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山楂
编辑词条摘要
准噶尔山楂(学名:Crataegus songorica)是蔷薇科山楂属的植物。分布在俄罗斯、阿富汗、伊朗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2,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河谷以及峡谷灌木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准噶尔山楂,小乔木或灌木,高达4—5米,有刺或无刺;刺粗壮,锥形,直立,长8—15毫米;小枝圆柱形,微屈曲,幼时散生柔毛,不久脱落;一年生枝条紫红色,多年生枝条灰褐色, 疏生长圆形浅褐色皮孔;冬芽卵形,先端钝,紫褐色,无毛。
叶片
菱状卵形至宽卵形, 长3.5—6.5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稀宽楔形,通常具2—3对深 裂片,或在先端分裂较浅,裂片长圆形,先端急尖并有稀疏锯齿,两面在幼时有柔毛, 老时减少近于无毛;叶柄长2—2.5厘米,无毛或微有柔毛;
托叶
镰刀形或披针形,长 约8毫米,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
花序
伞房花序,具多花;
总花梗和花梗
均无毛或幼嫩时微具柔毛;花梗长5—15毫米;
苞片
膜质,线形,早落;萼筒钟状,外面无毛或幼嫩时微 具柔毛;
萼片
角卵形或宽披针形,长约3毫米,较萼简短,先端急尖,全缘,无毛或在 幼嫩时内面散生柔毛;雄蕊15--20,花药粉红色;花柱2—3,子房顶端有柔毛。
果实
球形,稀椭圆形,直径12—16毫米,深红黑色,具有少数浅色斑点,果肉黄色,多汁;萼片宿存,反折;小核2—3,两侧平滑。花期:5月,果期7月。
地理分布
分布在俄罗斯、阿富汗、伊朗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