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柿

编辑词条

摘要

罗浮柿
  罗浮柿(学名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柿科柿属灌木或小乔木;果实球形。 分布于广东、浙江、重庆、福建和台湾。 

植物形态

  乔木或小乔木,高4—10米;幼枝浅褐色,略被短柔毛,老枝灰褐色,具细条纹,无毛,皮孔明显,棕色。叶薄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5—10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上面干时灰绿色,沿中脉微被短柔毛或变无毛,下面干时棕褐色,无毛,边缘略向背卷,侧脉4—6对,与中脉上面凹陷,下面突出,网脉不显;叶柄长约1厘米,顶端有很狭的翅,腹平背凸,腹面被短柔毛。雄花通常3朵组成聚伞花序,序梗极短,与花梗密被褐色绒毛;花梗长1.5毫米;花萼钟形,4裂,裂片三角形,两面被绒毛;花冠壶形,花冠管长约4毫米,无毛,裂片4,卵形;雄蕊16—22,着生花冠管基部,花丝扁平,长约1毫米,无毛,花药长圆形,顶端具小芒尖,药隔上被伏毛。雌花通常单生叶腋,花梗短,长1.5毫米,密被锈色绒毛;萼浅杯状,被绒毛,4裂,裂片三角形,长约3毫米;花冠近壶形,外面无毛,里面被淡黄色绒毛,裂片4,卵形,顶端急尖;退化雄蕊6;子房球形,无毛,花柱4枚,合生至中部,被绒毛。果近球形,直径1.5—2厘米;果萼盘状,4浅裂,略近方形,直径约9毫米,近无毛;果梗极短,被锈色微柔毛;种子2—6,褐色,扁平,具细皱纹。 花期5—6月。果期10—12月

果实特点

  本种的果较小,几无柄,球形,直径约1.3厘米;宿存萼近方形,直径约8毫米;叶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4厘米;侧脉较少,每边约6条。[1]

生长环境

  海拔1100-1450米;生于山坡、山谷疏林或密林中,或灌丛中,或近溪畔、水边。[1]

分布

  产马关、西畴、富宁、金平、屏边,分布于浙江、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中南半岛也有。[1]

采收与储藏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经济效益

  未成熟果实可提取柿漆.

  木材可制家具。

  茎皮、叶和果实入药。

药用功能

  茎皮、叶和果实入药,有消炎解毒,收敛之效;

  鲜叶煎水解食物中毒;绿果熬成羔,晒干研粉撒敷治水火烫伤;

  树皮煎水治腹泻、赤白痢疾。[1]

  【功效分类】解毒消炎;收敛止泻药。

  主治——食物中毒;腹泻;痢疾;水火烫伤

  性味——苦;涩;性凉

  【功效】解毒消炎;收敛止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叶可用至30g。外用:质量,研末,调敷。

  出处——《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罗浮柿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引用日期2013-07-29] .

开放分类

柿子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380 次

最近更新:2015/5/13 10:33:54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