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芝麻

编辑词条

摘要

白芝麻
  白芝麻为胡麻科胡麻属植物脂麻的种子。白芝麻具有含油量高、色泽洁白、籽粒饱满、种皮薄、口感好、后味香醇等优良品质。白芝麻及其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性和抗衰老性。 

  

形态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5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中空或具有白色髓部,微有毛。叶矩圆形或卵形,长3-10厘米,宽2.5-4厘米,下部叶常掌状3裂,中部叶有齿缺,上部叶近全缘;叶柄长1-5厘米。花单生或2-3朵同生于叶腋内。花萼裂片披针形,长5-8毫米,宽1.6-3.5毫米,被柔毛。花冠长2.5-3厘米,筒状,直径约1-1.5厘米,长2-3.5厘米,白色而常有紫红色或黄色的彩晕。雄蕊4,内藏。子房上位,4室(云南西双版纳栽培植物可至8室),被柔毛。蒴果矩圆形,长2-3厘米,直径6-12毫米,有纵棱,直立,被毛,分裂至中部或至基部。种子有黑白之分。花期夏末秋初。

产地功用

  芝麻原产印度,我国汉时引入,古称胡麻(今日本仍称之),现今通称脂麻,即芝麻。本植物在我国栽培极广且历史悠久。

  芝麻种子含油分55%,除供食用外,又可榨油,油供食用及妇女涂头发之用,亦供药、用,作为软膏基础剂、粘滑剂、解毒剂。种子有黑白二种之分,黑者称黑脂麻,白者称为白脂麻;黑脂麻为含有脂肪油类之缓和性滋养强壮剂,有滋润营养之功,对于高血压也有治疗的功效[1] 。

栽培技术

  在播种前,整地施肥、增加地墒、选好优良品种,再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

  间苗定苗 :要在3—4片真叶以前定苗,间苗至合理的密度。幼苗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中耕除草、灌溉排水、合理施肥:从出苗到始花要勤中耕(封行以后不可再中耕),中耕结合培土,有利于排水防渍,防止倒伏。芝麻对土壤水分反应最敏感,既怕渍涝,又不耐长期干旱,因此必须注意灌溉和排水。喷施新高脂膜提高养肥的有效成分,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防病虫害:芝麻常见病害有:立枯病、红色根腐病、花叶病、变叶病等,虫害有:小地老虎、刺蛾、斜纹夜蛾、金龟子、萤火虫等,根据植保要求适时喷洒针对性药剂,进行灭杀防治,喷施新高脂膜,大大提高农药和养肥的有效成分。

  开花期:除保证水肥充足外,要适时喷施壮穗灵,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果荚坐果率,籽实饱满,达到产量提高。

营养分析

  1.白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

  脂、钙、铁、镁等营养成分;白芝麻中的亚油酸有调节胆固醇的作用;

  2. 白芝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细胞内有害物质游离基的积聚,可使皮肤白皙润泽,并能防止各种皮肤炎症;

  3. 白芝麻还具有养血的功效,可以治疗皮肤干枯、粗糙、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

食疗作用

  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通乳、益肝养发、强身体,抗衰老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耳鸣、高血压、高血脂、咳嗽、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乳少、尿血等症。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适宜妇女产后乳汁缺乏者食用;适宜身体虚弱、贫血、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老年哮喘、肺结核,以及荨麻疹,习惯性便秘者食用;适宜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瘴、慢性神经炎、末梢神经麻痹、痔疮以及出血性素质者食用;

  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忌食;根据前人经验,男子阳痿、遗精者忌食。

  每天10~20克

制作指导

  1. 芝麻可榨制香油(麻油),供食用或制糕点;种子去皮称麻仁,烹饪上多用作辅料;

  2. 芝麻仁外面有一层稍硬的膜,把它碾碎才能使人体吸收到营养,所以整粒的芝麻应加工后再吃;

  3. 炒制时千万不要炒糊。

  7其他相关编辑《神农本草经》说,芝麻主治“伤中虚赢,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

  《抱朴子》:耐风湿,补衰老。

  《本草纲目》: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

  《本草从新》:胡麻服之令人肠滑,精气不固者亦勿宜食。

  《本草求真》:下元不固而见便溏,阳痿,精滑,白带,皆所忌用。

  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

  在我国古代,芝麻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食品,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认为,芝麻能强身体,抗衰老,以九蒸胡麻,同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面食,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白芝麻    

词条统计

创建者: bianji06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730 次

最近更新:2015/5/5 9:39:32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