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枝红杏

编辑词条

摘要

串枝红杏
  抗寒、抗旱。适应性强,极丰产,稳产,果个大,外观美,耐贮运,是鲜食和加工兼优品种。产品具有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等特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可用于鲜食、深加工。产品有杏茶、杏脯、杏浆、杏干、杏酱、杏丹皮、杏汁、杏罐头等,有防癌抗癌、延缓衰老之功效。产品远销东北、南方各省市区及日本、俄罗斯、韩国及东南亚各国。辽宁、山东、北京、甘肃、山西,四川和黑龙江等地已栽培推广。 

品种来历

  原产河北巨鹿,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果实红艳,密集成串,故取名为“串枝红杏”。1996年通过辽宁省省级的品种审定。2000年农业部定该品种为优异种质资源。已在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内保存。

品种特征特性

  树冠半圆形。树姿开张。主干粗糙,树皮纵裂,褐紫色。多年生枝紫褐色;1年生枝粗壮、直立,阳面红褐色,背面绿褐色,光滑无毛。节间长1.5厘米,皮孔中密、中大、圆形、灰褐色、凸起。花5瓣,白色,雌蕊1~2枚,雄蕊32~37枚,花药橘黄色。雌蕊高于雄蕊的花占31%,雌蕊与雄蕊等高的花占20%,雌蕊低于雄蕊的花占2%,雌蕊退化花占47%。叶片卵圆形。基部圆形。先端突尖;叶长8.1厘米,宽6.2厘米,叶柄长3.6厘米;叶片深绿色,较厚,有光泽;主脉浅绿色,叶柄紫红色;叶缘整齐,锯齿单、钝。

  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52.5克,大果重150.0克;果顶微凹;缝合线浅,显著,片肉不对称;梗洼深窄。果皮底色橙黄色,着紫红色。果肉橙黄色;肉质硬脆,纤维细、少,汁少,味甜酸;可溶性固形物10.2%,pH值3.0,硬度17.3公斤/厘米2,总糖7.1%,总酸1.6%,维生素C 9.1毫克/100克。离核;核卵圆形。仁苦,饱满。可食率96.0%;常温下果实可贮放7~10天。

  树势中强。3年见果,4年丰产,6~7年生亩产达3500~4000公主。坐果率8%。萌芽率44,年产量3500万斤,被全国命名为杏良种“串枝红”示范推广基地。

  在辽宁熊岳国家李杏资源圃调查:3月下旬花芽萌动,4月中旬开花,7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95天。3月下旬叶芽萌动,11月中旬落叶,树体营养生长期约2l5天。

  在河北省石家庄调查:3月中旬花芽萌动,4月上旬盛花,6月下旬到7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90天,4月上旬叶芽萌动,11月上旬落叶,树体营养生长期214天左右。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词条统计

创建者: xbz001

编辑次数:1 次

词条浏览:1194 次

最近更新:2015/4/24 11:06:44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