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
编辑词条摘要
形态特征
现代研究认为,糜子包括黍子和稷子1987年出版的《辞海》中描述:“圆锥花序较密,主轴弯生向一侧倾斜的为黍型(P. miliaceum var. contractum)即黍子;圆锥花序密,主轴直立,穗分枝密集直立的为黍 、稷型(P. miliaceum var. compactrm)即糜子。圆锥花序较梳,主轴直立,穗分枝向四面散开的为稷型(P.miliaceum var. effusum)即稷”。这种按花序和穗轴形态进行分类的方法,将糜子分为黍型(黍子)、黍稷型(糜子)、稷型(稷)的方法是错误的。
茎的特征
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高40-120厘米,单生或少数丛生,有时有分枝,节密被髭毛,节下被疣基毛。叶鞘松弛,被疣基毛;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顶端具长约2毫米的睫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5-20毫米,两面具疣基的长柔毛或无毛,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常粗糙。
花的特征
圆锥花序开展或较紧密,成熟时下垂,长10-30厘米,分枝粗或纤细,具棱槽,边缘具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4-5毫米;颖纸质,无毛,第一颖正三角形,长约为小穗的1/2-2/3,顶端尖或锥尖,通常具5-7脉;第二颖与小穗等长,通常具11脉,其脉顶端渐汇合呈喙状;第一外稃形似第二颖,具11-13脉;内稃透明膜质,短小,长1.5-2毫米,顶端微凹或深2裂;第二小花长约3毫米,成熟后因品种不同,而有黄、乳白、褐、红和黑等色;第二外稃背部圆形,平滑,具7脉,内稃具2脉;鳞被较发育,长0.4-0.5毫米,宽约0.7毫米,多脉,并由1级脉分出次级脉。胚乳长为谷粒的1/2,种脐点状,黑色。染色体2n=36(AB-дулов1931),40(Church.,1929)。花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
糜子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中国主要制米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期为阳历5月下旬或六月上旬,一般在中秋节之前收割。
地理分布
糜子有粳糯之分。中国包头、东胜、榆林、延安一线(东经110°)以东地区,主要栽培糯性糜子,向东延伸粳性糜子种植的数量越少;该线以西地区主要栽培粳性糜子。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华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新疆偶见有野生状的。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温暖地区都有栽培。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
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华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新疆偶见有野生状的。
国外分布
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温暖地区
食用价值
本种为人类最早的栽培谷物之一,谷粒富含淀粉,供食用或酿酒,秆叶可为牲畜饲料。由于长期栽培选育,品种繁多,大体分为粘或不粘两类,本草纲目称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民间又将粘的称黍,不粘的称糜。
“延安糜子米”是一种深加工产品,粳性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会在处理过程中变得很低。其食用方法可与大米相同,也可用开水、凉水泡食(米汤是清的)。如果和绿豆以2:3的比搭配熬汤,则属中医学中的传统药膳,适于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近视、高血脂、脚气病例、多发性神经炎、结核病、甲亢等消耗性疾病、口角炎、唇炎、舌炎、睑缘炎、阴囊炎、溢脂性皮炎者食用,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食疗作用。
营养成分
糜子蛋白质含量12%左右,最高可达14%以上;淀粉含量70%左右,其中糯性品种为67.6%,粳性品种为72.5%。糯性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很低,优质糯性品种不含直链淀粉。粳性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为淀粉总量的4.5%∽12.7%,平均为7.5%;脂肪含量3.6%,此外还含有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B6、B1、B2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镁、磷及铁、锌、铜等矿物质元素。
风味小吃
糜子及糜子面可以制作多种小吃,风味各异、形色具佳、营养合理、食用方便,制作历史悠久。例如茶汤、驴打滚、炸糕、枣糕、浸糕、年糕、连毛糕、糕斜儿、清真酥香糖、汤团、粽子、摊花、煎饼、窝窝、火烧、油馍、酸饭、糜子粉、炒米、糜面杏仁茶等。
药用价值
糜子性味甘、平、微寒、无毒,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之一,《内经》、《本草纲目》等书中都有记述。据《名医别录》记载:稷米“入脾、胃经”,功能“和中益气、凉血解暑”。煮熟和研末食,主治气虚乏力、中暑、头晕、口渴等症。黍米“入脾、胃、大肠、肺经”,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除热愈疮”。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呃逆烦渴、泄泻、胃痛、小儿鹅口疮、烫伤等症。
《食经》、《千金食治》、《食疗本草》、《食医心鉴》、《饮膳正要》等著作中都对有机食物进行了辩证的论述,认为“食医同源”、“医膳同功”。
《黄帝内经·素问篇》提出 “五谷为养、五果为腹、五畜为助、五菜为充”,正如《神农本草》所总结的,养生之食物首推谷类。
为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中国营养学会于1998年通过了《中国的膳食指南》,第一类食物中仍以谷为首,且粟米粥能“养肾益气、治胃热、消渴、利小便”。
《黄帝内经》又认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愿我们日常饮食多注意膳食,防患于未然,身体健康!
食疗与验方
⑴气滞食积方 肉食成积,胸满面赤不能食,饮黄米泔水。
⑵胃寒、泄泻方脾胃虚寒、泄泻及肺结核低热、盗汗,黄米煮粥,常食。
⑶妊娠流黄水方 黄米、黄芪各30g,水煎,分3次服;黄米煮粥,常食。
⑷食苦瓠毒 煮汁饮之即止。
⑸治人、六畜,天行时气豌豆疮方 浓煮的黍穰汁洗之。
⑹中老年人阳气不足,气血两亏,体虚消瘦,腰膝酸软,畏寒等症 羊肉250g,河西米[稷(糜)米]400g,葱、盐适量。先将羊肉洗净,切块,熬汤,下河西米、葱、盐同煮。任意食。以秋冬服食为宜。
⑺黄酒核桃泥汤神经衰弱、头痛、失眠、健忘久喘、腰痛、习惯性便秘等症:核桃仁5 个,白糖50g,黄酒(糜子为原料)50ml。前2味放入瓷碗中捣成泥状,入锅中,加黄酒,小火煎煮10分钟,每日服2次。
⑻党参黄米茶 党参15~30g,炒米30g。2味入锅内,加水4碗煎至1碗半,代茶饮,隔日服1次。适用于脾阳虚食少、倦怠、形寒肢冷,大便溏泄,或完谷不化,肠鸣腰痛,舌淡苔白,脉虚弱沉迟者。
栽培区域
东北春糜子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朝阳地区除外)三省及内蒙古兴安盟和通辽市。糜子以春播为主,垄作栽培,主要为糯性品种,散穗型居多,籽粒较小,以黄、黑粒色为主。
北方春糜子区
包括内蒙古大兴安岭以西大部、辽宁朝阳市、河北承德和张家口市、北京延庆县、山西晋西北地区、陕西北部长城沿线各县、宁夏盐池和同心县及引黄灌区、甘肃河西走廊。糜子以春播为主。由东向西由糯性品种为主向以粳性品种为主过渡,类型复杂多样。千粒重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籽粒以黄、白、红色为主。
华北夏糜子区
包括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大部、山东及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糜子以夏播为主,条播平作,以糯性品种为主,侧穗型品种居多,中小粒,以黄、白粒色为主。
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
包括河北西部少数县、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陕西中部、甘肃中部及甘南自治州、宁夏南部及青海东部地区。本区西北部以春播糜子为主,东南部以夏播糜子为主。由东向西是由糯性品种为主向粳性品种为主过渡,侧穗型品种居多,千粒重较高,籽粒以黄、红色为主。
西北春、夏糜子区
包括新疆全区及甘肃西北部酒泉地区。糜子有春播也有夏播,但面积较小。
青藏高原春糜子区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中西部及四川西部,是中国最大的高原区。糜子属零星栽培,一般为春播,少数地方为秋、冬播,品种为粳性,散穗型,籽粒小,单产较低。
南方秋、冬糜子区
包括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各省区。糜子零星分布于各省山地和丘陵地带,一般多在头年秋、冬季播种,次年春季收获,品种多为糯性、侧穗型。
食用方法
冲泡
糜子可以研磨,然后用开水、凉水泡食。
熬煮
糜子熬粥,糜子中的蛋白质极易被吸收。
熬汤
糜子可以在熬汤,在熬汤时候,加一点糜子进去,可以提高营养成分。
选购技巧
带皮糜子包括黍子和稷子,糯性为黍,粳性为稷,黍、稷类型与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有关,种子的粳、糯性与植株形态和穗分枝没有直接关系。
纯正的糜子米是粳性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会在处理过程中变得很低。而次品糜子米则在处理过程中无法降低蔗糖含量。
保存秘诀
糜子的保存方法是常温保存
糜子也可放在冰箱冷冻。
相关宜忌
适宜搭配
糜子可以和谷物(红豆、绿豆、豌豆等)搭配熬粥
糜子可以和豆类食品搭配使用。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糜子
禁忌搭配
糜子不宜与酸性物质同食,否则会导致营养不吸收。
禁忌人群
健康体质平和质,阴虚体质的人群不宜食用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