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

编辑词条

摘要

火鸡,又名七面鸟或吐绶鸡,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火鸡体型比一般鸡大,可达10公斤以上。根据传统,美国人会在感恩节及圣诞节烹调火鸡。和其他鸡形目鸟类相似,雌鸟较雄鸟小,颜色较不鲜艳。火鸡翼展可达1.5~1.8米,是当地开放林地最大的鸟类,很难与其他种类搞混。火鸡有两种,分别是:分布于北美的野生火鸡,和分布于中美洲的眼斑火鸡。现代的家火鸡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驯化当地的野生火鸡而得来。

简介

这种鸟能吃别的鸟类所不能吃的食物。它形体比鹤大,有三四尺长,颈、足像鹤,嘴尖冠红且软,毛色如青羊,脚有两指,爪甲锋利,能伤人至死。
【性味】味甘,无毒。
【功效主治】软坚消积。
【功效主治】有毒,能消化人们误吞入腹的铁石等硬物。

特点

身黑头红,所以称它为“土耳其”。欧洲人很喜欢吃烤鹅。在移民到美洲之后,还没有养好鹅就有了吃鹅的要求,于是就吃火鸡,竟然发现火鸡比鹅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鸡。于是烤火鸡成了美国人的大菜,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而在国内养殖的火鸡种类一般有三种,为尼古拉火鸡、青铜火鸡和贝蒂娜火鸡.
是吐绶鸡科(Meleagrididae)两种鸟类的统称。最著名的是普通火鸡(Meleagris gallopavo),原产于北美洲,为猎禽,现已被广泛饲养以供食用;另一种眼斑火鸡(Agriocharis ocellata或Meleagris ocellata)。英语中有一些与火鸡无亲缘关系的鸟也叫turkey如Australian turkey,brush turkey(灌丛火鸡)、water turkey(水火鸡),参阅鸨(bustard)及蛇鹈(snakebird)等词条。

来源

普通火鸡的驯化可能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前始于墨西哥的印第安人。1519年火鸡首次被引进西班牙。1541年引入英格兰。火鸡在英格兰普遍饲养后,turkey-cock被用来称火鸡,该词以前用以称一种来自伊斯兰地区或突厥地区的家禽珠鸡。英国殖民者17世纪把在欧洲育成的火鸡品种引进北美洲东部。约1935年前人们养殖火鸡主要是为了利用其美丽的羽毛,后来才重视培育肉质优良的品种。由于鸟类、两栖类及鱼类的性别由卵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所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有研究声称,可以进行孤雌生殖,而火鸡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著名。在缺乏雄性的情况下,雌鸟生产的未受精卵亦可孵化,而其所孵出的后代通常虚弱,并几乎都是雄性。但由于鸟类是高等的脊椎动物,生殖细胞特化,缺乏孤雌生殖的基础,上述文献中的情况有待确认和深入研究。

营养价值

在营养价值上有“一高二低”的优点。一高是蛋白质含量高,二低是脂肪低,胆固醇低,并含有丰富的铁,锌,磷,钾及维生素B。火鸡肉和其他肉类产品比较起所含蛋白含量甚高,但是热量和胆固醇是最少的;火鸡肉所含的脂肪是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量的增加;其次,火鸡胸肉的铁含量也相当高,对于生理期、妊娠期和受伤需调养的人而言,火鸡肉是供应铁质最佳的来源之一。
火鸡肉在营养学上的另外特色还包括其富含色氨酸和赖氨酸,可协助人体减压力、消除紧张和焦躁不安等症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词条统计

创建者: ceshi1

编辑次数:2 次

词条浏览:3530 次

最近更新:2013/10/29 16:11:35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