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分类下的词条:(共376个)
夏珍玉米
属超甜玉米单交组合。母本自交系XM-06来源于台湾品种“华珍”。父本自交系XM-18来源于国外的特甜玉米品种。
xbz001581字2015-07-07
辽单五二七玉米
辽单五二七,国家审定种植农作物品种,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公告。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10品种名称:辽单527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种来源:母本辽7980,来源于7922×8001;父本丹598,来源于丹东农科院。
xbz001472字2015-07-07
鲁单9066玉米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1006号育种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lx05-4/lx03-2。母本lx05-4是国外杂交种选系,父本lx03-2是lx9801/昌7-2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
xbz001538字2015-07-07
迪卡008玉米
迪卡008,,为杂交玉米品种,生育期春季平均119天,秋季平均99天。株型平展,株高245厘米,穗位高109厘米,穗筒型,籽粒黄色硬型,果穗外观优,轴色白色,穗长17.4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长1.4厘米,平均穗行数14.7,日产量4.44公斤,千粒重309克,出籽率83.69%,空秆率0.1%,倒伏率2.5%,倒折率0.0%,田间调查大斑病平均0.8级,小斑病平均0.8级,纹枯病3.5%,粒
xbz0011183字2015-07-07
雪糯8号
雪糯8号是北京宝丰种子公司选育的高产大穗型白色糯质玉米杂交种,2008年通过广西审定。在广西春季从出苗至鲜穗采收期平均约88天,秋季平均70天,株高约227厘米,穗位约89厘米,穗长20厘米居多,穗粗约5厘米,穗行数14行左右,百粒重36.4g,出籽率69.4%,轴细,籽粒洁白,结实饱满,平均单穗重约380克。2007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0.8%;2007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xbz0011337字2015-07-07
正大199玉米
正大199(R003)审定编号:津审玉2003010品种来源: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用CTL112×CTL832组配的玉米杂交种。报审单位: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xbz001680字2015-07-07
金甜玉米
品种来源:Z116×TN12。母本自交系Z116是台湾甜玉米品种“华珍”自交后代,父本TN12是从澳大利亚甜玉米品种中选出的二环系。
xbz001724字2015-07-07
丰单4玉米
丰单4玉米的一种衍生品种,在适合种植区种植成熟快,苗齐耐低温、幼苗拱土能力强,成熟时果穗圆筒型,大而玉米颗粒饱满。适合种植地是中国黑龙江省。
xbz001994字2015-07-06
中农大236玉米
中农大236是中国农业大学选育的一个玉米品种,产量高,抗性一般,抗倒伏能力弱,2010年12月13日后停止该品种的生产。
xbz0011008字2015-07-06
科航6号玉米
科航6号是湖南丰源旱杂粮种业科技中心、河北金航天种业有限公司培育成的玉米品种。适宜在东北和华北(含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春玉米区种植,在湖南省(含西南各省)春播种植,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xbz001594字2015-07-06
粤甜3号玉米
粤甜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新育成的杂交一代超甜玉米优良品种,全生育期70~80天,果穗结实饱满均匀、美观,籽粒金黄,商品性极佳,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利于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生产。
xbz0011858字2015-07-06
浚单20玉米
浚单20浚单20系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母本为9058,来源为在国外材料6JK导入8085泰(含热带种质);父本为浚92-8,来源为昌7-2×5237。2003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中南部、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适宜密度为4000~4500株/亩。
xbz001708字2015-07-06
天泰16号玉米
天泰16号是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培育出来的一个新的玉米品种,该品种玉米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数20片,幼苗叶鞘紫红色,花丝绿色,花药黄色。试点调查:生育期98天,株高250厘米,穗位99厘米,倒伏率3.7%、倒折率1.6%,锈病最重发病试点发病5级。
xbz0011042字2015-07-06
东单60玉米
东单60是一种玉米品种。品种来源:母本为A801,来源为9042×(9046×墨黄9)组成的基础材料;父本为丹598,从丹东农科院引进。
xbz001637字2015-07-06
蠡玉18号玉米
以5864为母本、9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母本5864以(郑58×Mo17杂交)为基础材料,经连续回交(郑58作轮回亲本)5代、再连续自交3代选育而成。
xbz001670字2015-07-06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