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香荔

编辑词条

摘要

新兴香荔
  该产品具有果实皮薄而红,肉白蜡色,爽脆多汁,甘甜带香,核小,可食率高等优点,啖之口内留香持久,与糯米糍、桂味、黑叶等荔枝不相伯仲。在新兴县广泛种植,成为新兴最早的特产。 

简介

  新兴香荔,广东省新兴县特产荔枝,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兴香荔系岭南十大佳果之一,新兴“三大宝”之一 。

种植历史

  新兴香荔是新兴县荔枝主要品种,起源于福建省荔枝品种“状元红”。明代,新兴县种植的荔枝品种有黑叶、进奉、桂味等。1406年(明永乐四年)进士黎常(新兴县籍人)从福建引进状元红荔枝树苗回县培育成新品种,因其果小,颜色鲜红,核小如米,肉脆味香,有别于其他荔枝品种,故得名“新兴香荔”。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新兴县志》载:“香荔枝,两粤所无,唯新兴有之。或无核,或有核而绝小。他处莳之则变。”《罗浮志》也载:“荔枝有多种,出新兴者为香荔,实小核焦而香美……甘酸宜人。其核细者谓之焦核,荔枝之最珍者也。”《广州杂记》更赞誉新兴香荔的珍稀:“粤荔多不及闽……而新兴者过之。新兴荔干,美于闽之状元红,官其地者亦不可多得,彼人取荔浆为酒……色香味俱美。”清代,新兴香荔被列为贡品。其时,每年荔枝收获时节,必由县官派遣差役下乡,四出查勘,遇有种荔农户,便指派解额上送,违者则以欺骗论罪。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新兴知县王耀曾到任,深察民情,即于县署后旷地(中山公园)莳植香荔树百余株,以为解贡之用。此后,新兴香荔名负内外。该县各地均有种植,以环城、洞口、车岗、上沙、东成、集成、船岗为主产区。民国期间,该县种植面积有900~lOOO亩,荔枝树2.7~3万株。每逢“大年”,总产约10多万公斤。

  1949年为694亩,2.54万株,总产20万公斤。1949年后,成为广东荔枝著名品种之一。1951年9月,华南植物园科技人员在新兴县城郊井料岗圈接新兴香荔树苗50株送往苏联莫斯科试种。1984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柳田圣山到新兴县观光后,著文称新兴是“荔枝的故乡”。

  新兴香荔具有岭南荔枝珍品的盛誉,又具有栽培管理成树结果难的特点,如管理不当,则不结果,或种性退化,果实变小,细核率降低,香味变淡,酸性过浓。1957年后,该县曾多次进行培植、扩种,但成效不显著。至1978年,全县香荔秧植面积4939亩,有荔枝树74085株,其中成树面积3326亩,共49890株。是年,总产30.98万公斤。1985年种植面积发展至6755亩,总产40.83万公斤。因产量少,供不应求情况日益突出。[3]

种植环境

  新兴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分明,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1.5℃,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696小时,日均4.65小时,日照率39.2%。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每平方102.4千卡。日照稳定≥10℃的历年总积温平均值7398.2℃。境内中部年均有霜日数5.9天,初霜日一般出现在12月份,霜期20-60天之间。年降雨量1663.7毫米,多集中在5、6月和8、9月份。

  新兴的农业土壤调查表明,该县所有低丘缓坡地和旱耕地的土壤均为壤土和红壤土,而香荔绝大部分种植在这些类型的土地上。据观察,新兴香荔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在村边、房前屋后、旱地、山坡上种植均能正常生长。新兴县气候地理条件对荔枝生长非常有利。[4]

生产情况

  根据资料显示,新兴香荔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其种植面积为2100多亩,结果树为1800多亩,产量多年在500吨左右。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到6500亩,至1990年扩大到1.1万;2004年总面积达2.15万亩,投产面积1.76万亩,总产5620吨,为历史最高产量。

  新兴香荔品质极优,每年都是供不应求,其主要表现在:(1)产量少;(2)品质优;(3)迟熟。收获期在7月上旬至中旬前期,比糯米糍及桂味迟5-7天,是荔枝上市最迟的品种。其新兴一带市场占有率在40-60%之间。 [4]

认证荣誉

  1951年,新兴香荔干被推选参加广东省在肇庆市举办的西江土特产展销会,20世纪50年代,新兴香荔作为中苏友好象征,曾远销到莫斯科;20世纪60年代,又曾先后在中国国内、广东省内的各种展览会上展出;1972年又被选送到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好评;2002年,“文锦牌”新兴香荔、妃子笑、桂味、糯米糍四个荔枝品种通过国家审核认定“绿色食品”,并获证书。2008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新兴香荔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4]

生物特性

  新兴香荔在小楼和三江镇有少量栽培。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缘呈波浪状;果小,平均单果重10.6克,长卵形,果肩平;果皮深红色,皮滑,龟裂片隆起,裂片峰锐尖;果肉白蜡色,质爽脆,味清甜带浓香,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8%左右,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1.12~23.32毫克,酸0.29~0.33克,可食率77.6%。种子极小,全部退化为焦核;2月下旬~3月中旬开花,6月下旬果成熟。

  该品种肉厚质爽脆,有浓香味,种子极小,品质优;但果很小,产量不高,而且大小年结果现象明显。[5]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新兴香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新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新兴香荔地理标志产地范围的函》(新府发〔2007〕2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新兴县新城镇、太平镇、东成镇、簕竹镇、车岗镇、六祖镇等6个镇所辖行政区域。[6]

  专用标志使用

  新兴香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新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6]

  技术要求

  (一)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主要为花岗岩赤红壤、红壤、沙潮泥土。pH值为4.5至6.5之间。土层厚度1米以上,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1%以上。

  (二)栽培管理。

  1、种苗繁育:嫁接苗的砧木选用与接穗亲和力强的母树种子,如:槐枝、酸枝种子。接穗选择优良母树上、中部向阳无病虫健壮枝条;圈枝苗在优良母树上选健壮、向阳、枝龄2至3年,枝径粗2厘米至3厘米的枝条。

  2、土壤管理:植后果树逐年在冬季进行扩穴或深翻改土,增施绿肥、粪肥、堆肥等有机肥料。

  3、肥水管理:根据园地肥力状况和不同发育阶段,按照主要物候期进行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无机肥,但氮、磷、钾和其他元素肥料配合使用。全年施肥量按每100公斤需要施入N1.60至2.00公斤,P2O50.7至0.9公斤,K2O1.4至2.2公斤。当年没有开花结果的果园,在春梢期、夏梢期施肥量可酌情减少30%至40%。水分管理在花芽分化期间适当控制水分,至花芽萌动期遇旱则进行淋水。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果实采收。

  采收应在果皮转为深红色后的阴天或晴天的上午进行。采收方法自下而上,轻采轻放,采下果实置于树荫下。[6]

参考资料

1. 图2来源 . 
2. 图1来源 . 
3. 种植历史参考 . 
4. 简介荣誉生产环境等参考 . 
5. 生物特性参考 . 
6. 地理标志内容参考 .

开放分类

荔枝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311 次

最近更新:2015/5/8 10:38:47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