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脉柿
编辑词条摘要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4—5米;顶芽细小,狭圆锥形,不明显,顶端具锈色伏毛;一年生枝条红褐色,皮孔圆形,小而明显,具细条纹,老枝灰褐色,粗糙。叶柄长0.5—0.8厘米,腹凹背凸,无毛。雄花:3朵组成聚伞花序,具序梗,序梗长2—3毫米,与花梗密被锈色伏毛;花梗长1—3毫米;苞片线形,长2毫米,密被锈色伏毛,早落。花萼长3毫米,4深裂,外面密被锈色伏毛,里面无毛,萼片狭三角形,长2毫米;花冠芽时卵珠形,花时坛状,花冠筒长约6毫米,外面密被污黄色微柔毛,里面仅上部疏被灰色微柔毛,余部无毛,裂片卵圆状三角形,长宽约3毫米,反折,两面密被灰色微柔毛;雄蕊16枚,排成2列,着生花冠管基部,花丝丝状,长约1.2毫米,内列者较短,花药近线形,长约2.5毫米;退化子房顶端密被污黄色伏毛。雌花:聚伞花序3花,每1—2个着生于幼枝下部,具序梗,序梗纤细,长约1厘米;花梗长约1厘米,与序梗疏被锈色伏毛;苞片早落;花萼长约1厘米,果时增大,两面疏被锈色伏毛,4深裂,裂片狭三角形,长约8毫米,脉纹两面突出;花冠筒宽坛形,比花萼稍短,外面密被灰色微柔毛,内面除基部外疏被灰色微柔毛,裂片卵圆状三角形,反折,两面密被灰色微柔毛;退化雄蕊16,排成2列,花丝扁平,被微柔毛,内列较短,花药线形。
分布情况
产景东。生林下或路边草坡,海拔1800—1870米。模式采自景东无量山。
相关介绍
分布区域
中国是柿树的原产地,至今仍为柿树栽培最多的国家。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地以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其中以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5省栽培最多,栽培面积占全国的80%~90%,产量占全国的70%~80%。
国外柿树分布亦广,亚,欧,非洲均有栽培。其中以日本较多,朝鲜,意大利次之,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也有少量栽培。19世纪后半期传入欧美,迄今只有零星栽培。
由于历史上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柿树分布形成了一条十分明显的界线,这条分界线大致为年降雨量45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在这条线以北和以西的地方,柿树分布较少。垂直分布越往南分布的海拔越高。在四川最高可达1500米左右。
种植意义
柿子是人们喜食的大众化果品。果实色泽鲜艳,味甜多汁,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柿饼,柿干,柿角,柿酱,柿子罐头,果冻,果丹皮等,也可代替粮食酿成各种柿子酒,柿子醋,还可做成柿子汽水,柿涩饮料,柿子晶等各种产品。柿果尚有医疗作用:可治胃病,止血,解酒毒;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的疗效;柿霜可治喉痛,咽干及口舌生疮等,柿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芦丁,胆碱等物质,可以作柿叶茶;其木材纹理致密,是制作各种家具的良好原料;另外,柿树树大叶茂,夏季可遮荫,入秋果艳叶红,又是美化环境的绿化树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柿子的需要量也会日益增加,因此,发展柿子生产前景较好。
栽培特点
柿树与其他落叶果树不同,其根系生长活动较晚。春季地上部萌芽展叶之后,根系尚未开始生长。一般在展叶后,新梢即将枯顶时根才开始生长。一年中有3次生长高峰即5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上旬和7月中旬~8月上旬。根系的生长高峰与新梢及果实的迅速生长期交替进行,10月份随着温度的降低根系停止生长。
柿树枝条生长以春季为主,成年树的枝条一般每年只有一次生长,幼树或成年树上的徒长枝才有2~3次生长。枝条的生长期很短,约20天。在这段时间内,枝条生长量可达全年的90%以上,枝条的生长强度因品种,树龄,着生多少而异。砧木幼苗嫁接后4~6年开始结果,10~12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百年以上。大树高接后第2或第3年开始结果,5~6年可进入盛果期。实生树结果较晚,在6~7年生才开始结果。
柿树喜温暖气候,在年均温9~23℃,成熟期温度19~23℃的地区都有栽培,柿树比较耐旱,一般年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上,且分布均匀时,不需灌溉,柿树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不论山地,平地或砂滩地均可生长,但栽培在土层深厚肥沃,透气性好,保水力强,背风向阳,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砂壤土或粘壤土上,则树势健壮,果实品质好且产量高。由于柿树大多数是单性结实,不产生种子。为了保持品种特性,多采用嫁接的方法繁殖,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所选用的砧木也不尽相同,中国北方以君迁子为砧木,南方则多以实生柿为砧木。
芽接操作简便,易成活,春夏秋3季在皮层易剥落时均可进行,但以秋季为最好。枝接在春季发芽前进行,枝接后柿树一般2~3年即可结果,树冠形成较快。嫁接后加强管理,已成活的苗木要适时解除捆绑物,以免影响接芽的正常生长和嫁接部位的加粗生长。柿粮间作的园子,应选择不与柿树生长发生竞争矛盾的作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作物。山地柿园要修好鱼鳞坑或梯田埂,冬季深翻,加厚活土层,使土壤有较强的保水肥能力,有条件的柿园可进行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水,及时中耕除草也是增加保肥保水能力的有效措施。
秋后采果前(9月中下旬)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肥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一半。追肥应结合物候期进行,以速效肥为主。在生长期6月上旬~8月中旬结合喷药进行叶面施肥,增产效果十分明显。灌水应视土壤干湿情况而定。在华北地区早春天气干旱,在萌芽前尤应注意灌水。开花前后灌水有利坐果,防止落花落果。结合施肥进行灌水则更有利肥效的发挥。危害柿树的害虫有数十种,其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柿梢夜蛾,柿蒂虫,刺蛾,舞毒蛾,柿星尺蠖,柿斑叶蝉,柿绵蚧,柿粉蚧,草履蚧,龟蜡蚧,金龟子等。柿树病害有十多种,以柿角斑病,圆斑病和炭疽病发生较普遍,危害最严重。采取人工防治,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柿树病虫害防治是确保丰产丰收,提高果品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柿的种类及特点
中国柿品种较多,通常分为两大类。涩柿类:在树上软熟前不能完全脱涩,采收后必须经过人工脱涩或后熟才可食用。
中国各地栽培的绝大部分品种都是涩柿类。
甜柿类:在树上软熟之前能够完全脱涩,采收后不需人工脱涩即
可食用。甜柿在日本很多,栽培数量已超过涩柿。【别名】柿子、朱果
【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kakiL.f.,以果、根、叶入药,柿饼也供药用。根随时可采;秋冬采果。
【性味归经】
果:甘,寒。
根:苦、涩,凉。
叶:苦、酸、涩,凉。
【功能主治】
果:润肺生津,降压止血。用于肺燥咳嗽,咽喉干痛,胃肠出血,高血压病。
根:清热凉血。用于吐血,痔疮出血,血痢。
叶:降压。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果:1~2个;根2~3钱;叶研粉每服1钱。
同科物种
所属卷:DiospyrosLinn.
所属科:Ebenaceae
中文名:网脉柿
小乔木,高约6米;幼枝褐色,具细条纹,密被污黄色微柔毛,成熟时不趋无毛,老枝灰褐色,疏被微柔毛,具椭圆形皮孔,皮层开裂。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长圆形,长9—13.5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上面绿色,光亮,沿中脉及侧脉被污黄色微柔毛,下面无毛,中脉上面凹陷,下面突出,侧脉7—9对,与网脉均两面突出;叶柄长约8毫米,下面具沟,下面圆形,被污黄色微柔毛。花未见。果单生,圆球形,径约2.5厘米,褐色,基部及顶端密被平伏黄绒毛,余部几无毛;宿存果萼具污黄色微柔毛,萼片狭三角形,长0.8厘米,反折;果梗长约1.2厘米,圆柱形,先端增大而稍弯,密被污黄色微柔毛,近顶部具一苞片痕。果期11月。
分布及生境:产砚山,生山谷密林中,海拔1100米。模式采自砚山八嘎。
同属物种
DiospyrosL.柿属,柿科,约500种广布于热带地区,中国有56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北至辽宁,以南部最盛,有些种类的木材很有价值,黑色心材称乌木,材质很硬重,是著名优良木材,柿D.kakiThunb.广植于南北各省,果经去涩处理后供生食或制成柿饼。从果中提取柿漆,供染渔网、漆雨伞、雨帽和纸扇之用。落叶或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互生;花雌雄异株或杂性,辐射对称,单生或数朵排成聚伞花序;花萼3-6裂,在雌花或两性花中宿存,结果时常增大;花冠钟状、壶状或管状,3-5裂,脱落;雄蕊3至多数,通常16枚;雌花有退化雄蕊1-16枚或无退化雄蕊;子房上位,2-16室,每室有胚珠1-2颗;在雄花中有不发育的子房;浆果肉质;种子长圆形,通常两侧压扁;胚乳丰富,均一或嚼烂状;子叶叶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