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谷柑

编辑词条

摘要

茂谷柑
  茂谷柑英名“Murcott"、“Honey tangerine”,或“Honey murcott",为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农业试验所的W.T.Swingle等人于1913年育成的宽皮桔与甜橙的杂交种,即桔橙类 (tangors)。70年代台湾大学园艺系林扑教授将该品种引入台湾北部地区试种。由于茂谷柑糖度高,风味佳而浓郁、皮薄多汁,且较蕉柑晚熟,因而在台湾市场的售价较蕉柑高出许多,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近年来闽南地区也已有引种试种。 

气候条件

  台湾茂谷柑栽培主要分布在嘉义以北,即回归线以北的南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22—23℃,年雨量2200—2300mm,其热量与降水均较福建柑桔产区丰富。

生物学特性

  茂谷柑为常绿小乔木,树型呈丛状 多且下垂,树干光滑。3月中旬开花,翌年2―3月成熟。果实扁圆形,果型整齐、果皮光滑、橙黄色,果形指数1.2左右,单果重150―200克,可溶性固形物15.0%,酸度0.6%―1.0%,风味极佳。但栽培苗表现易裂果、日烧,以及大小年结果,必须从栽培上予以防范。

种植技术

  茂谷柑是宽皮柑和甜橙的杂交后代,具有产期佳、品质好、产量高、外表扁平光滑、耐贮运等优点,是可持续发展的柑橘鲜食优良品种之一,但它也有易裂果和日灼果较多的缺点,在种植方面特别防范此类问题的发生,如何种好茂谷柑,笔者把这几年的栽培经验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种苗信息

  新建果园,可以选用嫁接好的果树种苗,嫁接种苗结果快、生长均匀、容易管理。

  广西钦州诺绮果苗培育嫁接种苗多年,现可常年培育嫁接种苗,可邮寄。

种植

  种植

  选择疏松、肥沃、排灌好、pH5.5—6.5、背风向阳的坡地或水田作园地。以行株距3m×2m,111株/667平方米或行株距2.5m×2m,133株/667平方米的定植规格,挖80cm宽、60cm深的坑或沟,每坑放50kg沤制过的有机肥和1kg钙镁磷肥,绿肥(杂草)30—50kg与泥土拌匀回坑,回土高出地面30cm左右,在春季萌芽前,立春后15d左右种下。此时根已经开始活动,成活率较高。灌水良好的地区,秋植亦可以。种下大约一个月时间,苗基本上成活,施一些稀薄的粪水+0.2%—0.5%的尿素或复合肥。以后每次新梢萌发前和枝梢老熟前各施一次攻梢和壮梢肥,肥料基本上以速效肥为主。

  培养树冠

  茂谷柑发梢能力很强,常常丛状生长,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树体营养供应不足,枝梢生长发育不良,短小衰弱、荫蔽易感病虫害。因此抹梢整形,培养通风透光、枝梢分布合理的树冠,是树势稳健、优质高产的关键。一般强壮的枝梢,只留3—4个,普通的枝梢留2—3个不同方向的壮芽。桂林地区每年放春夏秋3批梢,柳州以南的地区可以放3—5批梢,逐渐形成紧凑稳健的树冠。

结果树管理

  裂果病措施

  加强脐橙园土肥水管理:脐橙果实迅速膨大期,要增用磷、钾肥,创造深厚、通透性好的土壤结构。雨季和旱季要及吋排灌,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髙空气的相对湿度,避免果皮过分千燥和果肉水分变化太大而引起裂果。搞好菱秋季节的地面覆盖, 树盘或行间覆盖,稻草、油菜秆、麦秆,增强果园抗旱保水能力, 调节温湿度,保证土壤水分的均衡供应。

  及时防治病虫害:特别要注意防治介壳虫和锈壁虱的危害。 药剂涂果防裂: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后,分别川150毫克|升 和200毫克7升的赤霉素液涂幼果脐部.防裂效果明显,并兼笮保果作用。对轻度初裂果用200毫克7升的赤霉素加甲基托布精 800倍液涂果,可使开裂伤口很快愈合,并很少复发。

  肥水管理

  茂谷柑花多、易坐果、丰产、固形物含量高,所以,肥水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把这部分的管理归纳为三句话:“春氮夏钾秋复合,膨大期间麸水淋,采后重施促恢复”。“春氮”指立春后,芽萌动之前,根系开始活动,以氮肥为主,施攻梢攻花肥,具体作法,在每株树冠下面撒放25kg沤制过的有机肥+0.5kg的尿素,轻轻松土,把肥翻到表土下。“夏钾”是指5月上旬,生理落果前,以钾肥为主,施稳果肥。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地面施0.2kg/株氯化钾,可以减少落果;“秋复合”是在7月中旬放秋梢前,施0.2kg/株复合肥;“麸水淋”指在7—12月上旬,每半个月淋一次淡淡的麸水+0.1%—0.3%的尿素,每株淋25kg左右;“采后重施”即果实采收后,沿1/4树冠滴水线下,挖40cm宽,60cm深的小沟,每株施20—30kg的鲜草、30kg沤熟的有机肥+1kg的过磷酸钙。

  整形修剪

  这部分工作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酌情留春梢,抹掉夏梢,统一放秋梢,严格控制晚秋梢和冬梢”。即春梢长到5cm长时,每枝梢上留2—3个不同方向的壮芽,留芽的原则是:疏密留稀,疏短留长,疏弱留壮,过旺枝,留6—7片叶摘心;夏梢全部抹掉;放秋梢前(7月上中旬),抹掉零散的芽,短截枝梢,截的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最好是在第6—7节之间。桂林地区7月中下旬放秋梢。树势较弱或树形不紧凑的,可视情况留少量的晚秋梢,其余的和冬梢全部抹掉。冬季修剪时以通风透光、枝梢分布合理,树冠紧凑为基础,把交叉枝、荫蔽枝、徒长枝、病虫枝、弱枝、枯枝剪掉,集中烧毁,同时进行清园。

保花保果

  疏花疏果

  由于茂谷柑花多、坐果率高,容易造成营养供应不足,花果生长发育不良、果小、品质差,同时也容易引起大小年结果现象。因此,很有必要疏掉部分花果。做法是:弱花弱果,病虫花、果,无叶、少叶花、果一律抹掉。

  花露白时

  在地面喷洒500倍液的敌百虫,树上喷洒800倍液甲氰菊酯,防治花蕾蛆和蓟马。

  防风防晒防冻害

  茂谷柑结果部位多在枝梢顶部,容易造成日灼风疤,尤其是幼树,表现更为明显。所以在果实横径长至4cm大时,在向阳部位贴白纸或套袋,可以减少日灼病为害。茂谷柑的抗寒能力虽然比较强,但严重的霜雪冰冻,还是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所以在霜雪前后灌水、覆盖及熏烟,以及喷洒植物龙等叶面肥,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防裂防落

  茂谷柑皮很簿,易裂果,特别是干旱一段时间,突然下大雨,以及果实膨大期表现更为严重,因此,在果实膨大期5—12月之间在树冠下覆盖稻草、蔗渣或其它有机纤维物,覆盖物要求pH5.5—6.5,有条件的覆盖地膜或滴灌是防裂的有效措施。同时喷洒20—25×10-6Ba+10×10-62,4-D+0.2%吐温+0.2%磷酸二氢钾或柑橘防裂素,都可以减少裂果。

果园规划

  要求土壤土层深厚(60㎝)、肥沃;土壤ph值在5.5-7.0;果园地势坡度低于25度。园地规划时,应有必要的道路、排灌、蓄水和附属建筑设施。在具体规划时,尽可能做到集中成片,在交通、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建园。

  时间

  一般在9-11月秋梢老熟后或2-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

  密度

  采用株距3m×行距4m的密度进行栽植,亩植55-60株。

  栽植技术

  土挖栽植穴:拉线定距,挖定植穴,穴深、宽各80cm,然后压绿肥50cm深,回填土40cm高栽植;田起垄栽植:8米带沟(沟宽60-80㎝,深40-60cm)开厢,每厢起2垄(垄宽1.5m,垄中心距4m,垄高20-30cm)。栽植时将苗木的根系适度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浇足定根水,在树苗周围做1m的树盘,用糠壳覆盖。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

  应搞好深翻扩穴、熟化土壤,禁止在园内种植玉米、小麦等高杆植物,搞好果园合理间作和中耕除草等工作。

  肥水管理

  (1)施肥原则:应充分满足血橙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提倡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和配方肥料。并根据叶片分析结果、果园土壤分析结果、血橙物候期等指导施肥。(2)施肥方法:以土壤施肥为主,配合叶面施肥。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穴施和土面撒肥等方法。(3)幼树施肥: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春、夏、秋梢抽发期施肥5-6次,(3、5、6、7、9、12月,每次每株施碳铵0.4斤或尿素0.2斤。1-3年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400g,氮、磷、钾比例以1.0:(0.4-0.5):1.0为宜。成年树施好四次肥即萌芽肥、保果肥、壮果肥、采果肥。施肥量一般萌芽肥2-3斤化肥,一担粪水;保果肥1-2斤磷钾肥+1斤化肥;壮果肥1-2斤化肥+1-2斤磷钾肥;采果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株施50-100斤有机肥+1-2斤化肥。(4)水分:土壤干旱时灌水,积水时排水。整形修剪1、原则。因地制宜,因树修剪,促抑得当,通风透光,立体结果。2、整形(自然开心形)。干高20-40cm,主枝(3-4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主杆分枝角30°-50°,各主枝上留副主枝2-3个。一般在第三主枝形成后,即将类中央干剪除扭向一边作结果枝组。3、修剪。(1)幼树:轻剪为主。选定类中央的延长枝和各主枝、副主枝延长枝后,对其进行中度甚至重度短截,并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调节各主枝之间生长的平衡。除对过密枝群作适当疏删外,内膛枝和树冠中下部较弱的枝梢一般应保留。(2)初结果期:继续选择短截处理各级骨干延长枝,抹除夏梢,促发健壮秋梢。秋季对旺长树采用环割、断根、控水等促花措施。(3)盛果期: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结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挡光枝、枯枝、病虫枝。

果实采收

  根据柑桔果实成熟度、用途、市场需要等确定采收期。雨天及果面露水未干时不宜采果。采果者应戴手套,用圆头果剪将果实连同果柄一起剪下,再剪平果蒂,轻拿轻放。按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采摘果实。要求所有盛果的容器内壁光滑,采下的果实应及时运往包装场或储藏库。避免日晒雨淋。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柑桔    橘子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1699 次

最近更新:2015/5/15 11:17:05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