芽前进行,最好选择的砧木与接穗的粗度相同或相近为宜,用劈接、靠接皆可。用劈接法进行嫁接时,选定在砧木上嫁接的位置上部用利剪剪去上部多余的枝条,在剩下的“桩”上用刀劈开,开口深2-3厘米左右,接穗长
为10厘米左右为宜,将接穗迅速地削成两面成“楔形”后插入劈口中;对齐形成层后用塑料薄膜条绑扎结实,不能有透风口,先置于阴凉通风处,并在地面上喷洒水以保持环境的高湿,或用塑料袋套住保湿,以后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通风,不要让袋内的温度过高,待有新芽长出时,去除塑料袋。并将植株移至阳光充足处。浇水以间干间湿为宜。[1]
相关药籍
《名医别录》:“主调中,益脾气。”
《备急千金要方》:“樱桃味甘平,涩,调中益气,可多食,令人好颜色,美志性。”
《本草纲目》:“蛇咬,捣汁饮。并敷之。
《滇南本草》:“治一切虚证,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相关诗词
后梁·宣帝。《樱桃赋》
懿夫樱桃之为树,先百果而含荣,既离离而春就,乍苒苒而东迎。
唐太宗。《樱桃春为韵诗》
华林满芳景,洛阳编阳春,未颜合运日,翠色影长津
唐·白居易。《吴樱桃》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农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
鸟偷飞处衔将火,人争摘时踏破珠。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宋·苏轼。《樱桃》
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干。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传。
宋·朱淑真。《樱桃》
为花结实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味重不容轻众口,独于寝庙荐先尝。
宋·辛弃疾。《菩萨蛮·席上分赋得樱桃》
香浮乳酪玻璃流,年年醉里尝新惯。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江湖清梦断,翠笼明光殿。万颗写轻匀,低头愧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