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猕猴桃
编辑词条摘要
"蒲江猕猴桃”获地理标志商标,这是最蒲江的标志。
蒲江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缘,介于东经103度19分~103度41分、北纬30度5分~30度21分之间。东西最长37公里,南北最宽27.5公里,总面积582.86平方公里。2005年,全县人口25.75万人,耕地22.37万亩。
蒲江县年平均气温16.3℃,平坝、丘陵、山地随地势升高,夏季逐渐缩短,冬季逐渐增长;“两河”下游的寿安地区为夏季最长地区,长秋山区为冬季最长地区。县境属暖水区,“两河”平坝区水温平均比气温高2.0℃;耕作层5~20厘米处,年平均地温在17.9~18.2℃之间,高于年平均气温1.6~1.9℃。县境内日照时数,春夏足而秋冬短;降雪少,年平均降雨量1196.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除5月份最低为79%外,其余月份均在80%以上;风向以东北风、西南风为主。
蒲江猕猴桃百科名片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位于北纬30度,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种植区,生态条件优越,品种资源丰富,市场基础良好。在联想投资公司的带领下,在资源潜力和上市时间上,蒲江猕猴桃都可在世界上形成竞争力,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猕猴桃产业作为本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重点推进,坚持走高端产业之路,发展“GAP、GGAP双认证”基地、推进品牌化经营,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生产和经营水平不断提升,蒲江猕猴桃产业正向“全国一流”的目标和国际化道路迈进。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0年10月27日,国际猕猴桃高峰论坛在成都市蒲江县举行。开幕式上,“蒲江猕猴桃”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蒲江县是全球三大黄肉型猕猴桃种植地之一,蒲江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公认的猕猴桃种植最佳适宜区,是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是全球三大黄肉型猕猴桃种植地之一,是世界少有的红、黄、绿“三色齐聚”的猕猴桃产地。2010年“蒲江猕猴桃”凭借果形美观、香气浓郁、酸甜爽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质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 。
蒲江三兄弟
蒲江猕猴桃三兄弟,是指蒲江猕猴桃的黄心果、绿心果、红心果,他们都富含维C,被称为“维C之王”。
中国猕猴桃之都
成都市和联想集团控股佳沃合作,探索推广“6个统一”的合作种植模式,全面带动蒲江县10万亩猕猴桃基地发展,在蒲江建立国际一流水准的标准化、规模化猕猴桃种植基地、总部运营结算中心、国家级猕猴桃工程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力争将成都打造成为“中国猕猴桃之都”。[2]
蒲江模式
“蒲江模式”,是蒲江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产业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范本,是结合县情因地制宜,巧干实干中的出色成果体现。蒲江的创新实践成果已在凸显。。。。[3] 。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猕猴桃“舌尖安全”实现全程监管。设立工作推进组,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有效规范了猕猴桃种植、加工、流通、消费和农资市场秩序,实现了监管工作从被动应付向常态管理和源头管理转变。
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猕猴桃“标准生产”实现步调统一。依托联想佳沃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优势,建立“统一品牌授权、统一农事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全程品控、统一包销、统一协助融资”“六个统一”连锁种植模式,充分发挥县域龙头企业、协会、专合组织的作用,有效确保了蒲江猕猴桃的独特品质和质量安全。
市场导向、品牌引领,猕猴桃“三化联动”实现产销两旺。蒲江通过实施“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全程标准化生产,猕猴桃商品果率、优果率分别达到95%、90%以上,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出口示范基地”验收,猕猴桃鲜果售往欧洲、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全县猕猴桃总产量3978万公斤,同比增产964万公斤,产值47820万元,同比增长2862万元;种植户亩均效益2万余元。
产业集聚、效益提升,猕猴桃“点土成金”。蒲江已建成国内最大最先进的猕猴桃包装储运中心,正加快建设占地300余亩的猕猴桃批发市场;建成了猕猴桃保鲜气调库43座,总库容达到4万吨,有效调节了猕猴桃鲜果市场供应;引进营销加工企业20余家,蒲江猕猴桃产业化企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近年来,蒲江县围绕‘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业基地’目标,在全国率先整体推进有机农业县建设,以‘构建五大体系’为突破口,强力推进优质猕猴桃、茶叶、柑橘‘三业并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三大主体’,借力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有效实现农业产业由数量扩张向品质提升的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独具蒲江特色的现代农业改革创新发展新路子。”县委书记刘兵展望着未来蒲江蓝图。
蒲江独有品种-金艳
金艳猕猴桃个头匀称结实,明黄的果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这种黄瓤猕猴桃名字叫“金艳猕猴桃”,出口到欧洲每枚能卖一欧元。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与蒲江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利用蒲江复兴现有的万亩猕猴桃基地,将金艳猕猴桃放到蒲江发展。蒲江县成为唯一一个集展示、技术研发、培训为一体的猕猴桃工程中心。作为“金艳”品种的研发机构,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将发挥猕猴桃工程中心的平台作用,在蒲江复兴乡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培训各类猕猴桃技术人员,与基地的联想集团农业投资公司开展品种共享合作。
金艳猕猴桃的故乡在蒲江,这里也是全国唯一大量植金艳的地方,2010年“蒲江猕猴桃”被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蒲江县成为全球最大的优质黄肉猕猴桃产业基地。
参考资料
2. “中国猕猴桃之都”项目落地蒲江 .华西都市报 [引用日期2014-12-9] .
3. 蒲江模式:开启食品安全新未来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4-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