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

编辑词条

摘要

秋葵
  秋葵(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又名黄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黄蜀葵,民间也称“洋辣椒”。原产于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中国,多见于中国南方。其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口感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种子可榨油。 
 
  黄秋葵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 

  

形态特征

  黄秋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直立分枝,直根性,根深达1 m以上;

  茎:主茎直立,高1—2.5m,粗5cm,赤绿色,圆柱形,基部节间较短,茎部木质化,自基部节位生侧枝数条,自着花节位起不发生侧枝;叶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或刚毛,叶柄细长,中空;花大而黄,着生于叶腋。

  叶:叶互生,叶之上下两面被有粗毛,掌状3—5裂或浅裂,在植株下半段的叶片较为圆阔大形,自上半段起叶片逐渐变为细狭小形。另有圆叶种,叶型圆阔如蓖麻叶。叶柄长,中空,叶背有白色透明小颗粒。

  花:花腋生,花腋在主株上第4—10多节开始着生,以后通常每节着生一花,花为完全花,花瓣黄色,通常是5片,基部暗红色,花期仅有数小时,当天午后即萎谢,花谢后3—4天左右便可采收嫩果。 呈掌形分裂,有5到7个裂片,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叶柄细长,中空。花直径4—8cm,花瓣由白到黄,花瓣根部有红色或紫色斑点,色艳丽,具观赏价值。

  果实:果实为蒴果,长10余公分,先端细尖,略有弯曲,细长似羊角或辣椒,果皮薄革质,先端尖细,果色从淡绿至深绿色,亦有紫红色者;果形可分长果形或短果形,5角至多角,也有呈圆形者。果实含有特殊黏滑物质,更具有特殊香气或风味。果实老熟后转呈黑色,木质化纵裂,心室间有薄膜间隔,每一心室(子室)有种子10粒多,种子球形,比豌豆稍小,灰褐色。果长10~25cm,横径1.9~3.6cm,果面覆有细密白色绒毛,果成熟后木质化不可食;种子球形,绿豆大小,外皮粗,被细毛。内含多颗种子。种子球形,灰黑色,千粒重约55克。

  

生长特性

  喜温暖气候,不耐寒,以深厚肥沃土壤、阳光充足之地栽种。秋葵一般在三月份播种,经过3--5天便可发芽,苗期大概会持续40多天,11月份便开始结果。生长周期一般为7个多月。

  秋葵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其耐寒能力因品种不同略有差异,芙蓉秋葵和多花芙蓉葵在北京地区可露地越冬,红秋葵需覆盖保护越冬,或将宿根挖掘出来。

  秋葵屯放在不结冻的冷室内贮存越冬,因此多用大盆来栽种它们。长江流域则可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耐旱。

  秋葵以分株繁殖为主,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也可在夏季剪当年生的枝梢进行扦插。它的种子外皮相当坚硬,如果进行播种,事先应将种子投入浓硫酸中浸泡5分钟,再用水冲洗干净后下种,否则胚很和胚芽不能突破种皮。

  

产地分布

  长江以北地区成宿根性,入冬地上部分枯萎,次春萌发新枝。原产于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我国。分布于我国江西、贵州、广西、广东(包括海南岛)等省区,江西萍乡、云南文山、西双版纳、临沧、怒江、保山等地州,海拔900-1600米的低丘、草坡、旷地、稀疏松林下或干燥的瘠地常见,以江西萍乡最盛产,也分布至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等地。我国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

  

栽培技术

  

秋葵共性

  4月春播,种子大用穴播,覆土2厘米,播后7-10天发芽,发芽迅速整齐。种子有自播繁衍能力。幼苗株高10厘米时可进行间苗或移苗,6月,每穴留苗1株。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并保持土壤湿润。花蕾形成时、蹭施1次磷、钾肥。花期注意设支撑物,以防风吹倒伏。常见叶斑病、锈病和蚜虫、金龟子危害。病害发生前,可用等量施波尔多液喷洒预防。虫害用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杀。

  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整地同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土杂粪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在阳畦或日光温室里播种。苗床土按菜园土、腐熟有机肥和细砂6:3:1的比例配制,以10厘米见方的密度点播。因黄秋葵种壳较坚硬,所以播前应先浸种24小时,后放在25—30℃下催芽,4—5天发芽,苗龄30一40天,即幼苗3—4叶时定植。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株行距15*40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地膜覆盖栽培可早播4—6天。当苗长出两叶时进行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4—5叶时定苗。

  秋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当株高40—50厘米时,应环株施1次肥,结合中耕培土。采收第一一二个果后每亩追尿素10公斤。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进行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黄秋葵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中耕蹲苗,促进根系伸展。午旱时随时浇水,夏季注意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天浇1次水。生长后期酌情浇水。雨季水多,温度高,易导致渍水烂根,要及时清沟沥水。 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损耗。开始采果后适当摘去基部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害。雨季要注意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秋葵采收的产品是嫩果。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迟,纤维增多,肉质老化,降低品质,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因此适时采收非常重要。一般花谢后7—8天,嫩果长到8一10厘米时采收,可获得最佳商品果。采收宜在傍晚进行,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采收期可从6月下旬持续到10月上旬。

  

举例:

  

一、黄秋葵:

  步骤

  ①种植时间:从4月上旬至8月下旬,均可以露地排开播种,当年都可以采收嫩果;采用大、小棚覆盖育苗,可以提早到3月上旬播种,提前采收嫩果。

  ②整地施肥: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为获得高产,须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田块种植,切忌与棉花等锦葵科作物连茬。播前或定植前将土壤耕翻,1.4米连沟作畦,畦宽1米,沟宽约40厘米,深25―30厘米。在畦中央开沟 施肥,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公斤,钙镁磷25―50公斤,氮磷钾15―20公斤,并与土壤充分拌匀,然后将畦面整平。

  ③播种:直播,断霜后进行,每畦播2行,穴距45―50厘米,每穴播种2―3粒,出苗后一穴留一棵壮苗。为提高地温、提早出苗,早春播种可进行地膜覆盖或小拱棚覆盖。

  北方采用平畦或高垄两种栽培形式,5月上中旬播种,到7月份才开始采收。

  挖穴施基肥

  每畦挖穴2行,畦宽70厘米的定株行距50厘米×40厘米,每亩种2600窝;畦宽100厘米的定株行距60厘米×60厘米,每亩种1700窝。每穴施干农家肥200~300克、氮磷钾复合肥30克,并与穴内土壤拌均匀(肥料不能集中在播种穴内,以防烧苗)。

  播种

  播种前用20oC~25 oC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擦干,于25 ℃ ~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在事先整好地畦内按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3厘米,每亩栽2000穴左右,用种量0.5千克左右。

  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每穴呈三角形播种3粒,种子间相距5厘米,深度2厘来,播完后浇透水。播种后5~7天出苗,当小苗长至10厘米高时开始间苗,每穴保苗2株。

  田间管理

  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当2~3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定苗后应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以后应经常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秋葵为耐湿性植物,植株高大,需水较多,在出苗和定苗后应各浇1次水,开花坐果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7~8月份高温天气正值采果盛期,需水量大。另外还应结合浇水每亩在定苗、结果和盛果期分3次施尿素15千克或人粪尿500~600千克,以促丰产。

  秋葵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需肥、需水量大,特别在开花期间,如果缺水、缺肥,会导致结果不良,降低产量。定苗后追肥1次,每穴盘状施氮、磷、钾复混肥2克,如明显缺肥,以后每隔10~15天施追肥1次,施肥量因植株大小而定,每穴5~10克。在干旱季节要增加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

  打侧枝。如水肥较足,秋葵植株下部的腋芽容易长成侧枝,侧枝不仅结果不良,且易造成植株枝叶过多,影响主茎的正常结果。因此,一旦出现侧枝后,要及时将侧枝切除,幼嫩侧枝可以炒。

 

二、大花秋葵:

  大花秋葵栽植在初春或秋末均可进行栽植,栽植时应施用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或者烘干鸡粪作基肥,基肥需于栽植土充分拌匀。春季栽植应适当浅栽,秋末则应适当深栽,栽后还应堆土进行防寒保温。春季栽植后立即浇头水,过五天浇二水,再过一周浇三水,此后每月浇一次透水。秋末栽植的苗子,浇一次透水后即可堆土保温。夏季雨天要及时排除积水。大花秋葵喜肥,栽植时施用底肥后,(春季栽植的苗子)可于4月初少量施用一些氮磷钾复合肥。秋末结合浇冻水浅施一次腐叶肥。

  大花秋葵的自然冠形比较松散,养护过程中可根据园林需要进行修剪,一是要注意不能影响行人;二是对于过长枝条要进行短截,防止其影响冠形;三是花后如果不留种应要及时将残花剪除,防止过多消耗养分;四是对过密枝条进行修剪,使植株保持通风透光;五是入冬前应将地上的枝茎进行剪除,以利于堆土防寒。

  

病虫害防治

  秋葵病虫害较少,偶尔有蚜虫、螟虫和地老虎危害。连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可在天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黄秋葵的病虫害比较少,主要有病毒病,虫害主要有棉铃虫、造桥虫、蚜虫、蓟马等,病毒病应预防为主,棉铃虫和造桥虫主要危害果实,可用敌百虫喷雾,蚜虫和蓟马主要危害果荚,可用乐果对水溶液进行喷雾。最后需要提醒的是黄秋葵属稀有蔬菜,引种前务必先考虑好销路。

  苗期和生长初期要注意防止小地老虎啃食幼苗,可用米乐尔0.15公斤/亩施于畦面。大田期主要防治蚜虫,可用“厉克蚜螨”3000倍液喷雾防治。

  进入开花期后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农药,盛果期主要有小菜蛾危害叶片,需用高效低毒的蔬菜专用农药防治。

  大花秋葵常见病害是叶斑病,此病是大花秋葵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一般危害植株的叶片。此病系半知菌类真菌侵染所致,夏季高温高湿期是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初期叶表着生有浅黑色的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变成斑块,最终连接成片,叶片打卷后脱落。对于此病的防治,一是要注意营养平衡,不可偏施氮肥;二是要注意植株的通风透光,对过密枝条及时进行修剪;三是如有发病,应采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七天一次,连续喷两至三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大花秋葵常见的害虫有金龟子,如有放生,一是要防治蛴螬,可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加水2.5公斤,喷洒在植株周边;二是可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三是用绿僵菌感染和杀灭幼虫。

  

主要品类

  

主要品种

  1.五角:日本育成,株高约1m,果实呈五角形,果深绿色,有光泽,结果多,品质优良,亩产量约2000千克。

  2.卡里巴:果实棱角(五角形)清晰,果形整齐,浓绿色。从低节位开始着果,连续着果性强,产品率高。收获适期:果长8-12厘米,果径1.7厘米为宜。风味好,深受欢迎。大棚及露地栽培皆宜,高温期栽培。长势旺盛,果实不褪色,采收期长,亩产量约3000千克。

  3.五福:植株高度1.5~2米,主枝、侧枝均可结果。果色翠绿,果面光滑,五角型,偶六角。叶片细裂。主枝第五节开始结果。亩产量约3000千克。

  4.农友早生1号:农友公司供种,较五福早熟。

  1、早熟五角

  2、绿宝石

  3、深红无毛多角秋葵

  4、绿盐

  5、绿箭

  6、优质五角

  7、殷红秋葵

  

主要价值

  秋葵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秋葵的嫩果中,约含有4毫克的维生素C、1.03毫克的维生素E以及310微克的胡萝卜素。秋葵中富含 的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对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很有帮助。其次,秋葵嫩果中有黏黏的液体物质,这种黏液含有果胶和黏多糖类等多糖。黏多糖具有增强机体抵抗 力,维护人体关节腔里关节膜和浆膜的光滑效果,削减脂类物质在动脉管壁上的堆积,避免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等功效。最后,秋葵含水量高,脂肪很少,每 100克秋葵嫩果只含有0.1克脂肪,很适合想要减肥瘦身的女士,而且它富含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还能使皮肤嫩白。

  

食用价值

  1、助消化,护肠胃

  黄秋葵的粘性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益于助消化,益肠胃。

  2、降血脂

  黄秋葵的粘性物质中含有50%的可溶性纤维素,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

  3、耐缺氧

  可提高耐缺氧能力。

  4、保护肝脏

  黄秋葵的果胶,多糖有护肝功效,防治便秘。

  5、防肠癌

  黄秋葵的粘性物质中含有50%纤维素有利通便、排毒、防癌。

  6、补钙

  黄秋葵不仅含钙量与鲜奶相当,且钙的吸收率在50——60%,高于牛奶1倍,故是理想的钙源。

  7、减肥

  黄秋葵为低能量食物,是很好的减肥食物; 延缓衰老:黄酮含量为2.8%,具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防治糖尿病。

  8、补肾

  黄秋葵又叫羊角豆,美国人称其为“植物伟哥”,可见它的补肾功效。可以让男人的精力、体力全面提升,这绝不等同于普通的壮阳补肾。补肾蔬菜之王黄秋葵是解决身体疲劳的最佳方法。

  9、去疲劳

  对青壮年和运动员而言,经常食用,可消除疲劳、迅速恢复体力,当然这对所有人群均有此效果。

  秋葵可凉拌、热炒、油炸、炖食,做色拉、汤菜等,需要注意的是,秋葵在凉拌和炒食之前必须在沸水中焯三五分钟以去涩。

  

药用价值

  性味:淡;寒

  功能主治:利咽;通淋;下乳;调经。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预防糖尿病;预防癌症;保护胃黏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凉拌;炒。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咖啡黄葵的根、叶、花或种子。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秋葵    

词条统计

创建者: bianji062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1236 次

最近更新:2015/4/30 9:26:27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