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叶山楂

编辑词条

摘要

裂叶山楂
  裂叶山楂(学名:Crataegus remotilobata)是蔷薇科山楂属的植物。分布于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多生长于生山坡沟边或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1-2]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5—6米;枝刺细,长6--25毫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无毛或在幼嫩 时微被白粉,当年生枝条紫红色,有光泽,二年生枝条暗紫色,疏生浅褐色长圆形皮 孔;冬芽卵形,先端钝,无毛,紫褐色。叶片宽卵形,长4—6厘米,宽3—4。5厘米,先 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通常具2—4对裂片,基部二对分裂较深,接近 中脉,裂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边缘有较稀疏锐锯齿,上下两面无毛或仅 在脉腋间具柔毛;叶柄长1。5--2。5厘米;羌毛;托叶草质,镰刀形或心形,边缘有粗 腺齿,无毛。伞房花序具多花,直径6—7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稍被白粉,花 梗长5—6毫米;苞片膜质,线形,长约8毫米,边缘有稀疏腺齿;花直径约1。2厘米;萼筒钟状,外面无毛,被白粉;萼片三角卵形,长2—3毫米,比萼筒短约一半,先端尾状渐尖,全缘,内外两面无毛;花瓣宽倒卵形,白色;雄蕊20,比花瓣稍短;花柱4—5;子房顶端密被柔毛。果实球形,直径4—8毫米,红色;萼片宿存,反折;小核3—5,两侧有深凹痕。 花期5—6月,果期7—8月。[2]

生态习性

  裂叶山楂一般生于山谷或山地灌木丛中,适应能力强,抗洪涝能力超强。树冠整齐,枝叶繁茂,容易栽培,病虫害少,花果鲜美可爱,因而也是田旁、宅园绿化的良好观赏树种。

人工栽培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成熟的种子须经沙藏处理,挖50--100厘米深沟,将种子以3--5倍湿沙混匀放入沟内至离沟沿10厘米为止,再覆沙至地面,结冻前再盖土至地面30--50厘米,第两年6--7月份将种子翻倒,秋季取出播种,也可第3年春播。条播行距20厘米,开沟4厘米深,宽3--5厘米,每米播种200--300粒,播后覆薄土,上再覆l厘米厚沙,以防止土壤板结及水分蒸发,每1hm2播种量375--450公斤。

  【分株繁殖】:挖出根蘖,栽于苗圃进行嫁接。扦插繁殖:春季将粗0。5--l厘米根切成12--14厘米根段,扎成捆,用质量分数0。3×10-6--0。5×10-6“九二零”漫后以湿沙培放6--7日,斜插于苗圃,灌小水使根和土壤密接,15日左右可以萌芽,当年苗高达50--60厘米时,可在8月份初进行芽接。

  【嫁接繁殖】:春、夏、秋均可进行,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或分株苗均可作砧木,采用芽接或枝接,以芽接为主。播种苗高至10厘米时间苗,移栽行株距为50--60厘米×10--15厘米。结合秋季耕翻施入有机肥,从开花至果实旺盛期可于叶面喷无机肥。定期整形剪枝、耕翻除草、刨去根蘖、培土等。

  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土壤深翻熟化是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进行深翻熟化, 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促进树体生长。

  2、 施肥施基肥, 未果後及时施基肥,以补充树体营养,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开沟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 加施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草木灰500千克。追肥,一般1年追3次肥, 在3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时,每株追施尿素0。50——1千克, 以补充树体生长所需的营养,为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础。谢花後每株施尿素0。50千克, 以提高坐果率。7月末花芽分化前每株施尿素0。5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 草木灰5千克,以促进果实生长, 提高果实品质。

  3、 浇水一般1年浇4次水, 春季有灌水条件的在追肥後浇1次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花後结合追肥浇水,以提高坐果率。在麦收后浇1次水, 以促进花芽分化及果实的快速生长。浇封冻水,冬季及时浇封冻水, 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整形修剪

  1、 冬季修剪

  1.1 防止内瞠光秃,由于山楂树外围易分枝, 常使外围都闭,内膛小枝生长弱, 枯死枝逐年增多,各级大枝的中下部逐渐裸秃。防止内膛光秃的措施应采用疏、缩、截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改造和更新复壮,疏去轮生骨干枝和外围密生大枝及竞争枝、徒长枝、病虫枝, 缩剪衰弱的主侧枝,选留适当部位的芽进行小更新, 培养健壮枝组。对弱枝重截复壮和在光秃部位芽上刻伤增枝的方法进行改造。

  1.2 少短截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 凡生长充实的新梢,其顶芽及其以下的1——4芽, 均可分化为花芽,所以在山楂修剪中应少用短截的方法, 以保护花芽。

  1.3 复势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 多年连续结果,导致枝条下垂, 生长势逐渐减弱,骨干枝出现焦梢, 产量下降。要及时进行枝条更新,以恢复树势。对于多年连续结果的枝或其他冗长枝、下垂枝、焦梢枝、多年生徒长枝, 回缩到后部强壮的分杈处,并利用背上枝带头, 以增强生长势,促进产量的提高。

  2、 夏季修剪

  2.1 疏枝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较强, 一般枝条顶端的2——3个侧芽均能抽生强枝,每年树冠外围分生很多枝条, 使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 应及早疏除位置不当及过旺的发育枝。对花序下部侧芽萌发的枝一律去除,克服各级大枝的中下部裸秃, 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2.2 拉枝夏季对生长旺而有空间的枝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长后, 将枝拉平, 缓势促进成花,增加产量。

  2.3 摘心 5月上中旬、当树冠内心膛枝长到30——40厘米时,留20——30厘米摘心, 促进花芽形成, 培养紧凑的结果枝组。

  2.4 环剥一般在辅养枝上进行, 环剥宽度为被剥枝条粗度的1/10。3 病虫害防治山楂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病害有轮纹病、白粉病。

  病虫害防治

  1、 防治红蜘蛛和桃蛀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布2500倍灭扫利。

  2、 防治桃小食心虫在6月中旬树盘喷100——150倍对硫磷乳油, 杀死越冬代食心虫幼虫,7月初和8月上中旬, 树上喷布1500倍对硫磷乳油,消灭食心虫的卵及初入果的幼虫。

  3、防治轮纹病在谢花后1周喷80%多菌灵800倍液, 以后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喷1次杀菌剂。

  4、 对白粉病发病较重的山楂园在发芽前喷1次5瘦石硫合剂, 花蕾期、6月份各喷1次60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或50%可湿性托布津。

参考资料

1. 裂叶山楂 .中国植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引用日期2013-05-12] . 
2. 裂叶山楂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引用日期2013-09-27] .

开放分类

山楂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488 次

最近更新:2015/5/18 9:09:13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