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蜜梨
编辑词条摘要
植物学特征
晋蜜梨树姿较直立,2~3年生枝红褐至灰褐色,皮孔近圆至扁圆形,中大,中多。1年生枝绿褐至紫褐色。叶芽较小,花芽短圆锥形,较小。叶片浓绿,较厚,卵形至阔卵形,长8~12厘米,宽7~9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近圆至心形。叶片乎展或赂向叶面抱合,边缘锯齿较密,细锐,刺毛较长。叶柄长3~4厘米,有的叶柄阳面有红晕,嫩梢及幼叶暗红色。花蕾及初开花的花瓣边缘红色,每序5~8朵花,花枝长3~5厘米,花较大,花冠直径4.5~5厘米,花瓣近圆至扁圆形,长2.2厘米,宽2.2~2.5厘米,边缘有波状缺刻,花瓣间重叠。[1]
果实性状
晋蜜梨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230克,纵径7.1厘米,横径7.8厘米,最大果重480克。果实卵形至椭圆形,果皮绿黄,贮后黄色,具蜡质,果点中大,较密。肩部果点较大较稀。果梗长3~4厘米,梗洼中大、中深。有的肩部一侧有小突起。萼片脱落或宿存,脱萼者萼洼较深广,宿萼者萼洼中大,较浅。外观综评:果较大,较端正,不足之处是果点较显著,但套袋果实较白净美观。
果心小,果肉白色,细脆,石细胞少,汁液多,味浓甜,具香气,品质上等或极上。9月下旬采收的果实含可镕性固形物12.2%~16%,可溶性糖8.29%~10.18%,可滴定酸0.004%~0.08%,糖酸比为91.01~219.25:1,维生素C含量O.22毫克/百克。10月中旬采收的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8.8%。果实耐贮运,贮后蜡质增厚,香气变浓,风味有所增加,在土窑洞内可贮至翌年5月份。贮至4月份酥梨甜度明显下降,而晋蜜梨肉质风味仍佳。最适食用期为10月份至翌年4月份。[1]
生物学特性
生长习性
晋蜜梨幼树较直立,生长势强,大量结果后树势中庸。7年生树高5米,冠径5.5米,干周35厘米,新梢长50~90厘米。萌芽率高(70.7%),幼树成枝力中等,延长枝剪口下可抽生1~3个长枝和1~2个中枝。大量结果后成枝力减弱,剪口下抽生l~2个长枝。[1]
结果习性
晋蜜梨嫁接苗4~5年结果,经甩放拉枝处理的树3年即可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结果初期,部分中、长果枝也结果。8年生树短果枝占72.4%,中果枝占10.4%,长果枝占12.2%,腋花芽占5%。果台常抽生l~2个短枝或中长枝。果台连续结果能力弱,多为隔年结果,但不同的枝组间可交替结果,果枝健壮。花序坐果率高,坐果牢靠,丰产稳产。每果台坐果1~3个,多者达4个果,以双果为多;双果以上的花序占70%,平均每果台坐2.1个果。如坐果过多,管理不当时,会形成大小年。无采前落果。[1]
物候期
在晋中地区,花芽4月上旬萌动,4月中下旬初花,4月下旬盛花,4月末终花,花期7~10天。其花期较鸭梨迟3~4天,与酥梨花期相近。果实9月底至10月上中旬成熟。11月上中旬落叶,营养生长天数220天左右。[1]
抗性
①抗逆性:晋蜜梨较耐寒,抗寒性较酥梨强。如1988年山西北部梨区酥梨花芽冻害率为43.4%,晋蜜梨花芽却未受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带,晋蜜梨品质优良,略有短枝冻害,但仍能丰产。较耐旱,在晋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堑区(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山坡旱地果园,该品种生长结果均好。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4%~18.8%。坐果牢,较抗风。
②抗病虫性:有的年份有白粉病发生,发病程度比苹果梨、早酥梨、慈梨等轻。未发现黑星病(在晋中、晋南,黄梨、夏梨、鸭梨、慈梨、金梨等发病严重的果园,晋蜜梨未发病),比酥梨抗腐烂病。有的年份易受黄粉蚜为害。[1]
农业技术特点
第一,晋蜜梨树冠中大,可中密度栽植。授粉品种有酥梨、雪花梨、鸭梨、猪嘴梨、晋酥梨等。
第二,其幼树生长势强,较直立,修剪不当易延迟结果。要特别注意开张角度、轻剪缓放,枝条经长放、拉枝后,易形成一串中、短果枝,这是促进晋蜜梨早结果的重要措施。待结果后及时回缩,可培养成健壮枝组,枝组间交替结果,可连年丰产。
第三,果台坐果率高,应注意疏果,并加强肥水管理,以保证果大均匀,丰产稳产。
第四,晋蜜梨果点较明显,套袋后能显著改善外观。可结合病虫防治套袋。
第五,该品种果柄较硬,贮运不当易刺伤果实,应注意防止。
第六,晋蜜梨为晚熟品种,采收期为9月底至10月上中旬。据腺县观测,9月底至10月中旬,该品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由14%升至18.8%,且肉质不变松,而酥梨可溶性固形物不上升,肉质略松。适时晚采有利于提高品质。[1]
推广地区和发展前景
晋蜜梨果实浓甜,汁多,肉细,具香气,品质优良。耐贮运,丰产,较抗黑星病。它比酥梨肉细,味甜,其品质、耐贮性、耐寒性、对腐烂病的抗性等方面均优于酥梨。与酥梨、雪花梨等可互相授粉,且成熟期迟,可排开采收期。在山西限县梨区已大量栽培。可在华北、西北、辽西等白梨适栽区种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